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走過大半,中國手機市場也在這一年時間中發生了微妙的轉變。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在接下來一批迎戰雙11的價效比新機後,手機廠商將放慢釋出新品的節奏,等到下次大肆宣傳便是來年的下一代產品了。只不過有這麼一類產品,還沒有在今年有任何訊息。
這裡說的是概念手機,打造一臺可能無法量產上市但擁有大量新技術,向行業和消費者展現未來產品可能發展路線的概念手機,在此前的兩三年間讓一些頭部廠商屢試不爽。那些讓人嚮往的技術突破,如今已轉化成了我們可以實際體驗的高階手機功能,但概念手機卻沒了後續。
曾代表了智慧手機進化方向的概念手機,終究要曇花一現?
概念手機承載技術浪漫
最早開始在概念手機上搶奪話語權的中國手機廠商,是如今在手機市場上並不主流的聯想:在MWC 2009帶來了彼時還相當新鮮的“透明手機”,並且在一年後推出量產銷售的聯想S800。只可惜這款手機沒有幫助該品牌抓住智慧手機趨勢,之後的桌面投影概念機也停留在實驗室。
到了智慧手機時代,vivo APEX算是首個讓人眼前一亮的中國品牌概念機。MWC 2018上現身的初代APEX機身方方正正,在工業設計上不出彩,但技術上著實是領先的:避開了挖孔或劉海,用窄邊框完整螢幕+升降攝像頭做到了真全面屏,還有大面積指紋識別和螢幕發聲能力。
vivo實現技術落地的效率也相當快,短短半年後上市的NEX就應用了真全面屏和螢幕發聲。此後的兩年間,APEX 2019和APEX 2020先後展示了無介面無縫隙設計理念、屏下攝像頭、相機雲臺結構、高速無線充電等技術方向,更在後續量產產品中應用了一部分技術。
OPPO的概念機同樣有濃烈的科幻色彩,在2020年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 X 2021卷軸屏概念機首次亮相。顧名思義,內建可以像卷軸一般展開收起的柔性屏,平時是一般大小的手機展開來就是小尺寸平板,呈現了與摺疊屏不一樣的隨場景而變形的手機體驗。
小米也在這幾年間公佈過多款概念機,不過重點往往集中於技術,例如多段摺疊屏、伸縮式光學鏡頭、200W超級快充。真正“完整”的概念機還要追溯到2019年下半年釋出的MIX Alpha,環繞手機正面背面的一整塊螢幕展示了一種技術可能性,可惜成本難以克服,無法走向市場。
坐擁華星光電的TCL,逐漸嘗試研發一些領先的螢幕技術,自然也“近水樓臺先得月”地推出了一系列概念手機。其中“Fold'n Roll”相當特別,將上面的卷軸屏和已有產品上市的摺疊屏結合在一起,於是它可以從手機形態的6.87英寸拓展到8.85英寸,然後再變成常規平板的10英寸。
上面舉例的概念機都是以展示技術和設計方向為目的,不會有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的計劃,但我們也曾見證過“虛假的概念機”。從2016年開始引領全面屏風潮的小米MIX,最初只是釋出會彩蛋般的概念產品,小米最終卻做到3499元起售價正式銷售,還成了旗下的頂級旗艦系列。
做概念機,為的不只是理想
無論技術是否受到關注、最終能否落地上市,概念手機都帶有不少浪漫色彩——在使用者可以真正把它握在手中把玩,利用其中的技術改善效率和體驗之前,為人們昭示了一種可能性。正是因為有這種向未知領域前進的態度,智慧手機才會一步步發展成如今所見到的模樣。
浪漫的想法或許會引出一段商業故事,但不會是成就故事結局的關鍵。手機廠商們一度熱衷於打造概念手機,必然有包含了商業因素的考量,不一定會在當下轉為實際效益卻有可能在未來產生巨大回報。冒著風險去投入,也能和展現發展方向的理念一樣,讓人感受到技術的浪漫。
2018年到2020年間,其實正好是手機形態發生轉變的重要時期,正面絕大部分都變成了螢幕,同時影像、充電、5G等方面的軍備競賽正蠢蠢欲動。小米MIX的投石問路讓行業看到新方向,只要先一步把“全面屏手機”做到更優,那麼就有可能在形態轉換的洗牌過程中佔據優勢。
支撐全面屏體驗的新技術不可能從天而降,而單純依賴供應鏈上游支援,只做技術整合又會失去時間視窗,因此廠商有必要主動參與技術研發。但這依然需要時間進行迭代磨合,展出的概念手機便是磨合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方向,一旦成熟就能以更低成本、更好體驗上市銷售。
純粹技術理由之外,向消費者們探探口風也是有必要的。雖然相當數量的奇異想法都不會產生市場價值,但一些看似可靠的主意能否切中潛在市場需求,就需要比真正打造一款產品更經濟的概念機來試探市場反應了。就算沒人喜歡甚至捱罵,廠商結束專案即可降低潛在損失。
概念機還能是營銷手段,可以向消費者製造預期在產品正式推出前就吸引目光,就算有技術路線相似的產品將要上市,也能透過“搶先公佈”的道德優勢博得更多人的好感。歷史記住的始終是那些真正的好產品,不過在發展過程中,市場還是會優先關注更早發出聲音的一方。
手機行業不需要“概念產品”
概念手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少熱鬧,然而近一年以來,幾乎沒有廠商推出新的概念產品,曾經的“年更”型概念機也不再有後繼。概念手機為何成為廠商寵兒,現在又為何曇花一現,或許都能和行業發展趨勢一一對應,不是它們開創時代而是時代造就這些產品。
概念手機的想法像極了概念車,在種種新想法大規模實踐之前,用一個可以不限邊界的雛形去探索方向,向外界展示品牌或是產品系列的可能性。有近百年曆史的概念車在汽車行業屢試不爽,但很可能不適合直接複製到手機行業,都是當今人類工業的技術結晶,卻有著本質區別。
每當有新的企業參與造車,總會涉及數十上百億規模的投資,這在手機領域卻很少見到。相比體積小了數十倍的智慧手機,製造一輛車的成本和風險都高很多,再加上安全、法規等強制要求,更需要將風險控制在更可靠的範圍內,所以有必要為最終上市的產品確定方向。
手機就不一樣了,冒進與大開大合的時期過去之後,研發生產流程變得相對可控,而且技術落地的週期也快很多。大型車企推出全新系列可能需要5到10年時間,而在同樣的週期內,手機行業可能都已經走過了不同的歷史時期。從時間角度來看,手機行業不需要概念機。
就如上面所說,提前用技術展示或概念手機搶佔話語權的確有效,但在更完整的生命週期來看,拿出新技術應用到實際產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獲得市場的關鍵。只奪口舌之快而無市場認可,恐怕難以成為“成功”的產品。
將新技術新方向等概念級內容融入正式產品的案例中,最經典的莫過於iPhone。一出世便用觸控式螢幕與恰到好處的互動功能重新定義了智慧手機,而後的玻璃機身、壓力感應等技術更是走在了概念手機前面。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廠商有能力將概念變為現實,概念機消失人間也可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