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英雄輩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該忘記先輩們的英雄事蹟。
沒有他們的犧牲,也就沒有今天的安穩的生活。
那些被寫成戲文、拍成影視劇的小英雄們,其實都有原型。
下面這些少年英雄們,他們的事蹟你知道哪些?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潘冬子”原型是許世友的兒子
《閃閃的紅星》電影上映之後,“潘冬子”因其活潑靈動的形象,和對敵人的勇敢反擊,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但是觀眾們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居然是許世友的兒子——許光。
1929年,許光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的一個叫做許家窪的小山村裡。
母親給他起了個接地氣的名字——黑伢。
這是許世友跟妻子朱錫明生下的第三個孩子,不幸的事,前兩個孩子在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1932年,魯豫皖革命根據地實失守,許世友的部隊跟隨紅四方面軍往川陝地區轉移,隨後便失去了聯絡。
根據地淪陷之後,國民軍隊為了報復紅軍,嚴格篩查嫁給紅軍的婦女,一旦查到了,除非改嫁,否則就會被賣掉。
許世友的母親為了兒媳的安危著想,主動提出讓她改嫁。
許光隨後跟隨奶奶和姑姑生活,為了躲避追捕,經常輾轉深山老林之間。
戰火紛飛,家書難通,許世友以為家人早已在淪陷區喪生,許光他們則以為父親已經犧牲,因此兩邊的訊息斷了。
直到1948年,在許世友戰友王樹聲的幫助下,許光才得以見到自己的父親,並且才有了許光這個名字。
成年後的許光在父親的安排下,前往山東速成文化中學開始掃盲,之後又陸續前往華東軍政大學、第一海軍學校和大連海軍艦艇學院進行深造,順利的成為新中國首批本科學歷的海軍將領。
1965年,許光放棄了優渥的生活和前途,回到家鄉河南新縣,代替父親給奶奶盡孝,同時也準備在家鄉紮根。
“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在給父親的書信中的一句話。
他說到做到,2013年,許光因為心肌梗死逝世,去世之前,他將全部積蓄20萬元捐獻出來,用於建設家鄉。
一代傳奇,“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許光作為原型,並沒有受到多少矚目,他的一生都在默默發光。
“小兵張嘎”原來叫燕秀峰
“1937年吶,鬼子就進了中原啊”,看到這句歌詞,相信很多讀者直接就給唱出來了。
伴隨著歌聲,一個外形憨厚、行動大膽抗日積極的小英雄形象——“張嘎子”馬上就進入腦海當中。
小兵張嘎的形象因為數次被文學創作和影視塑造,已經家喻戶曉。
上到八十歲的耄耋,下到牙牙學語的孩童,都喜愛這個機靈有謀略的小英雄。
但是鮮少有人知道,張嘎子其實是有原型的,他就是住在白洋淀區的燕秀峰。
燕秀峰出生於1924年,三歲時父親被地主打傷不治身亡,兩年後母親也去世了。
他是被鄉親們拉扯大的。
這段經歷也造就了他機靈、勇敢、大膽、機巧的性格。
“嘎”這個字在方言中就有大膽、執拗的意思。
也正是因為他這份“嘎”勁兒,讓他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燕秀峰有個要好的夥伴叫諸復民,比他早一年參加抗日工作。
某次鬼子把村民們圍到村頭準備清掃抗日分子,諸復民也在裡面。
燕秀峰見狀,知道一旦被查出來,諸復民會很危險。
他站在諸復民身邊,嘀咕了幾句,兩個半大小子就掐起架來了。
只見一個翻著跟頭,另外一個扯著頭髮,兩個人打得不可開交。
鬼子看得開心的不得了,趁他們鬨笑的時候,燕秀峰拽著諸復民就跑到小巷子裡去了,救了諸復民一命。
燕秀峰的機靈和應變能力讓游擊隊長讚歎不已,於是破格將他收到了自己的隊伍裡。
燕嘎子的這股機靈勁一直沒變過,即使情況危急,也能被他輕巧的化解過去。
一次他們接到任務端掉莫州的鬼子窩點,正巧碰上鬼子強行召叢集眾開大會。
燕嘎子隨即想出了一個辦法,跟兩個民兵化裝成百姓,隨著大隊伍混進了城裡。
等到天擦黑之後,他們摸到鬼子的崗樓前面,結果被站崗的鬼子給發現了,燕嘎子臨危不懼,用蹩腳的日語說到,“自己人!”
趁著鬼子愣神的功夫,他一把拉開手榴彈扔了出去,炸得鬼子血肉橫飛。
由於燕嘎子經常憑藉著機靈勁跟鬼子正面交鋒,擊殺日偽軍、鬼子等,臨危不亂的形象逐漸在群眾中傳開。
後來傳得神乎其神,連燕嘎子自己都聽說了。
“人是血肉之軀,”嘎子笑著說,“不可能刀槍不入,關鍵要巧打智取。”
巧打智取,這四個字正是他對敵的真實寫照。
1946年,燕秀峰在對敵時腰部被擊穿,腸子都流出來了,轉入後方醫院後傷情不斷惡化,不得不回家治療。
幾年後傷情才算好轉,當他帶著唯一一個軍用水壺打算重回隊伍時,卻被告知原先的隊伍去往朝鮮戰場了。
就這樣,小英雄跟組織失去了聯絡。
為了生計,燕秀峰在退出抗日隊伍之後,幹過織布工,掃過大街,當過裝卸工。
上世紀70年代,小兵張嘎的事蹟被搬上了大熒幕,燕嘎子終於被人們記了起來。
彼時的他由於體力原因,已經沒法乾重活了。
單位體諒他,讓他去鍋爐房燒鍋爐,這一干就是30年。
退休後的燕秀峰偶爾會接受記者的採訪,內容大都是圍繞年輕時的英雄事蹟。
但是燕秀峰對此卻看得很淡,“電影裡都寫過了,講他幹嘛!”
英雄暮年,生活終將歸於平淡。
2010年5月,燕秀峰在老家壽終正寢,享年86歲。
“王二小”確有其人,還是一個化身?
放牛英雄王二小的事蹟在被寫成歌謠以後,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多年以來,王二小的事蹟到底發生在哪裡,卻依舊沒有定論。
如今流傳最廣的故事,原型來自於閻富華。
閻富華於1929年出生於河北平山縣一個叫滾龍溝的小山村,因為排行老二,家裡人都愛喚他二小。
閻富華的家鄉被鬼子侵佔以後,抗日成了日常。
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心裡也有一個打鬼子的夢。
由於年紀小,他擔任的職務比較輕鬆,一邊放牛,一邊放哨。
1942年,敵軍再一次入山掃蕩,意圖將深入敵後的抗日武裝力量一舉消滅。
剛走到山裡,碰巧遇到了放牛的閻富華。
鬼子因為不熟悉地形,正發愁呢,恰巧看到放牛的小倌,於是拉著他就讓帶路。
閻富華已經來不及報信了,但是他又不想讓鬼子輕易找到村落。
於是他仗著對地形的熟悉,輕巧的避開了根據地,將鬼子引到了埋伏裡。
八路軍衝出來的瞬間,鬼子知道被忽悠了,直接將刺刀穿進了閻富華的胸口,然後挑起來徑直摔向旁邊的大石頭。
鬼子雖然被消滅了,但是傷勢嚴重的閻富華沒能救過來。
那麼閻富華是怎麼轉變成王二小的呢?
先來聽聽詞作者方冰是怎麼說的吧。
他在創作這首歌的時候,雖然聽取了多方的意見和採取了許多小英雄的真實事蹟。
但是並未依據一個真實的名叫王二小的人物創作的。
他的腦海中有一個叫“二小”的虛幻人物,這是無數兒童抗日英雄的化身。
之所以取“王”姓,是因為當時王姓比較普遍,有代表性。
這就是王二小被創作的過程。
作者透過大量的資料收集和對兒童英雄的敬仰之情,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放牛歌。
放牛歌一經寫出,立即傳唱全國,人們被王二小的事蹟打動,同時也鼓舞著無數的抗日分子不斷前行。
而作為王二小的縮影的一員,閻富華的結局也令人唏噓。
閻富華犧牲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家鄉的山上,跟他一起長大的夥伴兼戰友史山林為他守墓長達58年。
雖然王二小並不是一個確切的人物,是一個虛構的形象,但是他身上承擔的責任和縮影卻影響著所有人。
他可以是任何一個為抗日犧牲的兒童英雄,也可以是所有英雄先烈的化身。
就像是一個符號,一種精神。
只要民族的傳承還在,這種精神和這段歷史都將被銘記,永遠不會消亡。
祖國日益強大,在過著富足安定的生活的同時,不應該忘記那些為了美好生活犧牲的先烈們。
少年英雄的事蹟應該被銘記,被傳唱,讓更多的孩子知道他們的事蹟。
王二小、潘冬子、張嘎子,這些耳熟能詳的英雄名字因為被寫成書、拍成影視作品的緣故,被更多人熟知。
但是仍舊有無數個少年英雄,他們出生入死,但是沒有人記得。
他們不會被忘記,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會始終被銘記和傳唱。
戰火紛飛的年代,是這些革命先烈們的不惜一切,才換回了今日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