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觀察】
作者:張玉鈞(北京林業大學國家公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生態旅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是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徑。國際上的生態旅遊理念從20世紀90年代引進中國,經過本土落地的消化吸收,總體上在國內發展迅速、成績喜人,但也出現了諸如生態旅遊概念過度泛化、缺少相應的標準等問題。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在大眾旅遊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生態旅遊脫胎於大眾旅遊,既受大眾旅遊的“擠壓”,又遊離於大眾旅遊之外,追求自身特色時經過淬鍊而得到昇華。如何在生態旅遊中探索實現人與自然的雙贏,無疑考驗著各地的生態文明智慧。
生態旅遊與大眾旅遊有區別
雖說旅遊活動古已有之,但是作為普通公眾直接參與並真正享受旅遊生活,還是在產業革命之後。人們在時間和經濟上逐漸寬裕起來,對旅遊的渴望也變得強烈。於是,英國人托馬斯·庫克在世界上首創旅遊營業所,並在1841年7月5日首次組織540人的觀光專列外出遊覽,此舉標誌著大眾旅遊的開始。
青海省玉樹州索加鄉,生態旅遊體驗者在拍攝野生動物。姜楠攝/光明圖片
普通遊客的出遊動機是對“非慣常”環境的追求,即想從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中解脫出來。因此,遊客更加容易被“非慣常”的自然世界所吸引,反映了多數人旅遊動機的傾向性。伴隨著經濟增長,旅遊的大眾化和生態化特徵越來越突出,對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別是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有所顯現,相應的保護措施也應運而生。
綠色旅遊隨之在歐洲興起。綠色旅遊是指人們遠離居住地到農村地區度過空閒時間,也被稱作軟式旅遊。軟式旅遊最初由瑞士專家提出,主張開展綠色旅遊的目的國盡最大可能為當地居民提供勞動僱用場所,用最低的成本維持生態平衡。也就是說,在進行旅遊開發時,不能無視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這種先驅思想在今天看來頗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980年,專家鈾庫對硬式旅遊與軟式旅遊進行了比較。他認為,硬式旅遊的特徵是快速、匆忙、嘈雜,屬於大眾旅遊一類;而軟式旅遊則屬於悠閒而安靜的小組行動,看重並遵從旅遊目的地的生活方式。生態旅遊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準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強調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與之共生的人文生態,開展生態體驗、認知、教育並獲得身心愉悅的旅遊方式。由於其遵循的原則是以自然為基礎對遊客實施環境教育,同時為社群發展作貢獻,無疑屬於軟式旅遊。
生態保護、環境教育是核心
我國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至今,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尚不能進行獨立核算和統計產業體量,但特色和規模已經形成。同時,生態旅遊發展帶動了就業增收。目前,生態旅遊已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新渠道,更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消費的新引擎,對地方社會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例如,位於武夷山南麓、閩江源頭的福建三明市依託生態旅遊,實現了脫貧攻堅和產業轉型,完成了從重工業城市到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的華麗轉身。僅在2020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三明市就累計接待遊客422萬人次,旅遊收入高達24.73億元,完美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導遊給遊客講解如何放置用於野生動物觀察的紅外相機。光明日報記者張蕾攝/光明圖片
近年來,人們的生態旅遊熱情日益高漲,親近、感受自然正成為一種時尚消費。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不再滿足於一般的觀光遊覽,而是追求更深層次的旅遊體驗,並注重參與性。
在旅遊方式上,目前,生態旅遊多以戶外遊憩的形式出現,包括散步、攝影、野外觀察等享受自然的娛樂活動。隨著遊客的親自然環境行為日益增強,許多自然保護地開始開展志願者旅遊活動,例如洞庭湖上的江豚巡護、一些海洋保護區的紅樹林保護等。總體來看,它們均強調以自然為物件,旅遊目的地的景觀、動植物乃至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看作吸引旅遊者的物件或場景。旅遊目的地往往透過特許經營的方式授權第三方來組織和經營生態旅遊,從而讓旅遊者參與、體驗來自大自然的樂趣。
生態旅遊既是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也是對生態系統的有效管理途徑,同時還是環境教育的實用手段,要承擔教育功能、體現教育效果。為了使生態旅遊者獲得深層次的旅遊體驗,就需要深入瞭解和把握旅遊者的環境意識和旅遊景區的環境特徵,以便更好地實施環境教育。為此,生態旅遊要藉助環境教育設施,經過周密的環境設計和解說,進行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活動。在這方面,位於杭州的大地之野自然學校就進行了很好的探索,以完善的設施、系統的課程為基礎,以體驗式、探究式的學習為路徑,為少年兒童提供具有自然特色、貼近教育本質的沉浸式跨學科環境教育。
在參與中獲益並可持續發展
從生態保護和資源開發的雙重角度看,生態旅遊需要以最低限度的資源消耗來提供更高質量的旅遊服務。因此,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還要追求整個過程的標準化,維持較少的人數,從而不至於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較大影響;配備嚮導,以便更深入地瞭解自然,取得較好的生態旅遊效果;旅遊時間充裕,更好地瞭解區域的自然環境;徵收一定數量且使用目的明確的費用;提供場所,讓旅遊者有機會學習當地的自然文化,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此同時,社群居民應該成為旅遊接待的主體,並在參與中受益,方為可持續之道。
參加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生態體驗活動的遊客光明日報記者張蕾攝/光明圖片
社群應該採取的措施包括:根據調查監測制定切實可行的資源管理措施,實施合理規劃,並把握住這樣一個原則——適於做嚮導的人才通常來源於社群內部;為了更好地保護區域自然環境,應由當地自主制定導遊指南;根據時節以及旅遊者的願望,靈活多樣地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專案等。
從上述標準來看,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主要為生態旅遊者、當地社群、政府或行政機構、旅遊經營者、其他產業部門以及NGO組織。處理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係,是生態旅遊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決定其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其中,利益分配的動態過程始終貫穿在生態旅遊管理的框架之中,政府的調控不可或缺。例如,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過程中,管理部門實施“一戶一崗”政策,鼓勵社群居民、畜牧合作社等參與第三方企業的特許經營活動,較好地解決了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牧民生計之間的矛盾問題。同時,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NGO組織、志願者等)也積極參與到公園的建設中來。
生態旅遊的核心目標是透過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性利用,讓當地社群在參與中獲益並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它要求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減少旅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併為自然資源的保護提供資金;另一方面,它可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並得到收入,帶動社群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多重經濟的繁榮,從而減輕社群居民對當地自然資源的依賴。可以預見,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生態旅遊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在助力社群繁榮和鄉村振興的同時,也為實現美麗中國提供堅實的支撐。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4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