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日,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抗戰勝利65週年的喜悅之中,但就在這舉國歡慶的一天裡,家住重慶萬州的一位垂垂老者卻在勝利凱歌之中安詳離世,他的子女們也在這原本應該慶祝的日子裡,帶著無比悲痛的心情為老人著手準備葬禮,並將這一沉痛的訊息通知到了每一位老人生前的親友。
在老人追悼會的當天,火葬場中蒞臨了多位解放軍首長,他們無不向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併為這名老人獻上花籃花圈,據瞭解,這些首長全都來自駐紮在河北境內的第三十八集團軍113師,他們在接到老人病危的訊息後竟連夜奔襲了1800公里趕赴重慶,但即便如此,大家還是沒能見到老人的最後一面。
在整理老人的遺物時,子女們從父親的小皮箱中拿出了老人珍藏幾十年的軍功章,但令人稀奇的是,這裡面既有解放軍所頒發的獎章,也有國民黨軍所頒發的獎章,看似水火不容的它們卻都靜靜的躺在老人的皮箱裡。
這位老英雄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什麼他能同時擁有國共兩軍的軍功章?為何三十八軍的首長如此重視他,甚至不惜放下手頭的工作橫跨半個中國趕赴重慶?這位老人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過往呢?
這位令多位首長高度重視的老英雄名叫平太信,而他背後的故事可謂是十分跌宕起伏,甚至傳奇到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雖然他最為光輝璀璨的事蹟均發生在戰場之上,但他的入伍本身卻十分偶然。
那是一九四一年的秋天,家境貧寒的平太信不得不在農忙之餘上山砍柴換點外快,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外出竟然讓他20年沒有再回到家中。
原來是他在砍柴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國民黨徵兵隊,這夥人見平太信扛著柴火有股子力氣,於是便上前攀談,大體意思便是問他要不要參軍抗日,而家中尚有父母的平太信不太想離開家,於是便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見軟的不行這夥徵兵隊的人便來了硬的,他們當即舉槍強行把集市上的壯勞力抓了回去,而平太信也這樣稀裡糊塗地入了伍,成為了一名“不情願的”抗日戰士,但他這樣消極的心態卻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逐漸改變,最終成為了一名堅定的抗日戰士。
在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之後,平太信接受了簡短的軍事訓練便被拉往了前線,據說他們要被拉到北方同日軍作戰,但隨著遙遠的太平洋上的一聲巨響,他們原定的行軍計劃也被打亂,倉促之中趕赴了雲南。
原來是珍珠港事件將美國拉入了戰爭,國民政府也藉此機會同英美等國達成了軍事援助的協議,但由於我們的海岸線遭到日軍封鎖,這些支援中國抗戰前線的物資只能從陸路轉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通道便是位於雲南和緬甸邊境的滇緬公路。
而為了保衛這條公路以及他所運送的物資,國民政府抽調了十萬兵力組成了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而原本打算支援北方前線的平太信部則被緊急調往了雲南並編入了中國遠征軍之中,成為了第一批出國作戰的抗日軍隊。
平太信在緬甸見到了在大後方從未見過的慘況,為了不給我軍留下任何補給,日軍每每撤退時都會燒燬當地的百姓的民房與糧食,為此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再瘋狂一點,有的日軍會直接屠村,將所有百姓殘忍殺害。
在目睹了這樣的慘狀後平太信消極抗戰的態度逐漸轉變,因為他逐漸意識到,如果自己不能擋住日軍的兵鋒,自己的家鄉也將是相同的命運。
從此平太信性情大變,原本消極的抵抗態度被堅定抗日的一腔熱血所取代,並積極勇敢地參與到了接下來的戰鬥之中。
那時遠征軍所面臨的壓力十分巨大,除了國內戰場上普遍存在的裝備水平差距之外,他們還要面對客場作戰所帶來的各種不熟悉與不便利,因此遠征軍初期的每場戰鬥都十分慘烈,平太信本人也對此記憶猶新,而這其中最令他後怕的一次戰鬥便是1942年初的一次白刃戰。
那時為了奪取一處日軍陣地,平太信所在的連隊奉命發起突擊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很快便衝上了陣地開始了爭奪戰,手提機槍的平太信本沒有準備同日軍展開白刃戰,但在混戰之中平太信意外同幾名日軍短兵相接,本打算一梭子撂倒日軍的平太信扣動了扳機,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機槍沒有噴射出火舌,他猛然發現手中的機槍沒有了子彈,慌忙之中他急忙拔出大刀同日軍肉搏。
但由於之前衝鋒消耗了大量體力,在接下來的幾個回合中他便逐漸不支,最終被日軍刺傷了左腿,當場倒地,就當他以為自己即將殉國的時候,一名戰友打死了那名同他對陣的日軍,從死亡的邊緣將他拉了回來,而他也憑藉這次戰鬥中的英勇表現被國民政府授予了一枚勳章,這是他第一次在戰場上立功。
之後平太信便隨同部隊南征北戰,最終在印度接受了美國教官的整訓,並被編入了新六軍的戰鬥序列,成為了國民黨王牌軍的一份子,並在之後的反攻緬北時再次立功,直到抗戰勝利時,平太信已經成為了一名班長。
在隨軍回到國內後,平太信還沒來得及回家看一眼,便被國民黨政府拉到了東北準備同我軍作戰。
在行軍的這一路上國民黨軍處處作惡,欺壓百姓,平太信為此數次向上級反映但均得不到重視,他猛然發現曾經民眾夾道歡迎的抗日鐵軍如今已成了臭名昭著的匪幫,他在抗戰期間找到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也蕩然無存,此時他再度萌生 退意,只不過這次他想的不再是回家,而是一個更大膽的計劃……
1947年時,解放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國民黨軍依靠著裝備優勢在戰場上取得了部分戰果,包括紅都延安都被國民黨軍所佔領,許多百姓都悲觀的認為解放軍可能即將戰敗,但平太信卻選擇了在這個時間點加入解放軍。
他糾集了幾名跟他境遇相同不願助紂為虐的戰友,帶著武器投靠了我軍,在革命的低谷用實際行動支援了革命,這是何等的高尚。
聽聞他們是當年抗戰時期的遠征軍老兵,解放軍的首長們當即接納了他們,並讓他們進入東北野戰軍的主力縱隊一縱去,而這支部隊就是日後的“萬歲軍”38軍。
時間一眨眼到了1948年年底,一年前的革命低谷還彷彿就在眼前,但如今東北野戰軍數十萬大軍卻在東北大地上拉開了陣仗準備同國民黨軍進行一次大決戰。
在這場事關全域性勝負的遼瀋戰役中,平太信部參與到了整場戰役最核心的錦州攻堅戰之中,甚至可以直言不諱地說,他的肩上扛著的是全國解放的使命。
在錦州戰役中平太信再次拿出了自己當年的看家本事猛衝猛打,最終在戰役結束時被野司首長所表彰,在短暫的修正後,他便再度隨軍南下,參與到了另一場大決戰之中。
那時平津戰役剛剛開始,為了迷惑傅作義集團,我東北野戰軍秘密入關,為此四野主力時常夜晚行軍,有一天,平太信脫離隊伍前去上廁所時遇到了一另一名士兵,二人也沒多想便隨口攀談了起來,對方操著一口南方口音,這很快引起了平太信的警覺,因為他的部隊中基本上都是東北人,於是他便借抽煙為名向對方借火,在微弱的火光中,那人頭頂上的青天白日徽若隱若現,平太信不動聲色地繼續與他攀談,當他上完廁所後,他立刻將此事報告給了上級,最終全殲了駐紮在附近的一個國民黨軍營,殲敵數百人。
他本人也憑藉此事受到了野司的嘉獎,並授予了他珍貴的“朱德獎章”以作鼓勵。
當朝鮮戰爭爆發後平太信隨38軍入朝作戰,先後參加了各次戰役,其中最令人難忘的便是1951年時,平太信所在的部隊正在正面戰場陷入苦戰,而負責偵察任務的他見到敵軍增援部隊即將到達現場,而唯一能夠阻敵增援的方法便是炸燬一座大橋,而平太信來不及向上級彙報,當即下令炸燬了這座大橋,封死了敵軍支援的道路,促成了正面戰場的勝利。
平太信也憑藉他的果敢和優秀的判斷能力被志司評為了一級戰鬥英雄以及特等功臣,他的功績也被人民日報所報道,而他本人也在回國之後以志願軍代表的身份受到了毛主席的兩次接見,可謂是名噪一時。
平太信老英雄一生榮獲獎章勳章20多枚,立下戰功無數,他本可以依靠這些戰功在部隊中過得很好,但他卻選擇了支援家鄉建設退伍返鄉。
在這之後他便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度過了50多年的時間,直到他查出絕症他才將自己的過往告訴了自己的親人,並提出想要回三十八軍看一看。
但由於他的身體情況已經無法負擔這幾千公里的顛簸,於是他的子女便把父親的經歷發到了網上,在網友的幫助下,他們很快便和三十八軍的退伍老兵取得了聯絡,並透過他們的關係將此事情報告到了三十八軍首長那裡,在聽聞自己的英雄前輩還在世的訊息後,首長們當即差人趕赴重慶探望老英雄,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場特殊的三十八軍戰友會在重慶舉辦,而老人則在自己人生的最後的時光裡,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最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