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沒有發現,進入了 5G 時代,千元以下的手機真的越來越少,如今的入門機型都是以千元以上起跳,倒是中端機型成為了 5G 手機的紅海。
身在紅海中的各家廠商似乎都身懷絕技,個個刀法精準,似乎每款都是各個細分領域中的價效比之王。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價效比之王又是如何將成本壓低,練就「精準刀法」的呢?
01
芯 片
市面上絕大多數「價效比之王」的路數,基本都能用兩句話來總結:看上去高大上的功能配置能堆即堆,看不見的成本能省則省。
Android 廠商這邊今年最 top 的 SoC 晶片無疑是高通的驍龍 888 和驍龍 888 Plus 平臺,但高通陣營最清香撲鼻的絕對是驍龍 870,效能挺拔的同時成本更低,是不少中高階 / 輕旗艦 / 品質旗艦的首選。
那邊廂,聯發科的天璣 1200 是今年旗艦,也是今年除驍龍 870 外,「輕旗艦」成本更低的選擇;那些驍龍 778G、780G、天璣 1100、810 甚至是更早的 SoC 則服務非效能主導的機型,成本自然更低。
02
相 機
我們能看到,近一年多手機相機的追求迴歸理性,旗艦的影像手機追求一個全面,但更多非旗艦的機型越來越保守,甚至多攝配置形成了「廣角主攝 + 超廣角副攝 + 微距 / 黑白湊數鏡頭」的固化配置,相機不同定位的 Sensor 成本最高可以相差近十倍,將長焦改用湊數鏡頭,能非常有效地降低相機成本。
市面不少追求硬體效能,用上天璣 1200、驍龍 870 平臺價格還能定在兩千多點的機型中,有相當一部分在相機的配置上縮減了成本,畢竟絕大多數的消費者日常的影像需求只是滿足掃碼,這刀法可謂精準。
另外,OIS 光學防抖是硬體級別的防抖,一般會被運用到旗艦機型上,以獲得更好的弱光拍攝效果和更穩定的影片錄製效果,而中低端機型嘛,侷限於成本,一般很少配 OIS 光學防抖。
03
外 殼 用 料
外殼用料最能影響一臺機子的外在檔次。
如今大多手機用的是玻璃面板 + 金屬中框 + 背蓋的三明治結構,而手機背蓋則以玻璃材質為主,部分高階機型還會使用陶瓷、素皮來做機身背蓋,即使是玻璃材質,用不同的處理工藝能玩出非常豐富的花樣,我們已經領略過各種不同工藝的 AG 玻璃,不同光學處理的反光玻璃。
而一些入門機型會選擇塑膠材質作背蓋,但即使是塑膠也要儘可能做成接近玻璃的質感;這些入門或者中端機型即使用上了玻璃背蓋,也會選擇在邊框上縮減成本,將金屬換成塑膠的,手感和堅固程度都有所打折。
廠商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拉開產品差異,細分受眾,儘可能地覆蓋更多消費者。
04
屏 幕
其實螢幕的成本才是手機硬體造價總成本最大的一個單項,在全民 OLED 的時代,螢幕面板也分三六九等。
目前除了三星,還有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產面板廠商為各家手機提供不同定位的螢幕面板;當中的三星無疑是第一梯隊,但在近兩年各大國產廠商的扶持、供應商自己技術發展積澱下,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品牌的進步喜人,甚至一定程度蠶食老大哥三星的份額,國產廠商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OLED 面板的成本。
即使是三星顯示本身,新技術的登場也會迫使上一代產品成本的下降,例如全新的 E5 基材面板已經成為三星顯示對外最高階的 OLED;使得曾經先進的 E4 基材成了中端輕旗艦的香餑餑,整個行業的共同發展、成本的下降提升了次旗艦機型螢幕的顯示質量。
05
其 它 芯 片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螢幕、外殼、攝像頭都是「顯性成本」,那麼內在晶片可以說是「隱性成本」。
廠商們還可以在儲存、運存晶片上下功夫,例如如今部分中端機型會採用 UFS 3.0 版本甚至更低的快閃記憶體晶片,使用 LPDDR 4X 的運存 (當然這也得看 SoC 的支援),來降低晶片成本。
而不起眼的「天線」,也是在中端、入門機型縮減成本、且普通使用者感知不明顯的地方,特別是進入了 5G 時代,手機的天線會有明顯的增加,設計難度也會有所增加,這難免會提升 5G 手機的成本;於是乎一些中低端手機會從天線入手縮減成本,由旗艦機的 2×2 天線,甚至是 4 × 4 的天線被縮減成 1 × 1 天線。
用料講究的旗艦手機對揚聲器和馬達都會比較上心,一般會採用腔體足夠大的雙揚聲器,還有震動手感更好的橫向線性馬達;而中低端嘛,會酌情砍掉這方面的預算,使用單揚聲器方案,甚至會選用小腔體揚聲器,馬達也同理。
現無論中高低端手機,都採用了 Type-C 作資料和充電介面,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使用 USB 3.0 甚至以上標準的介面,而一些中低端機使用 USB 2.1 甚至是 USB 2.0 也能一定程度縮減製造的成本 —— 甚至某品牌即使是旗艦機型常年 USB 2.0 而被吐槽已久。
當然,手機中低端手機控制成本的方法是方方面面的,可以大到螢幕,也可以是小到看不見的電容等零件,以上只為大家籠統地介紹了當中的幾個大項。
羊毛出在羊身上,廠商為商品付出的成本,最後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同理一分錢一分貨,高價付出換來的往往是更高水平的享受,而低價買來的是與之匹配的享受;嚴格意義上來說,市場並沒有空穴來風的「價效比」,而一款產品,往往凝結了品牌對產品和定位的理解,它也是成本和盈利博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