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惡性腫瘤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旦發現惡性腫瘤
就盡一切可能消滅它
但對甲狀腺癌而言
這種理念真的對嗎?
我們一起看看三個和甲癌長期共存的病例
案例來源:Dr. Erik Alexander
治療之路
1 病例一
28歲女性摸到了甲狀腺腫塊
確診後切除了全部甲狀腺和區域性淋巴結
病理確認是3釐米的乳頭狀癌
伴15枚淋巴結轉移
首次碘治療後殘留淋巴結攝碘
胸部CT發現2-5毫米散在的肺結節
TSH抑制狀態下的Tg=19
隨後的12年裡
她接受了三次手術清除殘留地轉移淋巴結
再次碘治療後沒有發現攝碘病灶
除了服用優甲樂
就沒有更多治療了
Tg(甲狀腺球蛋白)的數值穩定在1.9-2.5
40歲那年她進行了PETCT檢查
肺部結節大小和12年前並無差別
其中一個6毫米結節有FDG攝取
因為擔心來自肺部的原發腫瘤
手術切除了肺結節
病理為甲狀腺癌肺轉移
也證實了肺部轉移灶在她體內穩定了12年
2 病例二
41歲女性自己發現了甲狀腺腫物
進一步穿刺確診後
手術切除了全部甲狀腺和區域性淋巴結
病理證實是3.8釐米乳頭狀癌
大面積腺外侵犯肌肉組織和皮下軟組織
10枚淋巴結中發現了轉移的癌細胞
她隨後進行了第一輪碘治療
碘掃僅顯示殘留甲狀腺
之後四年Tg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不斷上升
進一步胸部CT檢查後
發現了1-4毫米散在的肺結節
胸腔鏡活檢確認是乳頭狀癌肺轉移
從45歲到53歲這八年裡
她沒有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儘管TgAb的數值一路上升到1000
但是肺部轉移灶沒有變化
肺部轉移灶在她體內穩定了8年
3 病例三
43歲女性半切手術後確診乳頭狀癌
之後沒有接受任何治療
55歲那年腫瘤復發
於是切除了剩餘的甲狀腺
術後僅僅採用了TSH抑制療法
之後很多年她相安無事
77歲那年檢查出2.5釐米的縱隔腫瘤
切除的縱隔腫瘤是高細胞亞型的乳頭狀癌
碘治療沒有發現攝碘轉移灶
進一步PETCT顯示3-12毫米散在的肺結節
並伴有FDG攝取
因為擔心結節病和其餘腫瘤
手術切除了她的左肺下葉
證實肺結節來自甲癌轉移
肺部轉移灶之後一直保持穩定
89歲她被確診為乳腺癌伴肝骨轉移
90歲因乳腺癌去世
去世前肺轉移灶穩定了13年(77歲-90歲)
病例分析
當甲狀腺癌發生遠處轉移
轉移灶沒有碘攝取卻有FDG攝取的時候
預後肯定會受影響
但是一旦出現不攝碘的遠處轉移灶
就需要立馬治療嗎?
文章中這三個不攝碘的肺轉案例
肺部轉移灶平均穩定了11年
肺轉的時間肯定更久
但始終呈現出惰性的狀態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常見
只不過很多人的肺轉移沒被活檢確診而已
如果因為存在不攝取碘的肺部轉移灶
就立馬要求患者服用靶向藥
可能會帶來一場災難
市面上靶向藥的平均有效時間只有1-3年
之後就面臨耐藥問題
服藥期間還有大量副作用需要處理
而觀察療法則讓患者平穩度過了十年
治療的核心
早發現早治療
是腫瘤治療中的大體原則
並不能強加於任何個體的治療
對於甲癌患者來說
是否需要治療從不取決於病灶是否存在
而是取決於進一步治療能否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