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能力一次性同時對付中俄兩國嗎?關於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視中俄為競爭對手,很難與中俄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以下兩件事就能反映出美國的心態:
其一,為對付中國,美軍在“第一島鏈”部署移動基地艦。
我們知道,美國自冷戰開始就早早地進行著戰略佈局,並在中國周邊構建了三條所謂的“島鏈”。其中,“第一島鏈”從日本四島至中國南海南端,對中國形成了一道C形包圍圈。
但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海軍的實力也跟著水漲船高,“下餃子”般的軍艦速度甚至令美軍感嘆不已。尤其是當中國海軍不斷提高區域拒止/反介入的能力後,“第一島鏈”差不多也快變成一道擺設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試圖強化“第一島鏈”,盡力鎖住中國。據環球網訊息稱,美國海軍把一款9萬噸級的巨型艦艇部署在了日本佐世保基地。
據悉,這艘9萬噸的軍艦名為“米格爾·基思”號,專門用來進行遠洋作戰的移動海上基地艦,在作戰過程中,該艦艇可以取代岸上基地和港口,為其他軍艦提供支援和修補任務。有分析指出,在美軍海外基地減少,作戰人員縮編的情況下,美軍將如此鉅艦部署在日本,似乎有強化“第一島鏈”的意圖。
目前看來,在“第一島鏈”上,美空軍力量分佈在日本巖國基地、普天間基地和嘉手納基地,以及韓國釜山基地上;海軍力量則分佈在日本橫須賀基地和佐世保基地,還有權使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不過,試圖用這樣的“島鏈”鎖住中國,著實有點痴心妄想。早在2016年12月,解放軍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標誌著中國航母首次打破了“第一島鏈”。在現實面前,美軍還透過打補丁,強化“島鏈”封鎖和防禦能力,只能說是一種權宜之計,其根本限制不住中國海空軍的遠洋行動。
其二,為了對付俄羅斯,美軍轟炸機演練核打擊任務。
日前,美國駐歐洲司令部出動2架B-1B戰略轟炸機飛越立陶宛領空,與英國和立陶宛等國進行了一場空中協同演練。俄專家認為,這2架B-1B戰略轟炸機演練了投擲核彈打擊俄羅斯本土的任務。俄專家說的相當有道理,在立陶宛領空實施核打擊演練,大機率就是衝著俄羅斯去的。雖然立陶宛與俄羅斯不接壤,但與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相鄰,一旦美軍準備攻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就是第一輪被摧毀的物件,因為俄軍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了可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導彈。這其實就是一種核對峙局面。
多年來,一旦美國放風說要在歐洲部署核彈,俄方就拿“伊斯坎德爾”導彈來威懾一些歐洲國家,警告其不要跟隨美國進行核對抗。相信此次B-1B戰略轟炸機極具挑釁性的行動過後,兇悍的“戰鬥民族”必然還會做出對等回應,以核導彈對抗轟炸機的戲碼有望再度上演,以證明美國根本別想就此治住俄羅斯。
不誇張地說,雖然美國依舊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在其鼎盛時期尚且無法同時對付中俄,更何況是在國力已然開始不濟的今天呢?這種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秀肌肉,在中國和俄羅斯面前已然沒有什麼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