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撐煙雨向草池,穿過歷史的塵埃,拂去歲的浮華,今天就說一說東部新區重鎮草池街道趕場的那些事。
草池位於絳溪河右岸,其得名眾說繪雲,鄉人巫昌友在散文《草池隨記》一文中描述道,草池得名於異草之池,是當年平泉縣官員送客迎客之所,其遺址在原草池小學內。
草池為簡西地區重鎮,也是東部新區人文重鎮,在平泉縣逐漸消亡之後,草池鎮鄰水而建以另外一種姿態延續了平泉縣的血脈。
遙想當年,平泉縣城車水馬龍,絳溪河舟來舟往,來自桐子坳的漆器,壇罐窖的壇罐,玉成橋的花生,丹景山的檀木,乾豐古鎮的稻穀雲集於此,造就了絳溪河上另外一番繁華。
簡陽市著名地方史專家,有著活化石之稱的陳水章先生曾經考證,人類在絳溪河的活動史,居住史應早於沱江而岸。而平泉縣城則是一座伴隨絳溪河近700年的古城,其消亡與衰落成了一個千古之迷。繼承其衣缽的草池鎮既有唐宋遺韻,又有臨水而居的人間煙火。
晨陽之初,懸月之下,人們雲集於市井,趕草池堰成了生活的一個主題。在簡西地區,人們稱趕集為趕場,《趙書》雲:“國豐五日一集”。
民國時期,三岔區境內有中小場鎮8個,均屬清代新建,集期為三日一集,而在時日安排上則相互交錯,以適應遠近、緩急,使鮮活產品易於入市交換。 至於草池堰何時建集?史書一直語焉不詳。在80版三岔區志中,記載草池堰集建於雍正十三年,最初集期為農曆的每月初二、初五、初八。
其時間跨度由1735至1966年,有趣的是在長達231年的時間長河裡,集期沒有任何改變。
1966至1969,是中國非常特殊的年份,受政策影響,趕集日期變更每月為3號,8號趕場。
1969至1971,集期為每月1、11、21號趕場
1971至1978,調整為每週星期日趕集。
1978至1980,又調整為每旬為3號,8號趕集。
1981調整為2、5、8趕場。
1981年之後又歷經多次調整,最終確定為逢單趕場(除去31號)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草池已初具城市模樣,逢場已成為了一個符號,趕場如逛超市,再也不受集期之限。
趕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