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苗苗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這句俗語,道出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口腔健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好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口腔健康逐漸被重視,特別是對兒童口腔問題的關注度也在與日俱增。
然而,在採訪中,一位在臨床工作38年的口腔醫生卻對兒牙,尤其是家長們,產生深深的擔憂和著急。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先來講兩個小故事。
一、5歲娃牙齒幾乎全黑 罪魁禍首卻不是糖
5歲的童童(化名)是表姐家的閨女。因為住一個院兒,平時她老愛來寶姨家玩兒。
前不久的一天,表姐和姐夫都有事要忙,就把童童送了過來。
吃午飯時,童童扒拉了兩口飯就不願吃了。以為是飯菜不合胃口,寶姨的媽媽就趕緊上前詢問小傢伙是不是想吃其他東西,可童童卻搖搖頭,捂著腮幫子說牙疼,邊說還邊哭了起來。
見狀,寶姨有些擔心,就和家人一起帶童童上醫院,而在醫院,寶姨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我這個小外甥女的牙。
雖然做醫療記者這麼久,見過不少牙齒不好的寶寶,可像童童這樣的還真不是很多:幾乎滿口牙都壞掉了,有些已經有了小洞洞,有些已經變成深褐色、黑色......醫生給童童進行了相關處理後,我們才回了家。
晚上,表姐來接童童了,而我們也就說起了當天就醫的情況。
對於女兒的蛀牙問題,表姐早已知曉,但礙於孩子從來不喊疼,也不影響吃飯,且考慮到孩子看牙太折騰,而乳牙總歸要換,表姐就想著等等再看。
“平時她也不吃糖,每天我還都看著她刷牙的,不知道怎麼會搞成這樣?”表姐一臉的不解和無奈。
二、3歲寶寶總是肚子疼 病因竟在牙齒
3歲的小米(化名)最近總不願吃飯,偶爾還說自己肚子疼。
沒吃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孩子為啥會肚子疼呢?
不明所以的家人急得四處求醫,小米也做了很多檢查,卻始終找不到原因。
而就在不久前,小米因為牙疼到醫院就診,這一次,她肚子疼的原因也終於被找到。
原來,小米的爸媽忙於工作,小米打小就由奶奶照顧。
因為小米不怎麼愛吃飯,奶奶為了讓她多吃點,就經常用奶製品、零食和飲料做獎勵。在奶奶看來,只要能讓小米吃兩口飯,吃點零食、喝點飲料也無妨,畢竟這些東西小孩子都愛吃。
然而,小孩子愛吃歸愛吃,大人得控制量,吃完也得監督孩子刷牙啊,只不過,這些事兒小米的奶奶都沒做到位。
愛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加上不愛刷牙,小米患上了嚴重的齲病。當然,也是這個病,讓她的咀嚼功能受限,出現了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
三、吃糖=長蛀牙?不全面!
這兩個故事都跟吃糖和蛀牙有關。
其實,在我們身邊,像童童媽媽、寶姨表姐,以及小米奶奶一樣的家長,還有不少。
在她們的潛意識裡,“吃糖=長蛀牙”是一件常識,因此,她們也會經常把“少吃點糖,不然小心牙齒被蟲子吃掉”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她們並不知道,即便不吃糖果,也不是完全就不會有蛀牙。
也就是,不吃糖≠沒有蛀牙!!!
根據目前口腔醫學界公認的說法,蛀牙產生的四大因素包括:牙齒、含糖食物的殘渣、致齲菌和較長的時間作用。要注意,這裡說的是含糖食物的殘渣。
在《預防口腔醫學》中明確提到:攝入的糖越多,長蛀牙的機率就越大。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將長蛀牙的原因,歸於吃過多的含有蔗糖的糖果。但事實上,除這些糖果外,還有一些我們常吃的食物也含有糖。
比如,餅乾、麵包、酸奶、飲料、巧克力、米飯、紅薯、荔枝、西瓜、葡萄等等食品中,含有的像葡萄糖、麥芽糖、果糖、乳糖等糖也會導致蛀牙。
所以說,不是孩子不吃糖果,就一定不會患上蛀牙。倘若攝入過多含糖量高的食物,且沒有做好口腔清潔的話,同樣也有可能患上蛀牙,也就是齲病。
四、兒童齲齒率超60%
醫生急呼:預防大過治療
兒童齲病現在有多嚴重?
“目前來說,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12歲兒童齲患率已經達到62%。”這一現實問題,不僅讓身為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的李慧良著急,也讓這位在臨床工作38年的口腔醫生感受到加強兒童口腔保健工作的任重道遠。
據李慧良介紹,兒童口腔健康是人一生口腔健康的基礎,兒童時期對口腔護理的忽視和不良習慣,不僅容易導致患齲齒和牙齦炎,影響身體發育,還會導致恆牙錯頜畸形,繼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和健康。
李慧良稱,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兒童食品越來越精細,含糖飲食也逐漸增多,再加上很多孩子沒有養成及時清潔口腔的習慣,導致目前兒童齲齒患病率高發。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喝的水或吃的藥里加糖,或者在孩子吵鬧時拿糖果、糕點、果凍、飲料等哄一下,這些做法都不對。”李慧良表示,過多糖類食物的攝入會導致牙齒酸化,容易造成牙齒損傷。而與此同時,雖然一直在倡導家長要給3歲以上孩子刷牙,但真正能堅持的家長卻很少。
“有些是因為家長太忙,有些則是因為孩子不配合,有些家長甚至錯誤認為,反正孩子的乳牙還要換,沒必要那麼認真。”在李慧良看來,臨床上,能做到預防的孩子連10%都不到。
【提醒】兒童口腔問題影響頗多
定期檢查尤為重要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對兒童口腔健康仍存在諸多誤區,不管是在預防,還是治療方面。
誤區一: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用治
據李慧良介紹,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容易造成恆牙不齊、頜骨變形等。且孩子有了齲齒,還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導致身體發育不良,甚至影響孩子的面容,誘發腎炎等疾病。
誤區二:牙齒沒長全不需要刷牙
李慧良認為,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時,家長就需要給孩子做牙清潔,“可以用紗布裹住手指為孩子清潔牙齒。到孩子能拿住牙刷時,就可以教他們自己刷牙。”
誤區三:牙齒疼了再看醫生
李慧良稱,早期的齲病沒有直接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待“小洞”變成“大洞”,再治療就麻煩許多,且孩子也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因此,他建議家長要定期給孩子進行口腔健康檢查。
【寶姨說】
在十一國慶小長假期間,寶姨探訪了鄭州多個眼科門診,那裡排起的就診長隊讓寶姨印象深刻,一位醫生朋友還發出“終於明白教育減負的意義”的感慨。
那篇稿子發出後,許多家長都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的確,現在孩子的近視率太高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小眼鏡”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然而,那篇稿子下面,也有寶媽給寶姨留言:今天帶孩子看牙,口腔科也是人多,醫生中午都下不了班!
看到李慧良說的兒童齲齒率,看到身邊一個個例子,此時的我特別明白李慧良的著急和擔憂。
疾病是永遠治不完的,倘若跟著疾病後面做治療,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孩子都要付出諸多,也太過被動!
那我們能做的是什麼?預防!把關口前移,監督孩子做好口腔清潔,定期給孩子口腔做檢查,該塗氟的塗氟,該做窩溝封閉的做窩溝封閉......如此這般,寶姨覺得可能沒有幾個媽媽再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