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視點
陸地上存在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它的體型有多大?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一座特殊的“史前動物園”裡,記者探尋陸地最大哺乳動物的身影。
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穿行在各種化石之間,彷彿回到遙遠的過去,看到一場“史前巨獸爭霸賽”。
一具特殊的大象骨架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它足足有2.5米高,頭骨前端並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這是鏟齒象,生活在距今1600萬年前。”博物館講解員張海蓮介紹。
據瞭解,鏟齒象曾廣泛分佈於各個大陸,直到500多萬年前才全部滅絕。“一般鏟齒象的體重可以達到2.5噸,有的象還可以達到3噸到3.5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說。
“這具骨架儲存得比較完整,就連盆骨、趾骨等極難儲存下來的化石都完好無損。”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長何文說,骨架的所有化石都是在和政縣發現的,經過專家鑑定,象骨年齡在25歲左右。
想要讓這隻“龐然大物”重見天日可不容易。記者瞭解到,博物館的6名工作人員用兩年時間一點點清理、篩選,才將化石清理出來。之後對一小部分缺損的化石進行補充,又耗費了半年時間。經過無數次打膠、固定,它才終於在館裡與遊客見面了。
鏟齒象化石十分巨大,給人滿滿的視覺壓迫感。可在整個博物館館藏的巨獸化石標本中,它也只能算是一個“入門級”的小角色。
在另一個展廳裡,記者看到一具長約1米的頭骨立在支架上,角座、眼眶、鼻骨等仍清晰可見。站在化石前,不難想象這頭巨獸當年的雄姿。
張海蓮介紹,這是臨夏副板齒犀的頭骨化石。臨夏副板齒犀是一種體重可達7噸至8噸的哺乳動物,它的化石也是在和政縣出土的。與同是哺乳動物的人類相比,一隻臨夏副板齒犀的重量,約等於100個體重在70千克以上的成年人。
史前巨獸爭霸賽,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當研究者還在驚歎臨夏副板齒犀的龐大,2015年一具更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化石在臨夏州東鄉自治縣被發現。
何文告訴記者,最初是村民蓋房取沙時,看到了沙土中幾個形狀怪異的“土疙瘩”,他帶隊前去檢視後,發現是古動物化石。因為太過巨大,動用了貨車才將化石拉回博物館。
經過對化石的研究,鄧濤和他的團隊確認了一個巨犀新種“臨夏巨犀”。如今,臨夏巨犀的化石就靜靜地陳列在展櫃裡。
這個新發現的古動物有多大?其中一塊下頜骨化石就長達一米,上面排列的牙齒清晰可見。要是臨夏副板齒犀真能碰見這個大傢伙,只怕都得躲著走。
鄧濤介紹,巨犀是陸地上存在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站立時的肩高5米,頭部可伸達7米的高度。它的體重可達24噸,相當於4頭最大的非洲象的體重總和,大約是3頭臨夏副板齒犀的體重總和。
在博物館臨夏巨犀的復原塑像前,一個成年男性站在巨犀身下,頭頂還接觸不到巨犀腹部,足見其身形之巨大。
鄧濤介紹,龐大的巨犀需要大量植被作為食物來源。臨夏巨犀生活在距今2650萬年前,在當時,我國西北地區的氣候比較溫暖潮溼,生長著許多高大的樹木,巨犀能以樹冠頂部的樹葉為食。
據瞭解,在地質時代晚漸新世,全球氣候處於冷暖波動期,無法適應的動物漸趨滅絕。而生存於亞洲的犀類動物,由於食物競爭者減少,因此養育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巨犀。這一時期的臨夏盆地,與巨犀相伴生的還有二十幾種動物。
“臨夏地區古動物化石蘊藏量極為豐富,我們博物館館藏量超過3萬件,還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將這些化石清理修復完畢。”何文說。
文字記者:胡偉傑、楊雅婷
海報設計:馬莎(海報圖片由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