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程守勤 記者 梅書華)“我現在狀態挺好的,在老家也打了幾份工,生活特別充實!”近日,張女士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複查,和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郭金和拉起了家常。面色紅潤的張女士曾是一名癌症患者,但在中大醫院接受了三次碘粒子介入手術後,腫瘤消失了,她也恢復了正常生活。
2014年,張女士被診斷出患有腹膜後纖維肉瘤。“我當時就覺得頭暈頭痛,沒想到去醫院一查,竟然是肚子里長個腫瘤,還是惡性的。”當時才40出頭的張女士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手術切除,切掉了腹膜後8釐米×6釐米×6釐米大小的纖維肉瘤。本以為這噩夢隨著手術的完成也就結束了,沒想到腫瘤復發了。2017年,張女士老覺得胃有壓迫感,一吃飯就飽,吃了也不餓,肚子上能摸到東西。到醫院一查,考慮肉瘤復發,此時已經不能進行外科手術。
不能手術,該如何治療?張女士的丈夫經過多方打聽,看過大小醫院,有醫生推薦可以試試碘粒子技術,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郭金和的電話給了他。“郭主任,你看我老婆的病,碘粒子技術可以治嗎?她今年才45歲,就這樣放棄治療的話,不甘心啊!”他在電話中懇切地尋求幫助。“我們可以試試,但是這個腫瘤位置比較深。你看這個腫瘤是啞鈴型,一個長得有鵝蛋大的,一個長得有雞蛋大。我們可以先試試這個鵝蛋大的,看看效果怎麼樣。”郭金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張女士果斷接受了手術方案。但是腫瘤的位置在腹膜後,如果植入碘粒子的話,要穿過眾多臟器,如何手術不破壞周圍組織又能深入到病灶所在處,植入碘粒子進而“殲滅”,這成為手術首先要攻克的難點。
郭金和帶領團隊副主任醫師朱光宇、副主任醫師王勇一遍遍研究治療方案,尋求最佳的策略。最終,他們採取先避開臟器開啟手術“通道”,為碘粒子“鋪好路”,再將“碘粒子”送到病灶“所在地”,隨之“引爆”腫瘤。“鋪路”過程雖然艱難,但最終依然成功完成了手術。
術後一個月複查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檢查發現張女士原本鵝蛋大的病灶植入碘粒子後變成了雞蛋大,這說明碘粒子對付張女士的腫瘤行之有效,初戰告捷。於是,郭金和團隊又對張女士的另外一個腫瘤病灶進行碘粒子手術。半年後,又補種了一次。2019年12月份,張女士的腫瘤病灶全部“消失”了!張女士也迴歸了正常的生活。(通訊員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