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房子位於市區邊上的老破小,超過30年房齡,小兩居,沒電梯。
雖然有置換房產的想法,但是看了一圈周圍的房地產,貴的買不起,便宜的看不上。
最後他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這好歹也是市區的房子,裝修一下,也挺好的。”
其實不然,對於30房齡的老破小,你敢出手還是出手吧。
一、理財的魅力在於流動過程中會產生收益
房產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佔據家庭資產的絕大部分,總趴著不動,本身就是資產的浪費。
房齡越老,流通性越差,對於換房,新房十五年換一次,二手房十年換一次,讓自己名下房產的房齡始終不要超過20年。
房子有漲有跌,一直握著一種資產是十分不明智的,房子應該流動起來,不斷置換差的房子,購入好的房子。只有這樣,身家才能像雪球一樣,滾起來。
舉例說明:2010年我在近郊用50萬買了一套二手房,由於家庭人口增多2020年決定置換房產,賣掉二手房價格是130萬,置換了新房,首付是110萬,還剩現金流20萬, 這麼一置換,房子越換越好,現金流也更健康了。
所以說置換的最大好處就是幫你把增值部分變現,然後有更多的首付去撬動更好的房產或者其他資產。
人生爬階,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你可以不喜歡房地產,但房地產所帶來的收益,能讓你從事任何你喜歡做的事,能讓你的父母、妻兒生活更有保障。
二、置換更好的房產是為了更好地鄰居,更好的圈層,更好的人脈關係
有一張圖流傳很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想要變得更優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孟母三遷”告訴我們環境的重要性。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有不同的現實意義。
置換到更好的小區,意味著更好的教育資源,意味著人脈關係的圈層也更高一級。給自己的學習、生活、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常樂的安逸,其實是不思進取的自我安慰
1982年,廖長光、何永智夫婦開辦“小天鵝”火鍋店,當時店面只有3張桌,度過三個月的虧損,他們實現了第一次的贏利——一天賺了70元。
從1983年開始,小天鵝火鍋店不斷盤過左右門面,擴大經營面積,到1988年,小天鵝了用6年的時間賺了10萬元,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這6年是小天鵝最艱難的階段和資本原始積累階段。
在一項事業的建立中,創業者不能有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思想,而要有“野心”,要不斷進取,向著更遠更大的目標永不滿足地前進。
廖長光、何永智夫婦深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小天鵝開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1988年,小天鵝在重慶江北開辦火鍋大酒店,設計了風格各異的火鍋包房。率先將火鍋從街邊大排檔遷進大雅之堂,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火鍋革命”。
經過這次革命,小天鵝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賺進100萬元。小天鵝經過原始積累後的第一年中獲得巨大成功,得益於夫婦倆不安於現狀的經營理念。
試想一下,如果小天鵝仍然在那條火鍋街上徘徊,無論經營得多好,它依然會是街邊大排檔,目標消費群相對固定,利潤空間就有很大的侷限性,它絕不可能在一年內賺到100萬元。
時代從不垂青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時代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
四、老破小已經不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主流趨勢
我們發現,熱點的19個城市,最近幾年的二手房掛牌數量在明顯增多。
大家可以看下整個資料結構,一邊越來越多的比例的人在買二套,另一邊是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要賣了去掛牌。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想象這是什麼樣的畫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拋掉一些不好的房子,然後嘗試著努力擁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更好的資產。
而拋掉的產品型別有兩個,一個是遷移過程中老家的房子,一個就是土著自己的老破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這是史無前例的換房時代,被換掉的就是老破小。
而被換掉並不是說明他不好或者沒有價值,更主要的是老破小已經不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主流趨勢。
李嘉誠曾說過,選房的三個要素就是地段、地段、地段,被大佬的話點醒,想要保值就要重點參考這一項。
但有人會質疑:“房子自住又不出售,管他保不保值呢?”,但凡事總會有個“萬一”不是?若真是遇到急需用錢的事情就能體現出差距了。
房價貶值就等於個人財富的縮水,如果地段行情不好,不好賣可能也就只能空置了,到時候可能還會致富高昂的空置稅,徒增了負擔,選擇的權利和範圍也小了很多。
房齡超過30年不是核心地段的老破小,你該出手就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