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萬頃青於靛,小嶼珊瑚列畫屏。郭沫若筆下的黃海明珠——大連石城島,有海之天險,有山城之要塞。
有近萬人生活在這個不知古城始建於何時的小島上,有北漂歸來的90後小夫妻,有像島上珍稀物種黑臉琵鷺一樣春來秋往的中國臺灣商人,有出海捕撈的漁民,也有從這些漁民手中收貨的海鮮店女老闆,還有隻要輪渡不停,就日復一日送快遞上島的物流公司負責人。
時光荏苒、潮起潮落,這座小島與陸地割離,又被陸地上的每一次改革浪潮影響著。島上的人們也在歲月流轉中悄然成為一次次浪潮裡的朵朵浪花。
▲黃海明珠——大連莊河石城島,風光無限好。 攝影 沈曉凱
年輕人歸來:建民宿拍影片 海島風光搬上網
每一個黎明,32歲的張維鵬都是被鳥兒喚醒,然後就在自己經營的石城島南海一品度假村忙碌起來。打掃院落,修剪花枝,關心廚房裡的糧食和蔬菜,以及迎接一批批客人。
他時不時地看看手機裡的天氣資訊,因為海上風力超過八級,渡船就要停航,客人只能望洋興嘆。
這是張維鵬回到家鄉石城島的第七年。他在14歲時獨自離開海島,去莊河市讀書,然後越走越遠,先後去鞍山和北京讀書,又因工作有機會到西藏、馬爾地夫等地旅遊。“大城市機會多,但壓力也比小地方大”,北漂的張維鵬始終惦記著家鄉帶著海鹽味兒的風,香甜的蝦醬,還有體弱的父母。
2014年,張維鵬回到了石城島,帶著他的愛情和創業夢想。他和妻子趙倩的選擇是在島上開一個度假民宿。張維鵬覺得,單個的民宿雖然不大,卻可以成為一個視窗,“透過這些視窗,能看得到整個鄉村的發展變化”。現在的石城島上有大大小小的民宿70家左右,在清爽夏日,靜候四方來客。
▲嫁到石城島來的山東姑娘趙倩經常手機下單,網購家鄉特產,還會給兒子買衣服和玩具。 攝影 沈曉凱
民宿開門迎客的2015年正是自媒體爆發之年。所以張維鵬和趙倩會在不忙的時候拿著DV到處走走拍拍,記錄下海島的點滴變化和美好:昔日的莊河港成了通航不再受制於潮汐的萬噸深水大港,民宿門前的水泥路換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島上居民能買到全國各地的特色食物、新奇玩意,客人吃著自己趕海挖回的貝類海鮮,夜空下綻放的煙花讓孩子們笑開了花……一個個短片被上傳到微信、抖音等平臺,獲贊無數,無形中成了石城島的新名片。
與張維鵬小兩口的民宿一牆之隔的是一家臺灣風格的民宿,餐飲主打的不是海鮮,而是正宗臺灣菜品,小黑板上,滷肉飯做了大大的標註。民宿老闆娘叫張倩,是石城島人,她的老公楊力衡來自臺灣。
夫婦倆像海島上的珍稀物種黑臉琵鷺一樣春來秋往。“黑臉琵鷺在我們那邊非常有名,全球可能只有五千只不到,臺南是黑臉琵鷺的固定越冬地,想不到繁殖地竟然在我老婆家鄉。”楊力衡分享他第一次來到石城島時的感受,覺得緣分實在妙不可言。
民宿推出的招牌滷肉飯等特色臺灣美食,是他的鄉愁。早些年,他會從臺灣大包小包地帶著食材進島,現在拼多多等電商購物已經足夠成熟,“需要什麼食材、什麼器具,都可以直接下單,太方便了!”
快遞進島:不颳風不停航 一元芸豆送到家
快遞進島到家,讓趙倩在千里之外也能吃到家鄉味道了。她經常在拼多多買山東大煎餅和幹豆腐。2020年底,多多買菜業務也開進了島裡,這讓趙倩日益欣喜於當下生活便利性的同時,也大大豐富了小兩口為民宿客人準備的美食清單。僅6月29日這天,她就收到了22樣商品,從青椒、黃瓜、丹東鐵柿子到檸檬、藍莓、海南的火龍果,滿滿兩大兜子,“因為新鮮、便宜又方便啊”。
在島上“中心區”居住的鄒玲也經常網購,給孩子買衣服和零食,“孩子挑食,海島人居然不愛吃海貨”。鄒玲獨自帶著孩子,經營著一家海鮮專營店,每天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自從多多買菜業務進島之後,鄒玲覺得日子輕鬆了不少,“島上的芸豆要賣3塊,團購才一塊多。基本上能便宜一半”。
她現在天天數著日子,等著休漁期過去,“以前我都是去漁船上搶購海貨,然後賣給周圍的人,要麼就是賣給上島的遊客,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這兩年島裡物流可以寄快遞了,我的海貨已經能賣到大陸上去了,基本上顧客們頭天下單第三天就能上桌開吃,大家現在都知道我們石城島的海鮮好吃了!”
快遞到家、海貨出島,也帶來了四面八方的關注和五湖四海的朋友。日子越過越好,趙倩、鄒玲她們笑言,這得感謝做物流的姜老闆。
▲物流進島、快遞到家,讓石城島島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攝影 沈曉凱
姜老闆名為姜福翀,生於1978年,體格健碩、面目黝黑、臉上總掛著笑,一張嘴就是“海蠣子味”,典型的海島人形象。他是長海縣人,但對於石城島來說,他不算外鄉人。因為石城島直到姜福翀25歲時還屬於長海縣管轄,後來才劃歸了莊河。
2017年,做水產養殖的姜福翀謀求轉型,自建島裡物流公司。“像石城島、王家島這樣的海島,島民購物很不方便,我想做一點改變。”姜福翀在兩個海島的島民和陸地城市之間搭起了一座“橋”。
6月26日早上6點多,姜福翀的手機收到了氣象臺六個簡訊提醒,通知海風級數不斷變化,因為超過八級,輪渡就要停航,快遞就進不到島上。“一會說風力超過八級,一會又說降到了七級”,姜福翀的心情跟坐過山車似的,慶幸的是,那一天的渡輪順利通航。
但每收到一個簡訊,姜福翀就會發到他的手機微信群裡,群裡都是他在石城島和距離石城島七八海里的王家島的客戶,十個群加起來有近四千人。他說,及時通知配送情況,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這也是取得客戶信任的基礎。
2017年以前,雖然莊河港到石城島和王家島之間的輪渡班次增加了不少,但是沒有專門的貨物運輸配送企業,普通居民的快遞一直很難送到島上,網購的最後一公里始終沒有打通。
創業之初非常艱難,有時候送貨車還會空跑,船票打了水漂。但姜福翀堅持住了,挺過四個月後,島裡物流漸漸擁有了良好口碑,不再賠錢了。
▲姜福翀每天都會關心天氣,確保把島民的快遞準時送到島上是他的責任。 攝影 沈曉凱
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漂洋過海上島來。去年底多多買菜進島後,島裡物流在莊河的分揀大廳裡經常擺滿了各種蔬菜水果、飲料牛奶,甚至還有開著花的小盆栽。最多的時候,姜福翀要安排工人往島上送超過5000單。
“挺自豪的吧,我做到了!”堅持了4年,姜福翀對當下自己的工作挺滿意,也有期待,他還在琢磨著,怎麼把島上更多的海鮮透過網際網路賣到全國各地。
2021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許許多多如石城島、懸崖村一樣的偏遠之地,正在不斷湧現的各式各樣新農人和農村電商的共同帶動之下,融入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裡,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