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應帝王》中有個故事:
南北海有兩位帝王,名叫倏和忽,他倆常常去中央的帝王混沌家做客,每次都受到熱情款待。
倏和忽很感動,商量著說,“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唯獨混沌沒有,不如我們幫他鑿開七竅吧。”
可當倏和忽鑿完七孔,混沌卻一命嗚呼。
本來,混沌沒有七竅過得很舒坦,倏和忽非要“己所欲,施於人”,生生的讓混沌喪命。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好心,其實是瞎管閒事,幫“倒忙”。
鄭板橋在《贈君謀父子》中寫道:“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
成年人交往最基本的修養,是不要多管閒事。
01
不隨意評價,是一種善良。
作家李尚龍講過他的一段親身經歷。
有次,他在地鐵裡看莫言的《豐乳肥臀》,旁人看了書名,都搖頭,露出鄙視地眼神。
還有次,他在教師休息室裡捧著一本《希望永遠都在》的書,一個老師走了進來,看了一眼便用嘲弄的口氣說:“你也看雞湯啊。”
其實,那位老師不知道的是,這書內容講的是柬埔寨歷史,裡面的故事,是讓人思考世界的變革和柬埔寨的過去。
王小波曾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去評價別人,總是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以“小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殊不知,懂得莫論人非,才是與人交往時最大的智慧。
火車上,一個男孩望向火車窗外叫道:“爸爸,看,樹居然在往後退!”
父親微笑,一對年輕夫婦坐在一旁,面帶同情,看著這位少年的幼稚行為。
不一會兒,男孩突然又叫道:“爸爸,看,雲在和我們一起奔跑呢!”
那對年輕夫婦忍不住對男孩的父親說:“你為什麼不帶你兒子去看一個好一點的醫生?”
男孩父親笑著說:“看了,我們剛從醫院回來,我兒子從出生就看不見,今天他剛獲得新眼睛。”
年輕夫婦啞然無言。
很多人明明不瞭解真相,便帶著主觀色彩,以己度人,妄加評論,還自以為做出了正確判斷,但卻充滿了惡意。
韓寒說:"如果你不瞭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瞭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很多事情並非眼見為實。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有人棄之如敝履,有人卻甘之如飴。
不隨意評價,才是給人最起碼的善意。
02
不隨意干涉,是一種分寸。
汪曾祺說:“有些東西你自己儘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他們愛吃,你管得著嗎?”
之前看《歡樂頌》,關於曲筱綃隨意干涉的兩個情節印象深刻:
一是擅自測試邱瑩瑩的男朋友忠心,偷偷給他口袋塞紙條,邱瑩瑩分手後對她大發雷霆;
二是調查出樊勝美男朋友是偽裝的有錢人,並在兩人約會時,特地趕去,戳穿此事,讓好好的聚會不歡而散。
網友在彈幕評論最多的也是:“關你什麼事啊!”
看完不禁感慨,雖然她是出於好心幫助,可即使是再好的關係,也要注意分寸,這種行為說好聽了是為了朋友,說難聽了就是隨意干涉。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道:“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也許你認為好的,可對於別人未必是適合的,一定要給予別人需要的幫助。
王爾德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在《人人想做他人》一書中,有個很形象的例子:
辦事認真的女傭,不滿足於只做她份內的事,覺得應該用她旺盛的精力,為家庭裡的所有人做出有益的事。
於是,她按照自己對於整潔的認識來到主人的書桌前,對書桌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
可男主人回到家裡,想要的東西卻找不到,發現自己的書桌雖整齊卻讓人討厭。
史鐵生說:“ 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於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變為窮干涉。”
不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行加於別人,不要用自己的人生標準去要求別人,不要隨意干涉別人的生活,才是一個人最高階的分寸感。
03
不過分打擾,是一種禮貌。
《弟子規》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國畫大家黃永玉先生是個有趣的人,不僅畫畫得好,文章寫得好,而且情商也高,與人交往的方式很特別。
他在散文《北向之痛》一書中,記錄了他和錢鍾書先生交往的逸事。
書中寫到:黃家和錢家曾經是鄰居,兩家相距只有200米,可20多年來,黃永玉先生只去錢家拜訪過兩次。
而且送禮只送到門口“有時南方家鄉送來春茶或春筍,先打個電話東西送到門口也就罷了”。
因為他深知錢鍾書愛獨處的習慣,他怕自己這個“富貴閒人”進去之後打擾了他的寧靜,浪費他的時間。
而錢鍾書在閒暇時,也會先詢問黃永玉是否有空,然後再去登門拜訪。
這樣一來一往,不但沒有打擾彼此的時間,而且相處舒心,情誼更加穩定。
倉央嘉措說: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敬重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人與人相處,過於熱情並不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方式。
真正有禮貌的人,懂得不打擾別人,知道凡事點到為止,懂得尊重別人的同時給自己留一點體面。
04
不多管閒事,是最頂級的修養。
知乎上有人問:如果別人遇到困難沒向你求助,你會不會主動幫助他?
高贊回答:在不瞭解別人具體需求或對方沒有表達自已需求的前提下,還是不要去主動幫助他,因為你也許會幫倒忙。
俗話說,“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誰都沒有權利去保證一定能給別人排憂解難,不越界,不逾矩,是對自己和別人的尊重。
就像人生有四大多管閒事:扶爛泥,雕朽木,翻鹹魚,燙死豬。
爛泥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牆,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鹹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人家翻一翻,死豬死得好好的你非拿開水燙人家。
當一個人開始瞎管閒事,不管ta的出發點是什麼,實際就已經“干擾”了他人的生活。
《事林廣記·警世格言》有言:“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不多管閒事,不強行干涉他人的生活,是對每個人最大的尊重。
不多管閒事,不多說閒話,是一種高尚的處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