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於園媛
簡筆畫、油畫、國畫、素描、創意繪畫……暑假期間,許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學習美術。比起傳授知識技能明顯的學科,美術對於孩子們來說,趣味性更強,功利性更弱。我們常說,學習美術可以讓孩子們的綜合素養提高,但是,如果美術被簡約成了“繪畫技藝”,就和美育的初衷背道而馳。當美育的重要性已基本成為社會共識,我們仍需要思考,學美術的意義是什麼,美術要怎麼學?
畫得像不一定畫得好
這是美術課堂上常見的情景:老師示範,學生模仿,透過一遍遍的練習和修改,甚至老師的幫助,使得線條更流暢,塗色更均勻,構圖更和諧;或者增加多種綜合材料,如金箔粉、羽毛、樹葉等,以提高畫面的豐富性;或者一群年幼的孩子在認真比對石膏像練習素描,學習比例、光影、結構等知識,一絲不苟。
畫得像,畫得好看,是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美術成果的評判標準。“培養個興趣愛好,畫得好的話也算是個一技之長。”談及學習美術的目的,很多家長如是說。可是,畫得像就是畫得好嗎?
從事多年繪畫教學的姜老師說:“如果一個老師只教技巧,教出來的孩子畫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那肯定不是一個好老師。”另外,專業人士提示,素描中的透視、比例、空間感、立體感等概念,對於9歲之前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是很吃力的,過早培訓專業技巧,可能會使孩子陷入認知混亂,反而不會畫和不敢畫了。
中央美術學院教師潘利國長期從事少兒美育的研究,他認為,兒童早期的繪畫技能並沒有那麼重要,真正要重視的是對美的認識、感受、提煉和歸納能力。“幾筆一張簡筆畫”這樣預設公式的方法,老師示範、學生效仿的辦法,都只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潘利國提出,在孩子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後,不妨從這幾個方面衡量:自由的想象、豐富的感受、好的畫面感等,還需要看離開老師後能否自主獨立地完成命題創作,能否想畫就能畫,沒有恐懼和障礙,能否畫出更多不同的題材內容,這些考察的是獨立思考和自主表達的能力,以及知識貫通的能力。
就少兒繪畫學習而言,無論學校還是校外機構,常見的多以技巧培訓為主。“我們也知道要給孩子多方面的涵養,但可能有些家長覺得,學了那麼久,怎麼連一隻小動物都畫不像,怎麼身材比例都不對,他們就會覺得教得不好。”美術教育機構從業者子藝也表達了自己的苦衷。
探索人文精神的瀚海
潘利國認為,兒童繪畫應該從“技能”的圈子裡跳出來,匯入到更寬廣的知識和文化領域。他喜歡教孩子畫成語、詩歌、文學和歷史故事。比如畫成語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同舟共濟等,老師先用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把成語細化成具體、完整的故事,把孩子帶入到一個有畫面感的情境中,接下來再學習繪畫的技巧、節奏等。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成語,讓孩子不僅學會畫畫的要領,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接受了文化知識。
“重要的是文化浸潤和情感聯結。”北京十一學校美術教師崔德政說。
崔老師曾給學生開設一節年畫製作課。不同於以往“老師教一教,學生印一印,體驗一下就完了”的流水線,他首先給學生設定一個任務:給你家制作一張充滿個性的年畫。他要求學生去調查自己的家風和家庭背景,然後把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裡,“不是印一幅傳統的年畫了事”。
學生們最終的作品,從元素、顏色到主題完全不一樣。“有的學生父母是老師,他就畫一個孔子或亞里士多德;有的家人職業是醫生,就做一張華佗或張仲景;還有的父母做金融行業,他做了一張巴菲特,由於爸爸平時炒股,他說堅決不能用傳統的綠色……”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令崔老師也覺得想不到。還有一個家境優渥的孩子,畫了一幅冷色調的白菜,上面有一個暖色調的鴛鴦和貝殼。“他想表達的是財(‘菜’的諧音)不重要,而希望父母相愛,自己像寶貝一樣被父母關心。”崔老師說,“其實體現了內心的孤獨和渴望。”
“美術老師不能當技工。從教學生做,到學生渴望去做、做的過程中有創造,一堂美術課包含了技藝訓練、文化歷史知識以及真情實感的融入,甚至還包含了心理疏導、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我覺得這就是美育的力量。”崔德政說。
少兒美育專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尹少淳認為,學生透過學習經典美術作品,可以更好地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蘊含的人文精神,學生們透過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理解,應視為在浩瀚的人文海洋中探尋到的幾個小島,透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到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瀚海。
貫徹“大美術”的觀念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黏土、大理石、塑膠等),透過造型的手段,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包括繪畫、雕塑、設計、建築、書法、攝影等。鄭勤硯擔任中央美院少兒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近十多年專注於少兒美術教育實踐與學科建設。她認為,少兒美術課程應該以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為起點,以藝術史貫穿課程始終,讓孩子在宏大的世界美術史視野中瞭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的藝術,增強文化理解,形成影象識讀的能力,瞭解世界多元文化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關注現實世界,在寬廣的視覺藝術領域中廣泛學習各門類藝術形式。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曹意強指出,藝術教育在中國表面上非常繁榮,但普遍存在的偏見是藝術有意思、卻並非必需。他強調藝術的“智性力量”,提出藝術教育應該是終身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藝術與科學本為一體,是人類創造力的結晶。因此,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無不以其成就證明創造性源於審美綜合即藝術的感悟、發現、把握與處理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教授知識點,而是培養像藝術創造者那樣富有想象力地組構新知識世界的能力,或者說,透過知識學習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來,而面向未來的美術教育,一定是要培養具有開闊的創造性視野的人,有極強適應性的、能進入社會各種工作結構和領域的人,具有極強的預感力和懂得如何發揮才能的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徐冰認為,“大美術”的概念是未來的趨勢,這包括創意——對人類思維具有啟發性的價值,實現的能力——廣泛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精湛的技能。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8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