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是肝癌患者的常見併發症,是肝癌進入晚期的重要標誌之一。臨床表現為乏力,腹脹大如鼓,腹膨隆,腹壁青筋暴露,皮色蒼黃,進食困難,進食後腹脹加重,並常伴隨下肢水腫或者全身水腫,甚至喘氣憋,不同程度的黃疸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近期有患者家屬問到:“肝癌腹水,抽腹水了沒多久再次出現,反覆發作,肚子脹得特別大,也吃不下,特別痛苦,中醫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消腹水?”
消腹水,需重視整體的調理!
祖國醫學中,腹水屬於臌脹範疇,因腹部脹大如鼓而得名,以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特徵,多因腫瘤進展,致肝、脾、腎功能相互失調,最終導致氣滯、血瘀、水停腹中所致。
首先,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人體所必須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質均需要在肝臟內進行合成。如果肝臟出現病變,肝臟合成的白蛋白不足,就會導致血漿外滲,血管內的水分滲透到各組織中,進而出現腹水。
從中醫的角度講,肝主疏洩條達,實際上也指的是肝臟是人體代謝系統的重要臟腑,人體代謝系統出現問題,往往會誘發其他病變。
其次,脾主運化水溼,如果肝癌累及脾臟,導致脾不健運,就會導致水溼內停,病延日久,水溼不化阻滯氣血執行,致氣滯血瘀,水溼痰濁聚而不化,氣、血、水就會壅結於腹部,最終發為臌脹。
此外,腎主一身之水,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同樣也會導致腹水。
因此,腹水的出現並非僅僅為肝臟出現問題所致,實際上也與脾、腎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這也表明,單純的抽腹水,補充白蛋白,抗肝纖維化的治療,對症的護肝治療,很難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腹水容易反覆,而且大量的、過於頻繁地抽腹水,會導致越抽越脹,同時還會讓患者的營養狀態變差,造成免疫力低下,進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故此,肝癌腹水的治療,不僅僅需要針對癌症的“殺滅癌細胞”治療,更需要整體的調理,包括對肝、脾、腎,對人體內環境的調理。
調肝、健脾、補腎、利水,治肝癌腹水
樂啟生中醫團隊的敖傑男教授(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認為,無論是何種惡性腫瘤,均是由於人體元氣虧虛,毒邪積聚於體內所致,正如《黃帝內經》所講:“邪之所腠,其氣必虛”,因此,敖教授對於來診的腫瘤患者,常遵循固本培元,祛邪消瘤為治療基本原則。
對於肝癌的治療,白花蛇舌草、貓人參、貓爪草、三葉青、蛇六穀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具有抑制肝癌細胞進展的功效,可起到祛邪消瘤的作用。在肝癌初期,敖教授特別重視祛邪消瘤藥物的使用,由於這一階段患者身體體質較好,故可根據病情以攻邪治療為主,同時佐以柴胡、白芍、鬱金、梅花等疏肝理氣藥物,既為引經藥,又能調達肝氣,有利於肝臟功能的恢復。
但腹水的患者意味著肝癌已發展至中晚期,患者體虛不能耐受較大劑量的清熱解毒藥攻伐,故敖教授指出,這一階段用藥應著重於調肝,而非攻邪,清熱解毒用藥應慎重。同時,透過健脾、補腎、利水等治法,以全面改善整體臟腑功能,達到治療肝癌腹水的目的。
另外,肝癌腹水是一個多步驟、多環節的複雜過程。中醫藥在肝癌治療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也不能忽視西醫的治療,對於嚴重腹水的患者,採用中西合參的手段,才能更加合理有效治療肝癌腹水,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病例分享
患者楊先生,63歲,去年7月來診,楊先生有肝炎、肝硬化病史,2019年9月確診原發性肝癌,腫塊大小約4.3cm x 3.6cm,並伴有大量胸腔積液。確診後進行介入術,抽腹水、補充白蛋白等治療,因腹水反覆,消瘦乏力,楊先生前來尋求中醫治療。
初診時,症見患者精神萎靡,消瘦乏力,面色少華,食慾差,睡眠不佳,大便時干時溏,小便量少,腹脹明顯,查體腹部膨隆,有振水音;舌質暗、苔薄黃。擬肝癌消腹水治療驗方。方用:炒黨參、茯苓、鬱金、平地木等藥,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每月定期複診,以上方為基礎方隨證加減,治療8月餘,今年3月12日患者再次複查CT提示腹腔積液較前明顯減少,腫塊大小較前無明顯變化。患者精神狀態改善,信心增強,腹脹、乏力等症狀亦較前明顯好轉。此時主要症狀表現為:腹脹,但較前改善,不思飲食,噯氣,尿黃,舌紅、苔薄黃膩。 考慮脾虛溼滯,久鬱化熱。故治以疏肝健脾,清熱利溼。
隨診至今,近期的複查報告未顯示明顯腹腔積液,腫塊大小約4.0cm×3.5cm,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其餘症狀均明顯好轉,生活如同常人。目前隨診以鞏固治療。
【按】由於腹水患者病情複雜,病機變化多端,腹水同樣也是中醫的難治之症;因此,治療一定不能過於攻伐,需要使用較為溫和藥性的中草藥,緩緩調理,逐步恢復機體臟腑氣血陰陽平衡,最終達到解除患者病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