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如何跟孩子討論“死亡”也是我們父母需要認真考慮的。
如果從專業角度來說,孩子在不同階段所畏懼的東西是不同的,先不做細表,今天單純從一個母親的成長經歷來談一談我是如何跟孩子去談論這個話題。
我8歲左右的時候,家鄉發生過一次地震,還是孩童的我懵懂地被媽媽抓出了被窩,期間還聽到媽媽指揮爸爸先把大門開啟。然後全家從樓上跑到樓下,很快爸爸媽媽單位的同事們聚集到我家,大人們肆無忌憚地談論著天災,孩童們自顧玩耍,只有我在我媽懷中茫然的聽著大人的高談闊論,瑟瑟發抖,心中充滿著對未知的自然和宇宙,以及對死亡的畏懼。而後的一段時期,知道我青春期的時候,每當想到死亡,想到地球有一天也會消亡的事實的時候,總會激起自己一身冷汗,頭腦在那個瞬間是一片空白的。這簡直是童年的噩夢。
所以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我不想重演自己童年的經歷,讓孩子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沉入到黑洞中,於是我就會跟姐姐說,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到天堂去,天上有很多的雲朵,我們會住在不同的雲朵裡,以後還可以見面,可以串門。可能這個說法會顯得非常的唯心,但是據我觀察,8歲的姐姐對於死亡還是非常坦然的,她沒有我的那種恐懼。我們能非常平靜地去談論和麵對。
有一次,在路上走的時候,姐姐突然說:“我好羨慕大樹啊,大樹可以存活上百年。” 我說:“大樹是能活上百年,他們只能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的生活,生命是不是有點太單一了呢?我們人類的生命雖然沒有大樹那麼長,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增加我們生命的厚度和寬度,你可以體驗更多可能,可以體驗不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