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亞靜
編輯:王與桐
36氪獲悉,新一代工業資料智慧平臺「傲林科技」宣佈完成近億Pre-A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團隊建設以及市場拓展。
傲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林科技”)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專注於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目前擁有200餘名員工,研發人員佔比約75%,擁有全博士大資料科學家團隊,以及多名20年以上從業經驗的工業專家。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明顯進入加速發展期。除了國家政策的推動因素外,很多製造業企業都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對於企業經營及競爭力的重要性,從而開始佈局工業網際網路,提升數字化程度。
傲林科技CEO王洋認為,當前數字化轉型主要有四大痛點:一是投入成本和整合成本增加,而價值不顯性,傳統的解決方案下經營效益難以顯著提升;二是資訊系統之間存在資料孤島,且非結構化與經驗資料難以被採集與使用;三是企業資料與業務脫節,管理者決策者很難獲得資料的助力,絕大多數企業只完成了部分業務的資料化,但沒有做到資料的業務化;四是大多數數字化專案定製化程度高,導致了很長的交付週期與不可拓展性。傲林科技透過平臺型產品正在攻破這些痛點,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傲林科技基於工業製造業打造了一個全棧式、全鏈路、全場景的工業資料智慧平臺,最底層為0T系統(如MES、APS)和控制系統(如PLC、SCADA)進行資料採集;中間層包括傲數平臺、事件網、天工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多源資料的採集、視覺化資料資產的管理、資料分析、業務邏輯的視覺化建模和低程式碼交付;最後透過平臺產品賦能頂層的各個行業應用。傲林科技CEO王洋告訴36氪,傲林科技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傲林科技可以做到業務邏輯的建模,這是一個軟硬結合的網路模型,而市場上的大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都是針對硬體模型,不具備經營邏輯、市場動態、財務分析、組織架構、績效激勵等這些軟性的機理,這背後需要強大的邏輯演算法模型支撐,同時這也正是傲林科技區別於市場上其他網際網路工業平臺的技術護城河;
二是其資料平臺和機器學習平臺是高度模組化、松耦合組成的標準化PaaS產品,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任意進行模組組合,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配置化定製,靈活支撐行業應用構建;
三是由於模組化的產品矩陣和實時拉齊的底層資料,傲林科技的交付期很快,平均是市場上的1/4甚至1/5;
四是傲林科技所提供的平臺賦能應用可讓業務人員直接參與運營,省略中間環節,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讓數字化轉型看得見摸得著,讓資料真正的為業務說話。
值得一提的是傲林科技的事件網技術,可打通生產、採購、銷售、財務等各個環節,整合企業內外部廣域資料,有效構建企業級數字孿生體,實現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後分析。
傲林科技業務覆蓋鋼鐵、能源、煤炭、石化、建築、食品、醫療等多個行業,以鋼鐵行業為例,傲林科技助力鋼鐵企業區域性和全域性場景的經營決策最佳化,進行全供應鏈最佳化、資金資產最佳化、礦石平衡、配礦最佳化、鋼鐵產品結構組合最佳化,最佳化後每噸鐵的成本可降低4%左右,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數字業務化歷經了資料採集、物聯呈現、資訊系統的助推,卻也正面臨著系統林立、業務孤島、資料沉睡等困難,業務與資料之間存在巨大鴻溝,從而產生嚴重問題卻無法被及時解決。而企業級數字孿生可打破傳統數字孿生圍繞裝置工廠等物理層面的硬體數字建模,強調將企業和組織的財務、管理、人工經驗、市場動態等軟性邏輯要素提取出來,構建一個軟硬一體的動態網路模型。
在今年8月份的2021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上,傲林科技攜自主研發、國內首創的企業級數字孿生技術亮相工業網際網路主題展,透過這一關鍵技術,全面打通傳統資訊化系統(MES、ERP、CRM、SCM等),將工業企業人、機、料、法、環、財等內部資料與外部資料融合,並結合行業知識圖譜,輸出可量化的企業運營最佳化建議和產業鏈協同方案,為企業提供生產經營活動的全域性最佳化。
泛工業數智化市場規模近千億元,近年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支出可達萬億美金。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已從概念普及進入到實踐深耕,廣泛應用於鋼鐵冶金、石油石化、家電服裝等行業,並不斷催生出新的增長點,主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平均裝置連線數也正在邁向百萬級。預計傲林科技今年客戶數量增長將超20倍,年營收增長達10數倍。
據悉,傲林科技董事長劉震博士2007年入選為IEEE 院士,曾任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Logitech全球首席技術官;傲林科技CEO王洋曾任職於麥肯錫德國、路易威登法國,投資並孵化了全球排名第一的RPA流程自動化公司、歐洲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數字零售銀行等公司,擁有十餘年工業科技和金融科技領域管理、投資經驗。
傲林科技正在進行A輪融資,由源合資本擔任獨家融資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