在很多旅行者的印象中,古建築或古寺多少都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也就是說有些莊嚴。然而其實在我看來不少古建築其實不但平易近人,甚至成為了一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比如西安鐘鼓樓、北京故宮、拉薩布達拉宮等。
相對於前面幾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而言,山西太原的地標永祚寺可謂是小眾了很多,與其說它是一處古建築,倒不如說是一個城市公園。
從太原站徒步途徑熱熱鬧鬧的服裝城之後,一眼就可以看到兩座壯觀的古塔屹立在眼前。或許因為廟會的緣故,此刻的當地人倒是不少,將永祚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當地人休閒的娛樂場所。
翻開永祚寺的歷史,我們可以瞭解到這是一座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的建築,現存的建築也都為當時儲存至今的古建。自建造以後,這對雙塔一度被稱為“凌霄雙塔”,歷朝歷代都成為太原的八景之一。可見永祚寺雙塔自古以來就一直為太原的地標性建築,深受當地的喜愛。
現存永祚寺因旅遊開發成為雙塔公園,景區面積很大,主要包括了寺院、塔院、碑廊院。三大區域各有看點,因文物眾多且特色,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從山門進入之後,首先看到的是永祚寺的寺院區域,寺院區域從南到北分別為山門、二門、三門、大雄寶殿、禪堂、客堂等,寺院區域規模不算大,在古寺眾多的山西省內其旅遊看待你不算太多。
但是寺院區的建築很有特色,並不是純木結構的建築,而是所有的斗拱、柱、簷等木結構全部用青磚磨砌而成,看起來很有特色,並且整座建築不同一釘一木,這種建築特色也就是明代時期經典的無樑式建築,也被叫做“無量殿”。
其實這種建築在國內並不少見,比如南京靈谷寺的無樑殿、蘇州開元寺無樑殿等深受旅行喜愛的景點,均為此類造型的建築。
永祚寺寺院區重點可以關注面闊五間的大雄寶殿,為一座兩簷樓閣式的建築,整座建築同樣使用青磚磨砌而成,可以看得出來工匠的技藝精湛,完全可以以假亂真,遠遠望去過去彷彿就像是木結構一般的存在。
大雄寶殿殿前種植有明代儲存至今的丁香和牡丹兩株,見證著永祚寺的滄桑歲月。殿堂內部供奉著3.8米高的貼金阿彌陀佛銅像。
仔細發現的話,還可以看到大雄寶殿頂部有一座單簷歇山頂建築的,重點可以關注殿堂內部的藻井,透過下大上小的磚砌成藻井,站在殿堂內部可以一覽無遺。
欣賞完大雄寶殿之後,就可以直奔塔院,也就是藏有太原地標性建築雙塔的區域。兩座塔分別建造於1599年和1608年,高度相同均為54米,南北對峙,結構和大雄寶殿類似,也均為青磚砌的仿木構築。
兩座塔每層逐層收縮,呈錐形狀,不論是遠觀還是近看都會發現雙塔雄壯中多了幾分秀氣感。再來看看雙塔的細節部分,其實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那就是舊塔相對來說收縮程度沒有那麼明顯,且簷角用牡丹葉子裝飾;新塔相對來說就要收縮明顯了很多,且用蓮花裝飾簷角。
兩座塔的塔心中空,內部設有樓梯,可以供遊人盤旋而上參觀,每層都設有四門同樣簷邊,站在這裡可以一覽太原的城市風貌。
可以說兩座塔屹立在太原市內有著400多年的歷史,他們見證著太原的風風雨雨,加之雙塔地處高山之上,因此讓它們看起來更為壯觀。
除了雙塔和大雄寶殿之外,其實在雙塔景區內還有不少的看點,那就是碑廊院內明清時期儲存至今的碑刻,其中又以《寶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最為經典。
可以說山西省並不缺古蹟和古建築,然後能夠像太原如此南北對峙的雙塔的確不多見,足以彰顯著雙塔的魅力。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裡並沒有像其他網紅景點一樣成為打卡地。(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