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都開始降溫,天氣進入到多變的時間段,評論區和育兒交流群有不少家長提到,這段時間感冒的孩子特別多。尤其是上學的小朋友,通常只要班上有一個同學生病了,很快就會影響到一半孩子。
當孩子感冒後,很多家長會給孩子用中成藥,覺得中藥安全,但並不會仔細看藥物的成分、功效、適應證、副作用等。
我們知道,中醫治療的精髓是辨證施治,只有先確定是什麼證,有針對性地用藥,才會藥到病除,用中成藥也不例外。
目前市面上治療小兒感冒的中成藥很多,治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體虛感冒、時行感冒等,廠家也很多,藥名各不相同,讓家長感到無所適從。孩子上次感冒用一種藥好了,這次還用這種藥卻沒什麼效果。原因就在於孩子每次感冒症狀相似,但證型可能不同,只有辨證用藥,才會治好孩子的感冒。那麼小兒感冒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呢?它們各自的適應證是什麼呢?
今天就給家長朋友們講講孩子感冒時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以及這些中成藥的特性和注意事項,避免後期孩子感冒後,家長無所適從或隨意買藥。
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
【成分】羌活,防風,川芎,蒼朮(炒),荊芥穗,葛根,黃芩,地黃,白芷,牛黃,苦杏仁(炒),甘草。
【性狀】藥品為黃棕色的片;氣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發汗解肌,清熱透表。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怕冷,肌表無汗,頭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體倦。
【用法用量】口服,週歲以內一次1片-2片,1歲-3歲一次2片-3片,3歲以上一次3-5片,一日2次。
【成分】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
【性狀】本品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於感冒咳嗽,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痠痛,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鼻塞不通,頭痛無汗,四肢痠懶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小兒酌減。
【成分】柴胡,陳皮,防風,甘草,赤芍,生薑。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或為紅棕色顆粒,味微苦。
【功能主治】表散風寒,解熱止痛。用於外感風寒初起: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噴嚏、咽癢咳嗽、四肢痠痛等症。適用於流行性感冒初起、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g,一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成分】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或為棕褐色的顆粒,味微苦(無糖型或乳糖型)。
【功能主治】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乾。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小兒酌減。
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
【成分】廣藿香,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地黃,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狀】本品為淺棕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小兒風熱感冒,發熱,頭脹痛,咳嗽痰黏,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用開水沖服。1歲以內一次6(1袋),1-3歲一次6-12g(1-2袋),4-7歲一次12-18g(2-3袋),8-12歲一次24g(4袋),一日2次。
【成分】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黃芩,白芍,蟬蛻等。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顆粒;氣微香,味苦、甜。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清裡退熱。用於小兒外感發熱,發熱,頭身 痛、流涕,口渴,咽紅,溲黃,便乾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歲以內,每次2.5g(半袋);1-3歲,每次5g(一袋);4-6歲,每次7.5g(一袋半);7-14歲,每次10g(兩袋)。一日4次。
【成分】金銀花,射干,金果欖,桔梗,玄參,麥冬,牛黃,冰片。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解毒止痛。用於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咽炎。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1-2歲一次4g,一日2次;3-5歲一次4g,一日3次;6-14歲一次8g,一日2-3次。
【成分】金銀花,黃芩,連翹。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顆粒;氣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所致感冒,發熱、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2袋,一日3次;6個月以下小兒,一次2/5-3/5袋;6個月-1歲,一次3/5袋-45袋;1-3歲,一次4/5袋-1袋,3歲以上兒童酌量或遵醫囑。
【成分】石膏,知母,金銀花,連翹,黃芩,梔子,龍膽,板藍根,甜地丁,玄參,地黃,麥冬。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液體;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發熱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小兒遵醫囑酌減。
【成分】板藍根,黃芩,梔子,黃柏,胖大海。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液體;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用於急性咽炎、肺胃實熱證所致的咽痛、咽乾、咽部灼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兒遵醫囑酌減。
【成分】蒲公英,苦地丁,板藍根,黃芩。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至深棕色的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用於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小兒遵醫囑酌減。如有沉澱,搖勻後服用。
【成分】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
【性狀】本品為淺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氣芳香,味苦、辛。
【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2-3次。小兒遵醫囑酌減。
治療暑邪感冒的中成藥
【成分】蒼朮,陳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
【性狀】本品為深棕色的澄清液體(久貯略有渾濁);味辛、苦。
【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溼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夏價 暑溼,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胃腸型感冒。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時搖勻。小兒遵醫囑酌減。
【成分】金銀花
【性狀】本品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氣芳香。
【功能主治】清熱,消暑,解毒。多用於緩解暑熱感冒所致的口渴小兒痱毒,熱毒瘡癤等症狀。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60-120mL,每日2-3次;7歲以下兒童每次30-60mL,每日2-3次。
【成分】廣藿香,紫蘇葉,香薷,陳皮,厚朴(姜制),枳殼(炒)砂仁,白扁豆(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炒),茯苓,甘草,滑石,硃砂。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略酸苦。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消食行滯。用於小兒暑溼感冒,停食停乳頭痛發熱,嘔吐洩瀉,腹痛脹滿,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1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治療時邪感冒的中成藥
流行性感冒屬於中醫時邪感冒的範疇,一般按溫病的衛氣營血辨證論治。邪在衛氣時,病情輕淺,可按風寒、風熱感冒的相應證候選藥 如果病變入裡,邪傳營血,則會出現高熱、神昏、抽搐等危重症狀。此時可選用如下幾種藥物:
【成分】犀角(鎊),羚羊角(鎊),石膏,寒水石,升麻,元參,甘草(生),沉香(銼),木香(銼)(《醫宗金鑑》)
【性狀】散劑。
【功能主治】本方系清熱解毒、鎮痙開竅劑。主治熱邪內陷,壯熱煩 躁,昏狂譫語,咽痛,面赤腮腫,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甚至驚厥,頸項強直;以及小兒熱甚引起驚癇,急熱驚風等症。用於小兒驚癇,煩熱 涎厥,傷寒發斑,一切熱毒,喉痺腫痛及瘡疹毒氣上攻咽喉、水漿不下。西醫診斷為乙腦、流腦、猩紅熱等急性熱病,同時也用於小兒高熱驚搐,熱盛風動及麻疹熱毒內盛而見高熱喘促昏迷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冷開水調下。每次1.5-3g,每日2次。1週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1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成分】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珍珠,硃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鬱金,冰片。(《溫病條辨》)
【性狀】本品為黃橙色至紅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濃郁,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為治療高熱神昏、中風痰迷的要藥。風溫、春溫、暑溫疫毒,燔灼營血,熱陷心包,痰熱上蒙清竅所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或舌謇肢厥;以及中風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氣粗,口眼歪斜;小兒外感,熱極生風,風痰上擾,高熱煩躁,喉間痰鳴,神昏譫妄,驚厥抽搐者。西醫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腦血管意外、肝性腦病、敗血症等均可用此藥。
【用法與用量】口服 ,一次1丸,一日1次;小兒3歲以內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醫囑。
紫雪散與安宮牛黃丸都是治療熱邪入裡,出現高熱、神昏、抽搐等 重症的救急之品,不適合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服用後,不但不會減輕症狀,還可能引邪入裡,加重病情。
因安宮牛黃丸中含有硃砂,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超量或持久服 用,易致汞中毒,損害神經、泌尿和消化系統。尤其肝、腎功能不正常者,更不宜服用。
另外,因安宮牛黃丸中還含有雄黃,雄黃主要成分為硫化砷、久服易導致砷中毒,麻痺中樞神經,損害胃腸道、泌尿系統,甚至致死。
紫雪散和安宮牛黃丸中的麝香、沉香、丁香等芳香開竅藥過量或久服均易刺激消化道黏膜,耗氣傷脾。所以不能隨便使用上述兩種藥物。
治療感冒兼證的中成藥
感冒夾痰
【成分】鮮竹瀝,魚腥草,枇杷葉,桔梗,生半夏,生薑,薄荷油。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液體;氣香,味甜。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止咳。用於痰熱咳嗽,痰黃黏稠。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3次。(如有少量沉澱振搖後服用)。兒童酌減。
感冒夾痰
【成分】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 根,魚腥草,知母,麥冬。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液體,久置有少量沉澱;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於熱邪犯於肺衛所 致咳、喘、痰、熱等症。適應治療兒童感冒、肺熱、支氣管炎、喘息性 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症。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下每次5mL,每天2次,1-3歲每次10mL,一日3次,4-7歲每次10mL,一日4次,8-12歲每次20mL,一日3次,或遵醫囑。
感冒夾痰
【成分】魚腥草,金蕎麥,四季青,麻黃,紫菀,前胡,枳殼,甘草。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黏稠液體;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用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感冒後咳嗽,症見發熱,惡寒,胸膈滿,咳嗽咽痛;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4次;兒童1歲以內一次5mL,1歲-3歲一次7mL,3歲-7歲一次10mL,7歲以上一次15mL,一日3-4次。
感冒夾痰
【成分】北沙參,薄荷腦,陳皮,川貝母,桔梗,款冬花,枇杷葉,水半夏,五味子,杏仁。
【性狀】該品為棕紅色的稠厚半流體;氣香,味甜、具清涼感。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適用於肺燥之咳嗽,痰多,胸悶,咽喉痛癢,聲音沙啞。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兒童酌減。
感冒夾滯
【成分】金銀花,菊花,連翹,山楂,苦杏仁,陳皮。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甜、微酸。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用於咳嗽咽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用法用量】口順一次10-15mL,嬰兒一次4mL,5歲以內8mL,6歲以上酌加,一日3次。
感冒夾滯
【成分】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梔子(炒),大黃,青蒿,赤芍,檳榔,厚朴,黃芩,半夏等。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顆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熱導滯。用於小兒風熱感冒夾滯證,發 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納呆口渴,脘腹脹滿,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黃等。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6個月-1歲一次1-2g;1-3歲一次2-3g:4-6歲一次3-4g;7-9歲一次4-5g;10歲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感冒夾驚
【成分】羚羊角。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味特異,微甜。
【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散血鎮驚;降血壓,預防中風。用於高熱及 高熱引起的頭痛眩暈、神昏驚厥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mL,一日2次或遵醫囑。
感冒夾驚
【成分】黃連,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人中白,淡豆豉,大青葉 荊芥,羌活,葛根,地黃,川木通,赤芍,黃芩,前胡,玄參,桔梗,柴胡,西河柳,升麻,牛蒡子。
【性狀】本品為深褐色的顆粒;氣微香,味微苦、略麻。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透表豁痰。用於急性驚風,傷寒發熱,夜間發熱,小便帶血,麻疹隱現不出而引起身熱咳嗽;赤痢、水瀉、食積、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1歲以下嬰兒一次服1/4包,1-2歲服1/2包, 3-4歲服3/5包,5-7歲服1包,一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