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安交大二附院
神經性皮炎
門診上會有許多病人抱怨著類似的經歷:最開始就覺得有個部位癢得很,隨便抓了抓就好了,沒有太注意;過了一陣子又開始癢,我就又開始撓,撓著撓著區域性面板就變“粗糙”了,現在癢得有時候晚上會癢醒了撓......
這一類患者是被同一種疾病困擾——慢性單純性苔蘚,又被稱為“神經性皮炎”,民間也根據其皮損表現與“銀屑病”共同列為“牛皮癬”。
未聞其聲,先觀其名。一個病名的響亮程度與其所承載的內涵息息相關。該病首先表現為“慢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部分患者該病病程少則一兩年,多則二三十年不等。“單純”即指該病除了“瘙癢”以外,一般不會有進一步的惡變或者惡化傾向。但是這個“單純”並不意味著簡單,因為純粹的“瘙癢”往往很頑固。“苔蘚”則是形容皮損,皮紋加深、皮嵴隆起並表面覆蓋少量鱗屑,故稱為“慢性單純性苔蘚”。
同樣都是“皮炎”它咋就這麼“神經”?
認識了該病的學名,再看看其另一個常用名“神經性皮炎”,同樣都是“皮炎”它咋就這麼“神經”?
根據以往對該病的認識,發病機制和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有關。患者常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失眠、煩躁易怒、焦慮不安等情況。聽起來有點複雜,簡言之就是患者“急性子”。而且該病的症狀與患者本身性格會互相促進,形成一個完美“閉環”:越癢越撓,越撓越癢,越撓越急,越急越撓,然後半夜睡不著,開始撓......從這個閉環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行為是患者可以自行控制的,那就是“撓”。
搔抓本身並不能緩解瘙癢,只是把瘙癢轉化為其他感覺如痛覺等,而且還會加重該病,所以癢的時候千萬別撓,也別用其他的什麼破壞性方法例如“開水”燙、“風油精”或者“醋”蟄、甚至是“刀割”,這些只會加重疾病的治療難度。
那麼問題來了,得了這種病,又“癢”得厲害該怎麼辦呢?這時候要考慮去醫院了!
單純性慢性苔蘚根據發病部位分為侷限型和泛髮型,絕大多數患者門診就診時均為侷限型。侷限型常好發於頸部、背部、肘窩、腰部、陰囊、會陰等部位。該病需要與慢性溼疹、特應性皮炎、扁平苔蘚等相鑑別。治療上針對瘙癢常會給予患者抗組胺類藥物口服,輔以鈣和B族維生素,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可以有效緩解症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可以有明顯的好轉,病情緩解,心情也就沒那麼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