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虛瘀熱析述 水有源頭樹有根,萬事萬物起有因。各種慢性疾病也均有它的發病原因。《黃帝內經》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人在15~35歲之間,年輕氣盛,發病偏少,在55~75歲階段,年老體衰,發病很多,此自然之常理。
所以,大凡慢性病皆與虛弱有關,因虛而病為病因之首。虛,不能再說是單純的陰虛或陽虛,“陰陽同虛論”在前面已有詳述。 既然身體虛弱是疾病形成的原因,那麼氣血瘀阻則是疾病的表現。 脹、痛、癢、麻、暈、嘔、熱、寒等皆為臨床表現。其中脹為氣瘀,痛為血瘀,癢為血瘀化熱,麻為氣瘀生寒,暈為血虛氣鬱化熱,嘔為氣虛濁瘀化溼,熱為氣虛濁積瘀久所致,寒為陽虛血虛氣滯所生。
綜合以上症狀分析,臨床的各種疾病都不外乎兩個字,一是虛,二是瘀。體虛生寒,體瘀生熱。 單純的虛證治之較易,因虛而瘀者治之較難,虛久化熱者治之更難。 初病之時大多是因為氣血虛弱,氣血虛弱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風寒滯留人體後,由於氣血虛弱無力驅逐,瘀滯長久則轉化成虛熱。
由此可見,身體虛熱之症狀是因為氣血的虛弱,而導致血液迴圈和組織內的水液迴圈執行障礙、滯留,瘀滯長久,再加上人體是有熱量的,又在不斷地代謝排放濁氣,氣血寒邪與排放的熱濁之氣相互交滯,聚久不散自然會產酸化熱,發炎感染。
故此,治療慢性虛熱炎症,不可直接清火消炎,而必須以固本補虛為主,再加上溫通消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熱藥的時候要患者把煎好的中藥湯水放涼後再服,這樣才能清除體內的虛熱而使元氣恢復。
根據臨床觀察,對一般的患者來說,消瘦的人是虛寒多,虛熱少;肥胖的人是瘀熱多,虛寒少。因為瘦人代謝快,所以,易虛、易虧、易寒;胖人代謝慢,所以,易虛、易瘀、易熱。 消瘦之人多內熱外寒,肥胖之人多內寒外熱,大多患者是上熱下寒。在治療上,單純虛寒無瘀熱症狀者,僅補虛溫裡即可;而單純瘀熱無寒證表現者,僅可兼暫疏導瘀熱,繼則補虛固本,溫元養腎,熱藥涼服最妙。
現在中醫臨床常用的單純補陽和單純補陰的配方均不可長期服用。只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而臨時搭配的、陰陽同時調補的,且補中有通、疏中有補的方子,才可以長期服用,日久自會見效收功。
明末醫仙張景嶽之“陰長不足,陽非有餘”論,真乃絕妙之談。又言“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源泉不竭”,實是亙古真理。
而今我言,治慢性病時,應補陽為主,補陰為輔;七分補陽,三分補陰;補虛要補腎,如澆樹要澆根。“中醫全息補腎論——中藥溫通熱療法”是慢性病治療的正確方法。 在中藥煎熬的同時,虛寒證者用鮮生薑、大棗配煎,煎好的藥水趁溫熱服於飯前;虛熱證者用白蘿蔔、酥梨配煎,煎好的藥水放涼後服於空腹。
按以上方法擬方配藥,很多人都可以適用的,若不信的話不妨試一試,事實是能說明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