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上旬,為了掩護在第五次戰役中失利計程車兵轉移,中國人民志願軍63軍在後撤過程中奉命在鐵原一帶展開對“聯合國軍”的阻擊。
在第五次戰役開始時,63軍就作為先頭部隊展開進攻。然而此時的63軍只剩下不到2.8萬人可用。在敵軍的騷擾下,歷經數次惡戰的63軍不僅缺少重型火力,就連基本的彈藥補給和作戰口糧都嚴重不足。
為了圓滿完成阻擊任務,63軍軍長傅崇碧帶著189師、188師和187師在寬約25公里,縱深20公里的鐵原地帶展開了防禦。
1961年,189師在種子山一戰中率先與敵軍展開激戰。189師在戰鬥中化整為零,設立數個防守陣地拖延敵軍時間,以傷亡數千人為代價,在種子山成功阻擊的敵軍七個晝夜。為後來的188師、187師構築二線防禦陣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終189師因為傷亡過大,僅存的幾百人被整編成團。
頂到一線防守的188師564團在高臺山對敵展開了阻擊,564團的一連二排和八連分別守住了高臺山前方東西兩側的高低,將敵人牢牢困在中間的山溝裡。八連連長郭恩志採用的“三朵花”戰術,給敵人迎頭痛擊。
為了阻止敵軍對八連的分割包圍,實在沒有人手的團長馬兆民不得不命令對面的一連二排支援八連,掩護八連撤退。在八連撤出陣地後,被敵軍反包圍的一連二排拼死阻擊到最後一刻。
其時戰況慘烈,非三言兩語可以言明。在當時,面對敵軍的層層包圍,二排最後僅剩的八名戰士,高喊著“勝利屬於我們,祖國萬歲!”一個接一個跳下了懸崖,寧死不當俘虜,誓死與陣地共存亡。
在敵我裝備有著絕對差距的情況下,志願軍將士不怕犧牲,拼死阻擊,用優秀的技戰術讓敵人每前近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極大的減緩了敵軍前進的速度。
面對近在咫尺但久攻不下的鐵原地區,美國的各大主流媒體都開始報道起了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頹勢。戰場上士兵們的收音機裡,美聯社的廣播迴圈著並不樂觀的訊息像喪鐘沉沉響起。所有的美軍將領心裡都清楚,如果要從正面戰線上擊敗防守的志願軍,那將要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攻佔鐵原的時間也會一拖再拖,更重要的是,鐵原後方志願軍的防守線正在快速成型,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為了儘快擊退前線防守的志願軍,拿下鐵原。美第一軍的軍長米爾本命令一支全副武裝的機動部隊沿著87號公路繞道迂迴,試圖從東側開啟志願軍的防線。
87號公路呈南北走向,公路四周較為平坦,很適合“聯合國軍”的機械化部隊的開進。沿著87號公路往北走,西邊就是63軍的防線,再往前走就能到達志願軍的當時指揮的根據地,空寺洞。
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公路地帶,敵軍的機械化部隊就如同入了水的魚兒,進可攻、退可守。一旦這條公路沒有被守住,給了敵軍長驅直入的機會,志願軍的指揮系統和後勤補給都將受到致命的打擊。
早在鐵原阻擊戰開始前,志願軍總部就注意到了這條直插志願軍心臟的大動脈。為了遏制這支機動部隊對我縱深的穿插,總部在給63軍的電報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在內加、外加、觀雨力、花田裡、所伊山峽489.9地區加強縱深工事以及副防禦。
所謂的內外加地區,是鐵原東南方向的一處高地,標高不過279.5米。但那是整個鐵原東南地區唯一的高地,也是開闊地帶上唯一的屏障。
唯一的高地意味著四周的絕對空曠,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這樣的地勢條件,實在不是個適合打阻擊戰的好地方。偏偏志願軍就必須在這裡打阻擊,而且是打一場人員裝備上均處於絕對劣勢,又絕對不能輸的阻擊戰。
這個任務落在了188師564團的身上,團長曹步墀看著這座孤山沉思良久,他命令從前線抽調二營五連的兩個排,約70餘人進駐陣地展開防禦。五連是二營最能打的連,即便是放眼全團,五連的戰鬥力都是數一數二。
以不到一個連的兵力,去防守這樣一座孤山,不是曹步墀過分自信,而是他實在拿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在仔細觀察地圖和周圍環境之後,北邊的一個水庫吸引了曹步墀的注意,水庫很大,蓄水量也很足。
曹步墀想,如果在阻擊敵軍的機械化部隊時將水庫炸開,水流一定會流向地勢低平的87號公路。以水庫裡的蓄水量,不僅能夠將87號公路以及周邊地勢低平的地區全部淹掉,短時間內水流還會在此形成淤積。
機械化部隊最怕什麼,最怕沒路,更怕有路不能走。
可問題是,把水庫炸開後,敵軍的前進受到遲滯,守在孤山上五連二排70餘名戰士的退路也會被切斷。這就意味著,一旦水庫被炸,這70名戰士就必須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獨自面對擁有重火力的敵軍機動部隊。
炸還是不炸,年僅29歲的曹步墀一時間沒了主意,他多麼希望能夠找到第二種辦法來阻止敵軍的前進。五連的戰士心裡清楚團長的擔憂,負責守在孤山上的五連戰士表示願意自己炸開水庫,阻擊敵軍。
於是曹步墀開始親自為五連的戰士做了戰鬥部署,同時命令電話兵馬上接通一條團指揮部到孤山陣地的電話線。6月9日晚上,內外加山陣地上計程車兵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趁著夜色前去炸水庫,另一部分連夜修築工事準備第二天的戰鬥。
首批敵軍到達內外加孤山陣地下,敵軍的兵力大約有一個連,十餘輛坦克。正當坦克接近陣地時,水庫爆發出一聲巨響,從水庫中被釋放的水流瞬間衝向了前進的坦克群,十餘輛坦克全部被水淹沒。
公路周邊的土地也成為了一片泥濘,跟上前的敵軍坦克不敢冒險穿過泥濘,只能在被動彈不了坦克後面,用繩子一個個往回拉。惱羞成怒的米爾本立刻派遣八架遠東空軍的飛機在內外加上空盤旋,他們很快將目標鎖定在了內外加的孤山上。
八架飛機攜帶著航空炸彈和地面的四十餘門重炮,立刻對著內外加山展開炮轟。只有不到300米高的孤山,剎那間被炮火覆蓋,山上的泥土被炮彈翻了一遍又一遍。在持續猛烈的炮火下,大量碎石和泥土向山下滑,山體的整體結構都遭到了破壞。
沒有遠端火力的五連戰士只能躲在工事中捱打,只有等到敵人步兵靠近時,五連的戰士才能進行還擊。看著久攻不下的志願軍陣地,敵軍出動了大量的空軍對著志願軍的陣地投擲炸彈和凝固汽油彈。
整個志願軍的陣地上,只能聽見敵軍的炮擊聲和飛機炸彈的呼嘯聲,感受到的只有火焰的熱浪和飛起打在臉上的泥土,看見的只有一個又一個冒著火的巨大彈坑和漫天的硝煙泥土。
手榴彈扔光了就用步槍,子彈打光了就從屍體上撿,實在沒彈藥了就用石頭砸。
到了當天下午,五連的戰士已經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時間接近黃昏,五連的陣地最終還是與團指揮所失去了聯絡。五連的戰士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成功遏制了敵軍企圖透過87號公路迂迴的計劃。
美第一軍的前進在五連的犧牲下得到了停滯,還沒等傅崇碧鬆下一口氣,188師突然報告鐵原的東線突然發現的敵軍。現如今我們早已無從得知傅崇碧的情緒到底是怎樣的。透過記載,我們只知道,當傅崇碧得知這一訊息後,始終不願意相信這一事實,多次要求對情報的確認。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不是他逃避戰鬥,是他的手上真的沒有兵了。他手上的188師和187師還在前線陣地上阻擊著數倍於己的敵人。189師剛剛從前線的惡戰撤下,打的只剩下一個團了,再讓他們上很可能連一個團的編制都不夠了。
美第3步戰師僅兵力就高達1萬8千餘人,還有各型別火炮和飛機支援,而傅崇碧的真的陷入了無可調的局面。沒辦法,189師,只有189師了。又是一場惡戰,189師憑藉著僅有的一個團的兵力,硬是將美第3步戰師擋在了陣地前。
此時,距離鐵原阻擊戰開打不過才十餘天。此時的傅崇碧幾乎是拼盡了所有,63軍再沒有任何多餘的一兵一卒。
傅崇碧心裡清楚,就是把63軍打完了,也要守住鐵原。就在傅崇碧決心和敵軍決一死戰時,彭德懷打來了一通電話:
“鐵原的物資和傷員已經基本運完,3兵團已經撤出,你軍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由40軍接替,63軍可以撤出陣地。”
聽到撤退命令的傅崇碧一瞬間愣住了,心中所有的情緒在此刻迸發。結束了,終於結束了,63軍終於完成了阻擊。這一切的來之不易,只有63軍的將士心裡最清楚。
6月10日,187師在炮兵的支援下,還向敵人發起了反衝鋒。其實63軍是有炮兵團和火箭炮營的,只是由於彈藥量不足所以是能省則省。
敵軍也認為我軍早已經沒有了遠端火炮,此時突然的炮火讓敵軍頓時陣腳大亂,他們不敢相信此時的63軍居然還能發起反衝鋒。
藉著敵軍慌亂的空隙,63軍最後的3000名士兵全部安全撤離。63軍撤離後,美第一軍迅速攻佔了鐵原,進入鐵原的敵軍才發現,整個鐵原早已經是一片“空城”。志願軍已經從這裡完成了撤退,留給“聯合國軍”的只有被自己炮火轟炸後的廢墟。
歷時13天的鐵原阻擊戰,63軍和“聯合國軍”的傷亡均在一萬餘人。志願軍63軍不僅在絕對劣勢的處境下打成了和敵人一比一的傷亡,更是成功阻擊了敵軍前進的腳步,為鐵原地區志願軍的撤離爭取的寶貴時間,為後來的志願軍反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志願軍藉著鐵原阻擊戰爭取的時間,在鐵原北部構築了一條更加堅固的防線,防線上是得到休整和補給後的志願軍主力部隊。李奇微見此情景命令部隊暫停對鐵原北部的進攻,全線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
除此以外,此次戰役是作為“輕步兵之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輕步兵戰術運用到頂峰的經典一戰。無論是“釘子戰術”、“三朵花戰術”,還是炸水庫水淹敵軍等等,都是我軍在長期實戰中總結經驗並且加以改進創新的產物。
論武器裝備、論補給、論人數志願軍都比不過敵軍,可以說是處在絕對的劣勢當中。但就是這樣一支部隊,用著高超的戰術戰法和絕對的戰鬥意志征服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征服了他們的唯武器論。
簡單點說,敵軍在鐵原一戰已經被志願軍打得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他們開始懷疑自己能否戰勝這樣一支軍隊;他們開始懷疑自己在一戰、二戰以來總結出的戰鬥經驗;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技戰術是不是真的落後於志願軍。
這種懷疑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在鐵原那樣的絕對劣勢下,依舊無法擊潰志願軍。
他們見到了“釘子戰術”裡明知是死還毅然決然進入陣地的志願軍,見到了自己把水庫炸開背水一戰的志願軍,也聽到了無論歷經多少次炮火後總能吹響的衝鋒號,以及無論白天的傷亡多大,夜間總能發動突襲的志願軍。
在之後的美軍發展中,李奇微和美國的所有軍官高層都很注重戰術穿插和夜間突襲,他們在朝鮮戰場上給打怕了。
朝鮮一戰,對美國的影響和觸動,可能要遠遠高於一、二戰。
中國也在朝鮮一戰後,認識到了火力覆蓋的好處,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時常被人開玩笑說是“火力不足恐懼症”。可如果六十年前,我們的火力再好一些,也許犧牲就沒那麼大,就能多一些志願軍將士回家。
朝鮮戰場上每一場戰役的偉大,都源自於我們對手的強大。朝鮮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這是自1840年以後,中華民族第一次站起來和世界上的強國叫板,而且還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威望最高的國家。
我們不僅叫板了,我們還逼著他們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這一戰,讓很多對新中國採取觀望或者敵視的國家認清了局勢。
正是在鐵原阻擊戰之後,“聯合國軍”真正做到了談判桌前,和志願軍進行停戰談判。他們很無奈,無奈自己面前的這支軍隊根本就打不垮。
文/紀案
參考資料:
1、《鐵原阻擊戰:扭轉朝鮮戰爭態勢的關鍵之戰》李新市
2、《鐵原阻擊戰》劉興華
3、《抗美援朝最大規模的戰役反擊戰——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張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