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來朝,四海昇平”。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生活在世界之巔的民族,中國也因中華民族而佇立在世界之巔。在遠隔萬里的海外,那邊的人們總是落在中國之後,直到閉關鎖國的出現。
在閉國鎖國之前,中國無愧是世界第一大國,其文化的底蘊和科技的發展都當屬第一。在有了綜合實力第一之後的中國,自然不是其他國家想欺凌便欺凌的物件,反而是在中國周邊的鄰國需要謹慎。
中國周邊弱小的鄰國與強大中國交流,自然要慎之又慎,因此在這樣的關係中,產生了不小的規矩。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在古代也是適用的。中國周邊弱小的鄰國會定期地向中國示好——日本也如此。
日本與唐朝的交流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和日本外交最為活躍的時期是隋唐時期。日本遵守隋朝時期派遣使者進入中原的舊例,在唐朝時期依然按時派遣使者前往中原。此時由於朝代的更替,兩國的交流也改變了。
唐朝代替隋朝後,日本派使者前往中原的人便被尊稱為“遣唐使”。在以包容和開放聞名的唐朝中,遣唐使得到了極大的優待。唐朝和日本也多次相互派遣使者,瞭解當地的名風民俗。
此時的日本說是唐朝的附屬國家也不為過。雖然日本並沒有唐朝這般的強盛和偉大,但是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在唐朝卻沒有受到忽視和歧視,反而被唐朝皇帝看重,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阿倍仲麻呂。
唐朝不僅僅重視遣唐使的到來,還在意當地的名風民俗。曾經的日本國王向中國提出改倭國為“日本”的請求,信上的表達方式十分高傲,讓當時的統治者隋煬帝憤怒,因此改名一事便不了了之。
唐朝以隋朝做反面教材,儘量做到和諧和包容。武則天據派往日本的使者回答道,日本是以太陽圖騰,是崇尚以太陽為神的說法,因這個說法武則天同意為日本改國名——“日本”。
日本這個名字是由唐朝皇帝定下的,對此日本也沒有何種異議,自此日本的稱呼便出現在了歷史中。在日本派遣遣唐使的過程中,日本在中國學習到了許多科技和文化。
日本在唐朝的發展中,得到了不少的啟示,在日本的文化中至今都有著中華文化的影子,例如茶道、和服和多方面的藝術。日本和中國的交流在唐朝時期最為活躍,但也不僅僅與唐朝。
金印的出現
在唐朝之前還有個朝代與日本有著聯絡,這也就意味著在唐朝之前日本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家,這個觀點被一個金印證實了。天明四年(1784年),日本當地有兩個農民挖出了一個金印。
在一天,兩個名叫秀治和喜平的日本農民在田裡耕地。在耕地的過程中,他們突然發現了一個極硬的小土塊,他們將小土塊撿起來並用清水清洗,隨後便發現這個蛇形的金印。
這兩人挖出金印的訊息不久便傳遍了大街小巷,緊跟訊息而來的是各個家族的人。有很多家族向秀治和喜平兩人提出用黃金交換金印,但兩人對這樣的交易並不滿意。
最終當地的博物館用白金與其交換蛇形金印。隨著蛇形金印的主人落定後,博物館的專家也開始了對蛇形金印的研究。日本專家發現蛇形金印來自非常悠久的朝代,而其中有五個漢字
得知金印上面是漢字後,日本專家們便急忙地翻譯漢字的意思。眾多的日本專家抱著好奇心等待著翻譯的結果,可最終金印漢字的意思讓他們都大跌眼鏡和十分的尷尬,直呼太過丟人。
讓日本專家太過丟人的原因來自於金印上面的五個漢字——漢倭奴國金印。在金印中的倭字深深地刺痛了日本專家弱小的內心,畢竟倭字在古代是專門指代日本人的,並且包含著一定程度的侮辱。
古代的日本人,身材矮小並且樣貌也十分滑稽,因此身處中原大陸的中國便對其稱為倭人。在倭字的刺激下,日本專家決心要調查清楚這金印的來歷。
在眾多日本專家的研究下,蛇形金印的來歷也被徹底發現了。原來這金印是漢朝時期,當時的漢光武皇帝以武力征服了周邊小國後,便讓周邊各國對其俯首稱臣,讓其成為漢朝的附屬國。
但是面對光武皇帝的宣告,古滇王國並沒有在意。古滇國仗著自己周邊的盟友,對漢朝耀武揚威,其態度和氣焰徹底激怒了光武皇帝,於是乎便派兵圍剿滇國,以武力將傲慢的滇王鎮壓。
為了便是古滇國是漢朝的附屬國,漢光武皇帝將一枚金印交於了滇王——“滇王之印”,與滇王之印同時出現的便是日本的“漢倭奴國王”。除了滇王之印外,還有另一個印章出現—廣陵王璽。
廣陵王璽的出現徹底證實了三印出於同源,證明“漢倭奴國印”的真實性。除了這些外形和工藝類似外,廣陵王印與漢倭奴國印還有著一段奇異的事件——文物的極光現象。
眾所周知,極光現象是在自然中出現的,人為造極光的事例並沒有出現,可就是連人力都無法營造的極光卻出現在了兩個歷史悠久的文物上。說是奇妙也不然,說是奇異也不然。
兩枚金印在時隔多年後,在一次博覽會上一同出現,並且兩枚金印同時散發出了極其美妙的極光,讓參觀博覽會的人都歎為觀止,直稱為是神蹟。
雖然科學家想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但是合理性都遭到了不小的質疑。而這一點卻成為在玄學方面對漢倭奴國金印的肯定。倘若漢倭奴國金印是假的,那又豈會和廣陵王璽有反應呢。
面對種種輿論壓力,日本專家選擇將注意力轉移。日本專家認為金印的“倭”並非是倭,而是委,金印真正想要表達的是——漢委奴國王,日本專家的此番言論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
無非是名聲美化而已,但金印的意思早印在了人們的心中,這豈是幾個專家說說便可以改變的。事實勝於雄辯,正視歷史才是對歷史的尊重。
小結
日本對金印的反應突顯了他們對自己聲譽的在意和民族文化的不自信,雖然吃相十分難看,並且有掩蓋歷史的成分在,但是其為國的根本性是值得肯定的,與之相反中國對次方面有些缺失。
近年來的中國年輕人有著崇洋媚外的傾向,忘記了曾經的恥辱,忽視自身的文化特點和悠長的底蘊。真正的文化強國,應該從自身的文化發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為正道。
泱泱中華,豈會是蠻夷之地可以媲美?曾經的強國的威嚴不僅僅取決於綜合實力,還在於對自身文化的發展。強國唯有自強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