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是個代號,曾代表了共和國頭號絕密核軍工程;“816”是個工廠,是我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曾有6萬人從天南地北彙集到這裡,為祖國的和平奮鬥了18年。雖然最終“大山沒冒蘑菇雲”,但“816”將是祖國一段永遠不可抹滅的記憶。
816工程的地理位置,幾乎等於“深入山林”。出了重慶涪陵動車站,沿著險峻的山巒和磅礴烏江,得駕車近1個小時,才能在群山之間瞥見“816工程”幾個鮮紅的大字。
1966年,也就是三線建設全面拉開帷幕的第二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代號“816”。號令一出,6萬科技人員、工程兵從天南地北匯聚到重慶涪陵白濤,隱姓埋名,耗時18年挖空了烏江之畔的金子山,挖出了一個“世界最大人工洞體”。
這個軍工巨洞可謂驚世罕見。其最大洞室高達79.6米,相當於20多層樓,深入烏江江底30餘米。洞體施工挖出的土石方量有151萬立方米,如果將這些石渣築成一米見方的石牆,可從重慶堆到北京。
洞內可謂“洞中有樓,樓中有洞”。其中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像一個巨型大樓嵌入山體,結構複雜到超乎想象。
令人震驚的是,這麼巨大複雜的工程,全由人工開鑿。沒有先進裝置,全靠工兵鎬、工兵鏟、炸藥、風鑽,鑿開堅硬的岩石層。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晝夜施工。
“戰士們在作業面上掘進時,除身後以外,上下左右以及前方五個方向都是堅硬的岩石,就像‘五塊石頭夾一塊肉’。”今年已經86歲的潘開太回憶道,他是“816”工程的建設者之一,曾參與工程的設計與審查。
即便是如此艱苦的環境,“816”人依然在大山裡挖出了核工廠。
在816工程主體部分的六樓,建起了長104.5米、寬25米、高31.2米的104核發電廠房,這是我國第一座核發電廠的廠房;9樓建起了中央控制室,安裝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系統;還有主體共12層、高達79.6米、工程軸向線疊加全長25公里的101核反應堆……直到如今,“816”核心工程遺址依然矗立。
在距離“816”洞體三公里一個名為“一碗水”的地方,靜靜矗立著76塊墓碑。墓碑的主人是“816”工程建設中不幸犧牲的戰士們。不少墓碑上詳細記錄著烈士的名字等資訊,也有部分墓碑只有姓名,沒有原籍地記載;還有的資訊全無,僅寫著“烈士之墓”。
816工程是國家最高機密之一,很多烈士犧牲時身份並不明確,連家人也不知道他們犧牲在什麼地方。甚至連工程所在地涪陵白濤在中國地圖上都消失了20多年。
“我們進廠的第一課,就是保密課。”在潘開太的回憶中,建廠伊始,“816”生產區就遍插“軍事禁區,嚴禁入內”的牌子。職工們不準串崗,不準互相打聽。對外,他們只能稱“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通訊地址只能寫“重慶市4513信箱”。
保密要求近乎“苛刻”。當時,工程建設者的家人不知道親人到底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工作。一看地址,還以為是在大城市。數年後,當他們追隨建設者的腳步,來到白濤安家時,才知道這些“住在”信箱裡的人,竟“窩”在距重慶主城近200公里的山溝裡。
現在,“816”工程成了網紅打卡地,人來人往,遊人如織。而當年的建設者們大多也是在2002年工程解密後,才知道自己為之流血流汗的是什麼工程。
如今,“一碗水”烈士陵園已被列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清明節,陵園的墓碑前總擺滿了緬懷的鮮花,英雄們將永遠被銘記。
因和平而建,為和平而停。上世紀八十年代,當世界局勢趨於和平發展時,未投入生產的816工程停止修建,1984年就地停軍轉民。“那種失落和遺憾就像‘華山頂上到西安’,一落千丈。”潘開太惋惜道。
據瞭解,工程停工之時已經完成了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再經過兩三年的建設就能正式投產。
“停工”令下,職工們雖然惋惜,但也深知必須“服從”。萬餘名816職工家屬無怨無悔,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堅守、突破和自我轉型。開荒山、栽茶樹、糊紙扇、養蚯蚓、種蘑菇、打鐵釘、烤麵包……曾經為“央企”“軍工企業”奮鬥的“816”人開始為生存鬥爭。
在經過幾年艱難轉型後,“816”人就地建立了“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生產化肥,成為核工業部轉民的一面旗幟。
2002年,“816”工程正式解封。如今,塵封了36年的“816”搖身一變又成了涪陵一張擁有過億流量的名片。
為了讓那一代人的精神持續燃燒,“816”工程成為了網紅打卡點。在距洞體僅一江之隔的816工程堆工機械加工廠、原816工程麥子坪生活區及背靠其後的萬畝森林公園也被打造成了網紅小鎮。
“816”小鎮像個博物館,又像是一個時空隧道。在這裡,曾經使用的機床、老照片、舊檔案、舊磚房觸手可及,仿蘇式建築古色古香,身處其中像是回到了那個激情奮鬥的歲月。
據瞭解,今年5月“816”小鎮二期、三期工程全部開放,816工程麥子坪生活區和萬畝烏江森林公園正式開始接納八方來賓。
時光如白駒過隙,現在已經定居涪陵的潘開太時不時就會來“816”工程逛一逛。談及是否後悔來“816”工程,這位儒雅的老人說“就像我們那些老戰友所說,‘青春沒有任何無悔,可惜大山沒冒蘑菇雲’”。
來源:新重慶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