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安小鹿 葛怡然 圖丨來源於網路
最近的上海時裝週,吸引了大批明星扎堆。
一向深居簡出甚少參加時尚活動的孫儷,和港星陳法蓉,居然在呂燕的大秀紅毯上比美。
體育圈這邊,女排隊長朱婷和網球名將李娜,也合體看了呂燕的設計品牌CommeMoi的秀場。
不僅明星,曾經執掌時尚圈頭部資源的人物也罕見同框。
前三大刊主編張宇、蘇芒、曉雪,居然一起現身,出現在開幕秀MASHAMA前排。
MASHAMA是國產獨立設計師Masha Ma的同名品牌,Masha Ma畢業於倫敦聖馬丁學院,在AlexanderMcQueen的工作室實習過,個人設計風格非常前衛大膽,極其擅長剪裁雕塑感的輪廓,走的是一目瞭然的暗黑搖滾風。
一起頭排看秀的,還有和三位前主編頗有淵源的洪晃。
洪晃和曉雪是老相識,和蘇芒的關係就更意味深長了,當年兩人在鄧文迪的四合院飯局上,蘇芒把洪晃裁掉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而當晚,兩人也毫無互動。
雖然都是頭排,但四位分別坐在秀場不同方位,各不交集。
張宇秀後的各種大合照,身邊也都是和自己本就相熟的時尚圈老友。
除了Masha Ma本人,還有造型設計李東田和時尚達人左岸瀟。
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江湖,主編們營業是認真的。
洪晃用影片記錄了整場走秀過程,張宇也在微博分享了自己的看秀過程。
曉雪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成為上海時裝週的官方推廣大使,她的臉,還直接被投屏在了外灘大螢幕上。
感覺她自己也很驕傲欣慰。
最特別也最微妙的要數蘇芒了。
雖然現身秀場,也和胡兵一起熱絡合照,但翻遍微博也很難找到一張個人正式看秀照片。
基本都是在素人鏡頭下,偶爾有帶到,身邊不再有以往明星好友的簇擁,看起來稍顯憔悴冷清。
自己的微博,也依舊保持無法更新的狀態。畢竟,兩個月前因為吳亦凡的事情,她幾年前的力挺發言又被翻出來,直接被禁言了。
目前她已經開始默默在微博上點贊,但沒有發過新的動態。
這次的時裝週,是她消失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重新回到公開場合。
這三位女主編,都在這兩年陸續從大刊退休,但都是“退而不休”的狀態。
三個人當大刊主編的軌跡重合,經歷相當:起點差不多,都站在了同時起步,各自成長又暗自競爭的位置。
國內素有“五大三小”之稱的時尚大刊裡,《VOGUE服飾與美容》、《BAZAAR時尚芭莎》還有《ELLE世界時裝之苑》,是最Top的三本。
這三本大刊的調性,也和三位前主編的風格高度保持一致。
VOGUE放眼全球,都是不可否認的“時尚圈第一刊”,也是《穿Prada的女魔頭》裡定義的“所有女孩的時尚聖經”。
和美版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對應,中文版前主編張宇,從個人外形到工作習慣,都和她很相似。
雖然張宇在位期間,也有被詬病“封面對男女明星待遇不一致”,但總體來說中文版Vogue無論在封面人物的選擇,還是時裝選題的建立上,都是三大刊中最專業的一本。
張宇本人的履歷表也極其漂亮,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及英語語言文學系,後來又去了南澳洲大學讀了MBA課程。
無論做內容還是做管理,兩種能力她都有。
所以在她手上的Vogue,也是幾大刊中權威性最強、卡封面最嚴的一本。
在位期間,張宇就和各大品牌交往甚密,國際大牌看秀現場她都是頭排待遇。
個人風格,走的是“雷厲風行女總裁”風。
半邊長短不一的齊劉海bobo頭,是她的標誌,常年一個髮型走天下。
和美版的安娜·溫圖爾如出一轍。
穿搭上,多選擇一整套的西服套裝模式,很少穿裙裝。
大部分都是褲裝,面料和牌子都是低調簡潔風,一看就是一個幹實事的大女人。
和她一樣,前ELLE China的主編曉雪,也是很標準的傳媒專業出身。
最早洪晃創辦《i look世界都市》雜誌的時候,就請的曉雪來當主編坐陣。
洪晃本人早期也一直很認可她,說她審美非常好,就是“優雅本人”。
後來,“優雅”這個關鍵詞,也一直是曉雪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這一點從她上身的穿搭,就很一目瞭然。和張宇更加利落感的西裝組合不同,曉雪更喜歡看起來柔軟但有型的面料款式。
真絲連身裙、羊絨針織等單品,在她身上最為常見,有種以柔克剛的精緻感。
而和她們兩位完全不同,蘇芒一路走來的人生經歷,都是比較“野路子”的,一開始的標籤就是:草根。
首先出身上,蘇芒並不是專業學傳媒或者新聞的,最早在《時尚》雜誌社做的也是發行銷售的工作。
但她身上最明顯的優勢,就是Social能力,來源於她旺盛的生命力和慾望。
她的發家史被很多女孩奉為勵志寶典:二十歲出頭,就一個人騎著一輛小破腳踏車,滿北京胡同裡跑著簽單,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都能吃。
所以在當上主編後,她是所有大刊主編裡,把時尚商業價值最大化的一個。
在職期間,蘇芒最大的業績是憑一己之力促成了“芭莎明星慈善夜”,將明星、時尚雜誌還有企業,整合到了一起。
明星透過曝光贏得口碑;企業可以出錢博取宣傳;雜誌盈利又有影響力;互相借勢,皆大歡喜。
鄧文迪前幾年帶女兒去北京玩,還特地造訪了蘇芒北京的辦公室,和女兒介紹她就說:
“她擁有自己的中國版Met Gala(時尚奧斯卡)。”
這是她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了一個攢局的女人。
“芭莎慈善夜”最輝煌時期,每年可籌得的善款,可以達到幾千萬級別,2017年更是直接完成一晚一個億的進賬。
這一戰績在蘇芒離職後就慢慢縮水,所以即便是蘇芒的“老對頭”洪晃,在點評她的時候,也不得不服氣地表示:“她是商業做得最好的女主編”。
個人風格上,她也是三個主編裡,奢華程度最高的那個。
女明星穿什麼她穿什麼,名牌滿身堆就對了,還發表了最著名的“秋褲理論”,對自我外形打扮要求頗高。
總結張宇、曉雪、蘇芒三個人,人生上半場的成名或成功,都得益於兩個因素:第一,時代紅利;第二:個人努力。
2000年之後的15年間,是傳統媒體的黃金期,是內娛明星從無到有的繁榮期,是國外奢侈品大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培養期,而時尚大刊,正好卡在這個歷史節點,成為站在時代風口的傳播載體。
大刊需要一個懂得東西方時尚和文化的中間執行人,天時地利有了,加之個人努力,於是這15年,也成就了三位女主編從青春到中年的職業高光時刻。
但從2015年開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社交媒體興起,紙質媒體式微,蘇芒第一個在2018年5月,以母親健康問題為由,辦完離職。
之後2020年1月,曉雪在微博正式告別ELLE中文版。
到了這一年年底的12月8日,張宇也官方宣佈自己正式離任VOGUE中文版主編的身份,前一晚,她還在Vogue Film之夜上當大合影C位。
有句雞湯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而享受過時代紅利並曾經親身在其中奮鬥過,搏擊過功名的大女人們,怎會甘心離場,更何況,下一個風口似乎觸手可及。
所以,另一個賽道的比拼已經悄然形成了:雖然這兩年,她們陸續從大刊退休,但心照不宣的,都還在繼續做事情。
女人45歲之後做事情的心態,首先和年輕時不同了,如果年輕時是必須成,中年人的心態大概就是順勢而為。
順勢,也要得益於兩個因素,第一是之前的積累,或者積累專業技能,或者積累人脈資源,或者積累行業地位;第二是終身學習的能力,中年學習比年輕時更難,難的是突破自我的思維侷限,以及倚老賣老的思維固化。
如今,三個女主編的下半場,也已經開始分化。
首先沒丟掉老本行,都積極擁抱了新媒體,開通了小紅書,抖音,微博等。
以小紅書表現為例:張宇粉絲11萬,曉雪10萬,蘇芒最少,才3萬多。
張宇發的基本都是活動:今天和楊冪在酒會上自拍,明天又現身鄂爾多斯沙漠看秀。
明星流量們也依舊簇擁在她身邊:蔡徐坤、周雨彤每次都會曬出和她的合影,可見地位依舊。
但實際上,她的主業已經開始慢慢變成投資,從乙方變成了甲方。
她加入了紅杉資本,紅杉資本的老闆是沈南鵬,張宇的頭銜是“投資合夥人”,雖然不是專業投資人出身,但張宇在時尚領域的影響力,對紅杉中國之後在時裝還有消費等環節的促進作用非常大。
時尚,歸根結底,是做女人的生意,張宇的身份很合適。
曉雪更多還是待在文化和藝術領域,Po出的照片,參加的活動也多為慈善晚宴、公益宣傳、官方是時裝週活動等。
這幾天還在上海時裝週上,舉辦了首屆“微光聚力:她力量時尚對話”。
來參加的女性,都是各個領域的女精英代表:
網壇的李娜、國模劉雯、佳士得中國掌門人楊媛草、藝術家文芳……
但很明顯,她還是專注內容本身,社交媒體上很少發明星合影,分享的多是讀書、旅行、穿搭等心經。
曉雪之前就出過兩本書:《優雅》和《優雅是種力量》。現在能看出重點是孵化自己個人IP,主打優雅知性路線。
比如抒發一下女人五十的十點心得。
比如寫寫:每個中年女人都需要一場逃逸之旅。
又或者討論:什麼是成年女人的天真?
她的形象一直如此,粉絲也是具有購買力的女性群體。
接代言也很有調性,成為這幾年升級非常成功的國產品牌鄂爾多斯“E系列優雅大使”。
羊絨毛衣、羊絨闊腿褲被她穿出來,簡潔質感又高階,非常適合白領、女企業家、高知女性群體的通勤或商務穿搭。
還是HEFANG的品牌摯友,帶著優雅雪花手鍊,跟她的經歷和氣質渾然天成。
優雅永遠是她身上的關鍵詞,從內容輸出到商業代言,都符合她的定位。
但蘇芒卻是這三位女主編中,起伏最大的那一個。
翻開蘇芒的小紅書,內容很雜,有好物分享,也有采訪明星的片段,而且,今天漫展明天探店,偶爾還要介紹科普下奢華珠寶,沒有非常明確的個人風格。
但大概她之前“社交女王”的標籤太深入人心,看她推介一些好物,總覺得缺乏種草感。
看著積極種草的蘇芒,誰能想到她是退休前,手握大把時尚資源,身邊明星紅人圍著打轉的時尚芭莎女主編?
失去大刊主編這個平臺,她是第一個被名利場迅速拋棄的那個。
之前拍照把自己不喜歡的洪晃裁掉,之後在Dior秀場上,之前形同姐妹的章子怡,也乾淨利落的把她從合影中裁掉了。
沒有專業傍身,完全依靠大刊背景社交的人,在離開平臺後,也是辨識度最低的。
但蘇芒身上的不服輸“草根精神”,也讓她從不認輸。
離開芭莎後,她一面做起了訪談節目,在“姐圈”流行的去年,開了一檔名叫《了不起的姐姐》的訪談節目,張柏芝、劉濤、秦嵐都被她訪問。
在芒果TV播放量有1.2億,但還是屬於沒怎麼出圈,還經常被說採訪技巧不夠,提問太膚淺,畢竟深度訪談時要做功課的,不是靠拍拍合影的交情就能挖掘人的內心。
另一面,她又直接自己當起了明星,參加各種時尚主題綜藝,發表了“600塊伙食費不夠吃”理論。
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永遠不會消失,但也永遠是褒貶同在的。
終於,吳亦凡事件後,她之前風光時期埋雷的言論被再度翻出,直接被禁言。
成也社交敗也社交,她是典型被社交反噬的例子。
現在看來,三位女魔頭的人生下半場,還是在沿著自己之前的路線走。
張宇在接受CGTV採訪的時候就說,每天都在說新媒體,但在她看來,媒體並沒有“新舊”之分。
大家還是在幹自己熟悉的事情,用自己擅長的方向。
載體雖然變了,但方式其實還是新瓶裝舊酒。
這次三位曾經風風火火的女主編,一起在本土的時裝週上現身,個人際遇已經開始不同。
20年來,她們經歷了媒介鉅變,從佔據時尚話語權的大刊當家人,到如今人人皆為媒體的時代,她們也迎合潮流,躬身入局,利用以往的優勢放手一試。沒有平臺依託,個人的綜合實力和過往口碑,完全浮出水面,接受市場考驗。
三個女人,也對應著女性職場的三個切面:是吃過去的老本,還是推倒自己重新出發?
不管潮水往哪個方向流動,風口往哪裡吹,平臺,朋友,沒有一勞永逸,人生能依賴的,還是自己前半生親手積攢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