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筆俠,很高興分享文章給大家,今天,咱們來聊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說不清道不明,那就是:“四川”一詞由何而來?
這個問題看似就像證明1+1為什麼=2?誰不知道?還用證明麼?可是,當有人較真要你說出為什麼四川叫四川的時候,你真能夠說清楚麼?
今天,筆俠就把這個問題徹底給大家說清楚,特別是四川人,不要傻傻分不清楚,請往下看。
首先,我們要找到“四川”一詞的出處。
眾口一詞,四川的最早出處見於宋朝宋真宗年間的一道詔書。當時,朝廷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巴蜀大地一分為四,即:
益州路(後改為成都府路,治成都);
梓州路(後改為潼川路,治三臺);
利州路(治廣元);
夔州路(治奉節),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之名由此而來。
大宋朝廷委派到這裡的大員,稱為四川制置使或者四川宣撫使、安撫使等。
比如後來的抗金英雄吳玠、吳璘兄弟,就曾先後擔任四川宣撫使;
愛國詩人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陸游曾追隨於他;
抗蒙英雄餘階,曾任四川制置使,全面主持抗蒙大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出處找到了,不代表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我再問你:“川峽四路”這個名稱又由何而來呢?難道是父親給兒子取名字,想怎麼取就怎麼取?
非也,“川峽”二字又另有來頭。
這一切都和四川的地理地貌有關,“川”代表四川的水,“峽”代表四川的峽谷。
四川盆地內,有眾多大川,構成了四川的川;而在盆地東緣,則是眾多狹長的河谷,構成了四川的峽。這是川峽的地理由來。
而作為正式命名,則要追溯到唐朝。
為了削弱地方勢力,唐王朝將當時覆蓋四川盆地的劍南道分為東、西兩道,即:劍南東川道和劍南西川道。這是四川“川”字的最早官方稱謂。
而當時東、西兩川所轄的河,分別是川西的岷江和川中的涪江。如圖:
可以這樣理解:“川”字最早指的河很有可能就是這兩條河。
而後人所謂的四川代表四條河純屬附會,是先有兩川,再有四川,怎麼可能後面的名字取代了前面的意思呢?這就像蛋生雞、雞生蛋一樣,沒有雞,哪來蛋呢?
再來說峽,“峽”指的奉節,也就是著名的夔門,有了夔門才有了宋朝設立的所謂峽路。
夔門,10元人民幣的背景圖,也是三峽的第一道出口。這裡有一座城,當年劉備在這裡託孤,也就是白帝城。
峽路本來只有一路,後來也被一分為二,即川峽四路中的梓州路和和夔州路,加上西川路分離出來的益州路和利州路,兩峽+兩川,合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
這就是四川一詞的由來,您弄明白了嗎?
筆俠的目標不僅僅是把這些弄清楚,而是儘量到各地走一遍,看看這些風景,聽聽這些故事,並且,把它們傳播給每一位喜愛歷史文化的朋友們,所望足矣!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文章和風格,請點贊和打賞,打賞金額將全部用作下期活動經費,並在作品開篇特別鳴謝,搞文化不易,謝謝!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