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在以蔣介石為首的蔣氏王朝即將被推翻之際,國民黨內部分崩離析,土崩瓦解。大批國民黨高階將領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高舉起義大旗,毅然投向人民的懷抱。
隨他們的起義,打亂了蔣介石的軍事部署,削弱了國民黨的力量,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程序。
對於這些國民黨起義將領,我黨對他們並沒有兩樣看待,而是一視同仁,根據他們的貢獻大小,給予了相應的妥善安排。1955年,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共和國的開國將帥中,就有不少是從國民黨軍起義投誠過來的。
這些起義將領也都積極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基本上都得到了善終。
一、與火炮結下不解之緣的孔從洲
1959年8月29日一大早,毛澤東派秘書把正在北京開會的國民黨起義將領孔從洲接到中南海豐澤園,一起見證李敏和孔令華的婚禮。
孔從洲一下車,毛澤東就迎上前去,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今天兩個孩子結婚,該請你來坐一坐,敘一敘。"隨後毛澤東拉著孔從洲步入頤年堂,向在座的客人介紹說:"這是李敏的公公,孔令華的父親,孔從洲同志。"
這天的客人有蔡暢、鄧穎超兩位大姐,還有毛主席的表兄王季範一家,以及毛主席身邊的工人員葉子龍、李銀橋等人。雖然人不多,但氣氛卻十分輕鬆。那天的毛澤東興致很高,還破例喝了幾杯酒,和大家一起祝孔令華和李敏這一對新人共同進步,生活幸福。
吃過飯後,客人們陸續離去。毛澤東拉著孔從洲的手,將他請到書房。毛澤東問這位親家:"你現在瀋陽高階炮兵學校擔任校長是吧,感覺怎麼樣?"
孔從洲連忙回答:"很好,就是我的文化水平低,雖然我過去在炮兵部隊多年,但對炮兵理論、射擊、戰術理論學習不夠,特別是數學不好。"
毛澤東笑了:"你先人孔子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老人家提出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六門學科就有數學,你是應當學好數學的。"
毛澤東又問:"你什麼時候到楊虎城的部隊的?"孔從洲回答道:"1924年去的。"毛主席點燃了一支菸,深吸了一口:"你參加過西安事變,當時是西安警備二旅旅長兼城防司令,對吧?官不小啊!你做得很好啊!"
聊了一會,毛澤東又把話題轉到炮校的工作上。孔從洲向毛澤東彙報了炮校的情況,毛澤東問:"學校上下團結的好麼?教學方法是採取什麼樣的?"
孔從洲回答說∶"是形象教學,有圖表。毛澤東連連點頭:"好,這樣就能一看就懂。今後還有什麼打算?"
孔從洲站起身來回答說:"就是設法把學校辦好,訓練出大量的優秀的幹部,對部隊的建設、發展起到作用。"
毛主席笑了:"好嘛!"
孔從洲是李敏的公公,是毛澤東的兒女親家,是新中國炮兵事業的開拓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但他還有個身份,是一位國民黨的起義將領。
孔從洲18歲時加入了楊虎城部,在炮兵營當了一名班長。
1926年4月,楊虎城與盤踞在西安軍閥劉鎮華開戰。當時劉鎮華部在西安城東關外的高地設立了一個觀察所,孔從洲親自操炮,一炮端掉了這個觀察所,還順帶擊斃了正在裡面觀察一名團長。
楊虎城高興地說:孔從洲這個娃娃有兩下子嘛!戰後,孔從洲連升兩級,成為楊虎城手下的炮兵營第 3 連連長。
1927年,共產黨員魏野疇來到西北軍工作,受到楊虎城的熱烈歡迎。魏野疇告訴士兵們,革命軍人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新老軍閥和地主豪紳,解救老百姓的苦難,官兵受到很大鼓舞。
孔從洲聽完覺得共產黨人就像一把火,於是向魏野疇提出入黨請求,魏野疇告訴他,暫時留在黨外可以更好的開展工作。就這樣,孔從洲遺憾地與入黨失之交臂。
1936年 7 月,孔從洲被任命為第 17路軍警備第 2旅旅長兼西安城防司令。隨著日本對中國侵略的不斷擴大,楊虎城和張學良都贊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但蔣介石飛臨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張、楊二人感到除了發動“兵諫”外別無出路。
12月7 日晚,孔從洲奉命來到楊虎城公館,楊虎城指示他儘快把中央軍在西安的部署、番號、駐地搞清楚。孔從洲回去後馬上召開軍官會議,指揮部隊於次日在西安開始了一場“演習”。
“演習”結束後,孔從洲根據演習部隊的報告,把中央軍在西安城內外的兵力、駐紮位置詳盡準確地標註在地圖上。
楊虎城看到孔從洲把中央軍的駐地、兵力在地圖上標得明明白白,非常滿意,於是向孔從洲講了準備對蔣介石採取兵諫的決定。楊虎城指示孔從洲,行動開始後,要防止中央軍的擾亂破壞。
12 日凌晨 5 時,孔從洲按照計劃,對西安城內中央軍發起攻擊,很快解除了中央軍的武裝,並嚴密封鎖了臨潼和藍田之間的道路,防止蔣介石逃跑。不久後,傳來了蔣介石被活捉的訊息,張學良、楊虎城也隨即通電全國。
12月17日,周恩來飛抵西安,楊虎城又將保護周恩來安全的重任安給了孔從洲。有了孔從洲的保護,周恩來在西安做了大量工作,參與了張、楊與南京方面的談判,促使蔣介石同意了談判議定的條件,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臨回延安前,周恩來拉著孔從洲的手,感謝他這些天來的保護,並對孔從洲說:“你好年輕,就挑重擔了!”
抗戰爆發後,楊虎城的第17路軍被改編為第三十八軍,孔從洲的警備二旅也被改編為獨立46旅,隨第三十八軍開赴抗日戰場,與日寇作戰。
1938年8月,日軍第 20 師團兵分三路進犯永濟地區。孔從洲率部激戰八晝夜,以槍榴彈和集束手榴彈擊毀日軍坦克六輛,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打退了日軍的進攻,斃傷日偽軍 1000 餘人,取得可喜的勝利。
1940 年 4 月,日軍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向駐守中條山的獨立第 46旅發起進攻。孔從洲指揮部隊在正面抗擊的同時,派出兵力襲擊日軍的後方腹地,破壞交通,截斷運輸。經過8 次反覆爭奪,給日軍以重大殺傷,使其不得不再次撤出中條山區。
八年抗戰期間,孔從洲一直在抗戰前線與日寇作戰。就是在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的幾十萬中央軍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時,孔從洲的這支雜牌軍仍然堅持與日寇浴血奮戰,連日寇都不得不承認:“在中原會戰中,唯有第31軍團節節抗擊,阻礙我們前進”。
抗戰中,孔從洲的部隊傷亡慘重,重武器和輜重損失殆盡,可蔣介石卻並沒有給這支西北軍補充,反而希望借日寇之手,除去這支曾讓他顏面掃地的部隊。
中共中央在得知孔從洲部的艱難處境後,派出了周仲英和張西鼎等人來到孔從洲部,與孔從洲多次談話,傳達中共中央的指示,使孔從洲進一步看清了形勢。
1946 年 5 月 15 日,孔從洲通電全國,率部於河南鞏縣起義。毛澤東致電嘉勉:祝你們勝利參加了人民軍隊大家庭,希望你們團結一致,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到底。當年10 月,由毛澤東親自批准,孔從洲順利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多年夙願。
解放戰爭中,孔從洲擔任了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司令員,為我軍炮兵培養了一大會批合格的炮長和觀測員。渡江戰役中,特種兵縱隊的大炮順利完成了掩護步兵渡江的任務,受到野戰軍首長的表揚。
1955 年 5 月,炮兵專家孔從洲被任命為高階炮兵學校校長,為新中國培養了大量工程技術人才。他最大的貢獻,是研製出了新的 85 毫米高射炮及配套射擊指揮系統,使得我軍新高射炮系統在主要作戰效能方面大大優於之前的 100毫米高射炮系統。
新的中口徑高射炮系統研製成功後,孔從洲無比激動地說:“原來我曾講,不搞出新 85,不進八寶山,現在有資格進去了。”
和毛澤東成為親家後,孔從洲有了接近毛澤東的機會。毛澤東曾幾次約孔從洲來到中南海,談論從子女教育到炮兵建設的各種問題。毛澤東對孔從洲主持研究的我炮兵新的雷達、指揮儀十分感興趣,還形象地說:"人無眼不行,火炮沒有鏡子也不行。"
毛澤東是一位辯證唯物主義家,他同時認為:"不能把雷達說成萬能的,有矛就有盾,比如人家干擾怎麼辦?對雷達的干擾必須找出對付的辦法。"
孔從洲接過主席這個任務後,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加強我軍電子對抗研究的建議。毛澤東在這份建議上批示:"送小平、劍英、成武同志閱。請劍英同志找二炮孔從洲等同志商議幾次,為盼。"
很快,新中國電子對抗研製工作開始,解放軍也有了第1支電子對抗部隊。
八十年代後,孔從洲不再擔任炮兵領導職務,但仍關心著炮兵建設事業。海灣戰爭中,他還給劉華清寫信,談了自己對高科技在戰爭中重大作用的認識,並對加強海灣戰爭研究和人民解放軍裝備發展工作提出了建議,得到軍委的重視。
孔從洲說過:“我是一名老兵,我的一生與火炮結下了不解之緣”。1991年6月7日,這位新中國炮兵事業的開創者之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親歷中國三代海軍建設的鄧兆祥
1949年2月25日,上海黃浦江外吳淞口,國民黨海軍最大的一艘軍艦——"重慶"號巡洋艦莊嚴宣告:脫離國民黨海軍,駛向人民的懷抱!
"重慶"號的正義行動,成了震驚中外的爆炸性新聞。
毛澤東、朱德從西柏坡向"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和全體官兵致嘉勉電:“熱烈祝賀你們英勇的起義,這表示國民黨反動派及其主人美帝國主義者已經日暮途窮,更多的軍艦、飛機和陸軍部隊將要起義,站在人民解放軍方面。”
隨後中央派賀龍、伍修權登艦慰問,祝賀起義成功。從這時起,鄧兆樣與"重慶"號一同載入了中國革命戰爭史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香港英國當局曾沒收過中國招商局在港定製的6艘艦艇,用於歐洲戰場。 戰後,英國政府把一艘輕型巡洋艦贈送給國民政府作為“賠償”,國民政府將其命名為“重慶”號。
"重慶"號巡洋艦排水量為5270噸,全長 150 米,寬 15米,續航能力為4000海里。艦上裝配大小口徑炮 26 門,還配有6根 21英寸魚雷發射管,有供航海作戰用的雷達系統,有完整的無線電系統,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巡洋艦。
國民黨海軍司令桂永清曾炫耀說:"沒有'重慶'號,就沒有中華海軍。"蔣介石也得意地說:"這艘戰艦,中國第一,世界少有。"
1948年9月,遼瀋戰役打響。蔣介石為解錦州之圍,急調11個師增援錦州,向解放軍的塔山陣地發起猛烈進攻。蔣介石親自坐鎮在停泊在葫蘆島海面的"重慶"號巡洋艦上指揮。
塔山之戰中,"重慶"號艦上的6門主炮向解放軍的塔山陣地發射了360 餘枚炮彈,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解放軍大獲全勝。蔣介石不得不乘坐"重慶"號退到上海吳淞口休整。當然坐鎮“重慶”號的蔣介石並不知道,這是“重慶”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內戰。
“重慶”號的艦長鄧兆祥,是廣東肇慶人。11 歲時,適逢廣州黃埔海軍學校招生,鄧兆祥以一篇《國防以海軍為重》的文章,考入該校第十六期航海班,從此開始了長達 7 2 年的海軍生涯。
在校學習期間,一位留學日本的教官給同學們講了一件事:甲午戰爭期間,北洋水師"鎮遠"、"靖遠"兩艦曾被日本海軍俘獲,日本人興高采烈地將"鎮遠"、"靖遠"兩艦的鐵錨、錨鏈陳列在東京上野公園內,對我進行汙辱。
這位教官悲憤地說:"這是我們海軍的恥辱啊!"從那以後,鄧兆祥暗下決心,總有一天,中國海軍一定要雪甲午之辱。
1928 年 1 月,鄧兆祥來到廣東海軍飛鷹艦,任上尉炮正。"飛鷹"艦是當時廣東海軍中最大的艦艇,艦長舒琮鎏也是黃埔畢業生。
鄧兆祥到"飛鷹"艦後不久,就以嫻熟的業務得到舒琮鎏的賞識,成為舒琮鎏的得力助手。1929年1月,26歲的鄧兆祥被破格提拔為"飛鷹"艦少校副艦長,成為當時海軍中最年輕的少校軍官。
北伐勝利後,國民政府海軍部準備挑選部分優秀的現役軍官到美、英等海軍強國,學習先進的海軍知識。經過爭取,鄧兆祥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來到了英國學習。
當時的英國人很是看不起這批中國學生,教學的時候也多有隱瞞,中國學生只能平時多觀察,在實際操作中摸索。鄧兆祥善於動腦,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能很快適應。學習結束後,他作為最優秀的4名學生之一,被保送進英國皇家海軍專科院校深造。
鄧兆祥在英國學習四年,其中在海上實習就有兩年多。他先後學習了魚雷、航海、訊號、槍炮等各種實際操作,掌握了各種艦船的戰術和實戰技術。
從英國學習回來後,鄧兆祥很快便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之中。他沒有忘記海上建功的志向,更沒有忘記甲午海戰的恥辱,時時激勵自己和部下,要抵抗日寇,保衛海疆。
他先後在擔任過"寧海"艦、"通濟"艦任副艦長,參與了江陰阻擊戰、西江佈雷行動,配合陸軍打擊日寇,多次得到國民政府的褒獎。
1948 年 5 月 19 日,英方將“重慶”號巡洋艦移交中國海軍。鄧兆祥被任命為“重慶”艦上校艦長。
1948年12月,蔣介石以"重慶"號為主力,組織長江防線,同時加緊作好撤退臺灣的準備。隨著遼瀋戰役的勝利結束,蔣家王朝的覆滅已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為了防止"重慶"號上出現中共地下黨,國民黨海軍司令部給“重慶”號派了一位新的副艦長。這位副艦長是個軍統特務,根本不懂得海軍知識,只會組織特務在艦上清查共黨分子,弄得艦上人人自危。
此時國共兩黨的力量對比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國民黨政府已經財力枯竭,只得濫發金圓券,根本不管百姓和士兵們的死活。"重慶"艦上計程車兵,一個月的津貼只夠吃一碗陽春麵,官兵對國民黨統治喪失信心。這種情緒逐漸凝聚,哪裡是幾個特務所能阻攔的?
在中共地下黨的策動下,"重慶"艦上進步官兵和潛伏的地下黨員秘密串聯,成立了"重慶艦士兵解放委員會",準備起義。
鄧兆祥事先並不知道起義的事,但當"解委會"計程車兵告訴他起義的事時,鄧兆祥絲毫沒有意外,馬上表態:一同參加起義。
之後,鄧兆祥坐在指揮台上,指揮"重慶"艦駛離長江口,進入黃海。在他的指揮下,"重慶"艦躲過了敵人的好幾個監視哨,於2月 26日晨到達山東解放區。
"重慶"號起義,讓國民黨海軍慌了手腳。連忙派出飛機,想將"重慶"號炸沉,避免落到共產黨手中。2月29日上午,敵機編隊向"重慶"號撲來,向"重慶"號停泊的位置投下一枚枚重型炸彈。鄧兆祥從容地指揮"重慶"號不斷地更換方位,讓敵人投下的炸彈無一命中。
中央考慮到敵人一定會對"重慶"號窮追不捨,輪番轟炸,必須迅速轉移。軍委於是命令"重慶"號開往葫蘆島待命。 2月29日晚,"重慶"號連夜起航,於次日凌晨抵達葫蘆島碼頭。停靠後,鄧兆祥指揮士兵們用松枝對軍艦進行了偽裝。
然而葫蘆島也不安全,"重慶"號的行蹤還是被敵機偵察到了。從3月7 日到 15 日,每天都有敵機以編隊形式前來轟炸,"重慶"號上的船員傷亡與日俱增。中央軍委果斷做出決定:棄船保人,"重慶"號的官兵是建設人民海軍的人才,一定要保住。
在那幾天的晚上,"重慶"號上的官兵和人民解放軍一起,將艦上能拆下來的儀器、器械配件、彈藥、小口徑炮都一一拆卸下來,最後打開了軍艦的海底門,目送"重慶"號沉入海底。鄧兆祥眼含熱淚,心中充滿了不捨;但他堅信:烏雲過後,一定是晴朗的天!
1949年9月21日,鄧兆祥在中南海懷仁堂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毛澤東在開幕詞中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鄧兆祥心中湧起難以言表的激動,感覺到只有為中國海軍的強大而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負共產黨對自己的信賴和重託。
幾天後, 周恩來接見了鄧兆祥和林遵、周應驄、郭壽生等國民黨海軍起義將領。周恩來說:“新中國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你們都是老海軍了,今想聽聽你們對海軍建設的意見。 ”
在周恩來的注視下,鄧兆祥向總理建議,應該讓過去的一些舊海軍人員出來工作。他們中的很多人有愛國思想,又懂專業技術。 讓他們出來,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是很有好處的。
鄧兆祥的建議受到了毛澤東的重視。1950年, 華東軍區海軍在上誨等地成立了“國民黨海軍人員登記辦事處”,先後有4000多人紛紛加入到人民海軍的行列。
1950 年 8 月,中央軍委在青島以“重慶”艦起義人員為基礎,組建了海軍快艇學校,鄧兆祥出任校長。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訓快艇部隊的各類人才,負責組建新中國人民海軍的第一支快艇部隊。
鄧兆祥深感任務光榮而艱鉅。當時的學員都是從陸軍裡挑選來的,他們不怕流血犧牲,但是文化基礎較差,學習海軍專業知識上的困難很大,學起來很吃力。
鄧兆祥感覺沿用蘇軍的教材,根本不行,於是和教員們親自動手編寫教材,製作教具,把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方法向學員解釋清楚。
經過一年的緊張教學,青島海軍快艇學校培養出了第一批 合格的快艇學員,組成 了4 個快艇大隊,人民海軍的第一支快艇部隊就此誕生了。
1955年,鄧兆祥被授予人民海軍少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81年12月,鄧兆祥升任海軍副司令員。1983年6月至1998年 3月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
1996 年1月22日, 93歲高齡的鄧兆祥登上了飛往西沙群島的專機。踏上西沙後,鄧兆祥站在主權碑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回憶起了1946年11月,自己也是站在這裡,從日本人的手裡接收回來了西沙群島,並在永興島上樹立了這塊“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新中國人民海軍從誕生到發展壯大,早已完成了自己年少時“雪甲午之辱”的心願,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願離去。
1998年8月6日,親歷了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新中國三代海軍建設過程的鄧兆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