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滿朝文武半江西
江西是中國一個普通內陸省份,有點像一個班級裡的中等生,不上不下,除了“八一”節前後閃耀一下,其他時間貌似存在感不強。
但在歷史上,江西其實有長期繁盛的高光時刻,如《滕王閣序》所言: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尤其是在明朝中後期,曾有“滿朝文武半江西”的說法。
究其原因,因為當年江西一帶富庶安定,民眾極其重視教育,正所謂:
民無貴賤,皆知讀書訓子;
衣冠之族,競以儒素相高。
想當年,江西文脈之盛,九江白鹿洞書院號稱“海內書院第一”,吉安白鷺洲書院、上饒鵝湖書院、南昌豫章書院等等,都是享譽全國的學術“大碼頭”,土特產就是出學霸。
有學者統計過明清兩代進士的籍貫,江西省會南昌一共出過592個進士,力壓上海(204)、廣州(528)、天津(187)、南京(303)、武漢(340)、西安(226)等等,這些今天的高等教育一線城市,位居全國前列。
要是再加上江西吉安,出了369個進士,還有江西撫州的325個進士,科舉入仕人數之多,可不就是“國朝半江西”嗎?
早在北宋時期,因為科舉錄取的人數,南方人實在太多了,身為山西人的司馬光,就提出要照顧地域平衡,應該把名額按地區分配下去(類似今天高考的分省錄取),但江西人歐陽修卻堅決反對,認為有失公平,還是應該全國一條線統一錄取(類似今天考研、考博的公共課)。
這事得反過來想,如果當時江西不是全國教育強省,歐陽修哪來的底氣和胸懷,敢說全國一條線呢?
事實上,後來宋英宗採納的,是歐陽修的意見。
而據後世學者統計,北宋一朝,全國共錄取進士9630人,其中兩浙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福建路等東南五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江西、福建、浙江、蘇南、皖南一帶,一共出了7038個進士,佔比超過73%。山西人司馬光看了,當然要吹鬍子瞪眼。
然而時至今日,江蘇、浙江還是高等教育大省,江蘇光211大學就有11家(不含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福建也有985名校廈門大學,號稱全國高校“五大母校”之一。然而江西的高校這些年來卻乏善可陳,211獨苗的南昌大學,在全國貌似也沒什麼名氣,說起簡稱“南大”,大多數人可能還是會想南京大學。
不過,就在上世紀40年代,江西還真有過那麼一所大學,無論名氣還是實力,都是全國一流,足夠撐得起江西曆史上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02 中正大學辦學記
這就是建校於1940年,最初在江西泰和縣艱苦辦學的國立中正大學。
當年日寇侵華,南昌早在一年前就淪陷了,江西省會因此遷到了泰和。國難當頭,更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於是國府教育部撥款一百萬元,用於興建大學。至於校名為什麼不是南昌大學或者江西大學,而選了“中正”二字?有人說是出自《傳習錄》中的“大中至正”,但是奠基石碑上寫得很清楚:
敬奉我民族領袖之名而名之。
也就是說,借用蔣委員長的名字,討個彩頭。
撰書落款名叫熊式輝,有必要說一嘴。此人也是江西老表,曾經隨蔣校長參加過北伐,1930年就已經高居國軍上將、江浙皖三省“剿匪”總指揮。正當春風得意之時,熊式輝卻急流勇退,1931年去做了江西省主席,回老家搞經濟建設去了。
1934年時,熊主席陪蔣校長在廬山避暑,校長眼見大好風光,隨口一說,大意就是,這麼個好地方,很適合講學啊,建個大學該有多好。
熊式輝趕緊遞話,建議就在江西創辦一所國立大學,以實踐校長的“政教合一之理想”,翻成大白話就是,校長放心,咱是自己人,而且要代校長辦學,給校長培養“自己人”。
這個事就算在老蔣腦袋裡紮下根了。
1936年5月,老蔣召開10省高階行政會議,又一次強調“政治應與教育打成一片”,翻成大白話就是,你們這幫軍閥,一定要注重教育,給我培養“自己人”!熊式輝趁機再次表態,建議在江西辦大學,為貫徹校長的理念,校名就叫“中正大學”。
其實,熊式輝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在國府屬於“政學系”,不算是老蔣的黃埔嫡系,也不是主要控制教育和意識形態的CC系,原本不用這麼熱心,但當時江西還沒有國立大學,只要能拉來中央的資源,先把學校辦起來,造福鄉梓,名義上的事不重要。
就這樣,明明是在江西辦大學,校名卻取了個浙江籍“民族領袖”的名字。
儘管如此,因為各方利益糾纏,國府內部反對意見一大堆,有的說江西四戰之地,環境不適合,也有說領袖的名字辦大學,應該設在首都,怎麼能給江西……等等等等,都在熊式輝全力爭取之下,擋回去了,輾轉到1940年,國府一百萬法幣經費到賬,在日寇鐵蹄逼近之下,國立中正大學頑強地在江西泰和開辦了。
國家內外交困之下,中正大學能辦好嗎?
03 名人名校輝煌錄
中正大學的首任校長,也是一位江西老表,他就是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生物科學開山鼻祖,曾兩次赴美留學、後入選國府中研院院士的胡先驌博士。後來錢鍾書寫《圍城》,虛構了一個三閭大學,就是為躲避日寇,開辦在一個偏遠小鎮,校長也是一位“海歸”生物學家,不知是不是受中正大學啟發而來?
胡先驌先生
胡先驌治學的理念就是“名人名校”,透過引進大師來提升大學,而且用人不疑、知人善用,他四處招賢納士,利用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力邀許多一流學者來校任教,尤其很多江西籍教授,在鄉土情懷感召之下,紛紛放棄原有的優越條件,投奔而來。
如著名土木學家、力學專家、後入選中科院院士的江西南昌人蔡方蔭,放棄了西南聯大土木系主任的教職,來到國立中正大學任教;
數學家、江西樂平人戴良謨,也從安穩的西南大後方,來到距抗日前線不遠的中正大學;
歷史學家、中國目錄學一代宗師、江西興國人姚名達,從淪陷區衝破重重險阻而來,後於1942年,犧牲在日寇屠刀下,成為為抗日捐軀的教授第一人,被新中國追認為革命烈士;
著名土壤學家,任教美國羅傑斯大學的江西貴溪人黃野蘿,拋開國外教職萬里回鄉,受聘中正大學農學院系主任。
其他省外名師諸如,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雷潔瓊先生,當年受聘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著名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專家、留英碩士俞調梅,受聘中正大學教授……
從1940年年中建校,到1944年4月胡先驌辭職離任,不到四年的時間,國立中正大學校本部,已有專職教師203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39人,赫然位列國立幾大名校之一。
這裡可以做個對比——
民國時期的中國,最多時有25所國立大學,1940年全國大學招生季,國立大學第一志願報考人數,國立中正大學僅位列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三校之後,熱門程度位列第四,而且比第五名的國立交通大學,人數高了一大截。
另據1945年的統計,國立中正大學共有教授78人,在所有國立大學中排第13位;副教授45人,在所有國立大學中排第3位。
如此綜合一下,國立中正大學在當時的國立大學裡,保守估計,應該掉不出前15名。如果考慮到燕京、輔仁、協和、金陵、齊魯、震旦等等私立大學,肯定很多比中正大學強的,再加上15家,那麼中正大學在全國的排位,大概能在30名以內,放在今天,應該是一個末流985(全國共39所)和世界一流大學(全國共42所)的位置,如果樂觀一點估計,大概能與山川吉比肩,算是一箇中遊985和世界一流大學的位置。
那麼後來,這樣一所大學哪兒去了呢?
04 餘脈流傳
話說1945年抗戰勝利,中正大學名正言順遷到了省會南昌。
到1949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中正”二字沒了彩頭,不能再叫了,於是改名“國立南昌大學”,倒也名副其實。後在1950年,學校又改名為“南昌大學”,是一所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大學。
從1940年建校到1949年更名,國立中正大學存在不到十年,送出六屆共2000多畢業生,師生員工中,日後湧現出7位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分別是:
蔡方蔭、張肇騫、楊惟義,盛彤笙、鄧從豪、黃克智、曾慶元
9年7院士,足見實力之強勁。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綜合性大學大多被拆分,南昌大學的大量系科、師生被分流出去,學脈遍及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華南師範學院(今華南師範大學)等等十幾所高校。學校剩餘中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7個學科的部分專業和師生,在南昌大學原址,組建了江西師範學院(現為江西師範大學)。
除了土地和校舍之外,江西師院還繼承了老南昌大學的大部分圖書資料和一些儀器裝置,更重要的,從老南昌大學分到了12位教授和16位副教授,可以說,是原國立中正大學——南昌大學的直系傳人。28位教授、副教授,在今天看來數量不多,但當時,卻佔到江西師院師資總數的37%以上,遠遠超過全國高校的平均數:23.1%,因此說,江西師院在當時來講,還是很有實力的一所大學。
此外,1952年南昌大學農學院分立出來,單獨組建了江西農學院,現為江西農業大學;1962年,江西師範學院的生物系被分流,調整給了江西大學,現為南昌大學,這是原國立中正大學的學脈,在江西省內的主要流向。
多說一句的是,現在江西省211獨苗的南昌大學,是在1993年,江西工業大學與江西大學合併而來的,後在2005年合併江西醫學院後,將校史追溯到了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這個年份,也印在了現南昌大學的校徽上。
因此,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上來說,新的南昌大學和上世紀50年代老南昌大學暨民國時期的中正大學,並沒有直接傳承關係,只是在60年代,接收過江西師院一個生物系,如此而已。
從歷史傳承上來說,江西師範大學是中正的嫡傳,應該沒有爭議。這在江西師大的校徽上,也有所體現。
但遺憾的是,因為多方面原因,比如:身處內陸省份對外開放不便,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取代了贛江的航運優勢,京廣鐵路大動脈又被兩湖搶佔等等,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逐漸被沿海所超越。因此,江西師範大學也沒有像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等東南名校那樣,在經歷了大幅度的拆分之後,又迅速崛起,恢復自己的歷史地位。
這一點雖然遺憾,但在全國來講,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並不鮮見。在其他內陸地區,像廣西大學、雲南大學、山西大學等等高校,也都劃過了從輝煌到回落,類似的歷史軌跡。
關於當年院系調整的那段塵封往事,以及南京大學等“五大母校”的前世今生,可參見拙作:“五大母校”前世今生:南浙武中廈,1952年院系調整誰家損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