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想】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育人的三種途徑,它們是共同守護孩子成長的三個支撐。如果用樹的結構來比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那麼家庭教育是樹根,學校教育是樹幹,社會教育是枝葉。樹根深埋在泥土之下,看不到卻非常重要。樹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營養決定了一棵樹的高度和廣度,樹根的吸納能力和伸展能力就如同家庭給予孩子的教養和能夠為孩子提供的資源。孩子有時候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透過孩子的心性和品格就能看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有的學者和實踐者給家庭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賦予了很高的權重,著名的《科爾曼報告》認為,帶來孩子學業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背景差異,相關文獻更是汗牛充棟。
如果把家庭教育比作樹根,那麼學校教育就是樹幹,社會教育是枝葉。一棵樹能否在物種聚集的叢林中找到一席之地,依賴於其樹幹能否把枝葉向上送到有更多陽光的地方,一棵樹的枝葉覆蓋越廣,越能吸收更多陽光,越能透過光合作用把更多自然能量轉化為生命力量。枝葉覆蓋廣就如同教育中給予孩子更寬闊的視野,讓他們能夠體認多元的社會,就越能培養具有博大心胸和弘毅格局的孩子,孩子就能成長地更好。
樹幹是非常重要的連線根和葉的組織,是養分傳輸的載體,是把枝葉送到陽光之下的支撐,這就如同教育中,學校是知識傳播的場所,是兒童生活和形成社會性發展的場所,是社會資源作用於教育的載體,也是學生對世界形成認識和判斷的輔助者。登高才能望遠,樹幹越高,枝葉就越少受到其他植物的遮蔽,越能有效地吸收能量。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講,根、莖、葉其實是不能獨立發展的,需要相互協同。學校和家庭共同塑造了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獲得的能力,所以學校、家庭和社會需要協同。特別是家校之間需要合作。當學校中的教育工作者與家庭中的父母親屬成為合作伙伴,他們將為發展兒童的社交能力、情感情緒和學術能力創造機會。
教育是一件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的公共性議題,因為大多數人都扮演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種角色。即使沒有從事教師職業,大多數人也會在育兒的歲月中積累一些教育者的經驗。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教育也是一門極具專業性的、需要敬畏的學科,教師是一個典型的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家長的認知也需要不斷迭代。所以,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要協作而不是衝突;要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馳;要多碰撞、交流、深度參與,而不是像兩條平行線,互不干擾。實踐告訴我們,家庭的很多焦慮以及學校管理成本的增加都是源於家校之間不協同。
但是,家庭和學校存在不同的立場,家庭強調孩子個人從中獲得的成長,而學校除了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還要關注群體的效應。二者的夥伴關係建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校共育的重點是家庭、學校與社群三者夥伴關係的建立,他們三者透過溝通形成對人的培養;家校共育的難點是家長和學校是否有一致的價值認同和必要的專業知識基礎;家校共育的關鍵是建立一個家長、老師、學生共同的學習社群、學習共同體,在共同學習中解決問題。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愛、金錢與孩子》,這本書從家長的視角,用經濟學的理論透析了當前家庭的教養方式。“雞娃”一詞並不是中文語境下獨有的詞彙,在美國也有盤旋於孩子頭頂的“直升機父母”。《愛、金錢與孩子》寫道: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常常閒逛到太陽落山,自己決定找哪個朋友玩,沒有人會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大家都自由地玩耍且很少參加有組織的活動。但是在這樣寬容環境下長大的父母后來更多的變成了“直升機父母”。所以家庭的教養方式往往是由此時的經濟社會環境決定的,而不是彼時小時候接觸的育兒文化。
家庭教育的教養方式可以大致分為:專斷型、放任型、權威型。調查發現,在權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成績更好,幸福感和自尊感更高,更健康,更不易於沉溺於吸毒、打架等等不良行為和習慣。權威型教養方式在塑造子女上更成功的秘訣、同時也是這種教養方式的重要作用機制之一就是“父母參與”。父母要更瞭解孩子的行為和在校生活,他們不是透過命令使孩子服從,而是試圖以理性、問題導向的態度引導孩子的行為。透過努力塑造孩子的價值觀來影響孩子的行為。
在育人上面,家庭是先於學校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最早的學校其實是依賴於宗族和血緣關係聚集,我們稱之為宗學或者族學。現代學校的形成與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對大量技能的需求有關,與職業分工發展之後的大量女性進入職場有關。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家庭和學校是各司其職的,就像社會的兩個專業化部門,但是在未來教育理念中,“突破邊界”是一個關鍵詞。學校教育的邊界要逐漸被打破,學生學習的場所不再侷限於校園,學生學習的物件也不再僅限於在學校專職工作的教師,家長需要以各種形式參與到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中來,形成家校共育。在教育者和家庭之間建立有效的夥伴關係,為學習創造一個有吸引力和支援性的氛圍,能促進兒童的學術、社會和情感技能的發展。
人的成長如同四季,每一階段的成長都經歷了一個從醞釀、萌發、生長到收穫的過程。家長和教師時常面臨的是身體和心智變化中的孩子,更需要理解每個季節的特點和孩子發展的關鍵詞。在冬天為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醞釀一切可能;在春天呵護孩子的興趣,為他的萌發提供希望;在夏天鼓勵一切大膽、自主、穩健的探索,在秋天欣賞他一點一滴的收穫。
對於家長和教師而言,特別要學會為孩子的未來積蓄能量。首先要鍛鍊健康的體魄,好的體魄是健康快樂生活的前提。運動不僅僅是增強孩子體質的好方法,也與孩子的認知發展和品格形成密切相關。腦科學的研究表明,運動與數學具有相似的腦興奮區,同樣,運動出色的孩子也有潛力學好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運動的過程不僅僅是肢體訓練的過程,還能提升青少年的社會交往能力、塑造青少年的堅毅品格、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領導力等等。第二要詩意的生活。親子之間不談學習的時候都是“母慈子孝”,一說學習就“雞飛狗跳”。這反映了一種親子生活的緊張狀態,但作業和成績不是、也不應該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唯一話題。每學期的期末考試之後,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成為很多家長焦慮的問題。成績涉及教育評價,我國的教育評價體系也在不斷改革。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其中強調了要對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克服重分數輕素質的導向。其實,相比於考慮教育的結果性評價,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教育的過程性評價。“教育即生活”,生活中的親子相處也是父母透過塑造孩子的價值觀來影響他們行為的好時機。寒暑假意味著家長和孩子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家長與孩子可以一起遊歷,一起讀詩,一起觀影,一起賞樂共度時光。這是生活,也是教育。第三要有平和的心態。如果說詩意的生活探討的是親子相處的藝術,那麼平和的心態探討的就是親子相處的科學。兒童心理發展是遵循一定規律的,教育者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認識了這些規律,才能有平和的心境應對多種多樣的意見分歧甚至是衝突。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每個階段都需要對孩子有新的認識,每一次重新認識都會使家長與教師達成新的理解,並對接下來的教養方式產生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有共性,也有個性,家長和教師都需要熟識一般規律,研究個體差異。在課程中學習育兒、教子的工具,在相處中踐行陪伴、引導的藝術。
(作者:範皚皚,系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教育學院副編審,《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編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