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內心情感需求變得複雜而強烈,尤其是在孩子身上有一定的社會性開始顯現後,他們對於人際交往的心理訴求滿足更為“剛需”。甚至於說,對於這一階段的兒童而言,交到朋友要比獲得禮物更值得高興。不過孩子是否能夠在社交中獲得主動權卻尚未可知,比如說,有很多孩子會被“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所“威脅”而變得被動。那麼,為什麼“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會成為兒童社交的“掌控開關”呢?
前不久,陳女士發現自己給孩子買的限量版玩具不見了,在她再三詢問後才得知孩子把這些玩具送給了經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對此陳女士很是納悶,要知道孩子平時可是很“寶貝”這些限量版玩具的。
從孩子有些“無奈”的表情裡,陳女士看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在晚上入睡前,陳女士又故意提起了玩具的事,這回孩子有些委屈地回應道,“我不把玩具給他們,他們就不跟我玩了!他們總說不跟我玩了,我喜歡的玩具都快要被送沒了!”
雖然說限量版玩具不便宜,但是想到兒子“故意討好”夥伴的樣子,陳女士就覺得特別焦慮。“孩子一聽到別人說不跟他玩了,就彷彿是被下了最後通牒一樣,只要對方肯回心轉意,他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給人家!”
想到這裡,陳女士有些氣憤地說道,“他們不跟你玩,你就不跟他們玩!一起玩有什麼了不起的!”雖然這話說得硬氣,可是冷靜下來的陳女士知道這樣說其實並不能幫到孩子。
01 、“我不跟你玩兒了”能夠在孩子們身上發揮作用?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不少孩子會受制於“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只要對方說出了這句話,孩子就會趕緊轉換態度拿出最大的誠意來博取對方的歡心。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兒童社交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存在,尤其是對於2到5歲的幼兒來說,正處於人際交往敏感期的他們對於“一起玩”這件事十分在意。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對於2到5歲的幼兒而言,此時的他們對於社交關係的建立尤為重視,他們近乎本能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人際交往過程。
從簡單地進行玩具交換開始逐漸建立起複雜的“友情”,從與多個同伴交好逐漸變為與1、2個夥伴親近。也正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交朋友”的看重,“和別人一起玩”便成了他們心裡的社交“執念”。
而且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他們對於自己的評價不再侷限於父母,小傢伙們更希望能夠從同伴身上獲得一種認同感,進而建立起自我評價的大廈。開始尋找認同感的心理需求使得孩子們很容易就會放下“面子”作出討好對方的行為。
顯然,在兒童社交中,如果有小朋友能夠更早一點掌握“我不跟你玩了”的秘密,那麼其就自然更容易在朋友圈裡獲得“主動權”。
02 被“我不跟你玩了”威脅,家長應對方式會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說兒童社交在成人看來常會被貼上“幼稚”的標籤,但是不得不說,如果孩子正在被社交關係所威脅,家長們敷衍了事或者選擇性忽視的應對方式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在社交中遇到大麻煩,比如說形成討好型人格。
也有一些家長會非常激動地勸孩子說,“不跟你玩,你就不跟他玩,反正還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雖然這句話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事實上,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而言卻並不一定能夠起到規勸的目的。也就是說,這句“回懟”的話並不能夠幫助孩子擺脫社交關係的威脅。
也有的家長會因此引導孩子反思自己,“他們為什麼不想跟你玩呢?會不會是你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樣的回答不僅有可能會導致孩子陷入到自我懷疑之中,而且反倒會讓孩子在社交關係的處理上更加被動。
社交對於成人來說是一個難題,對於孩子來說也同樣是個難題。如果家長們不能夠給予孩子們恰當地引導的話,那麼不僅不能夠幫助他們擺脫社交困境,反而有可能會影響他們對社交的看法和認知以及自身的性格形成。
結語:
面對孩子的社交問題,家長們不必表現得過於焦慮,冷靜理智地進行社交技能的指導,這更能夠幫助孩子在社交關係中擁有主動權。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