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集團軍都是正軍級架子,究竟有什麼區別?試析多兵種聯合作戰
縱觀我軍九十四年軍史,各個時期的軍隊編制是不一樣的。比較突出的兩個點是1949年2月、1985年6月,前者縱隊改稱軍、後者軍變集團軍。好多人看到這兩個時間,徹底頭大了,分不清到底有什麼區別?
筆者暫且不談縱隊改稱軍,認真地跟大家說一下軍變集團軍。各路行家總是長篇累牘的講解“集團”二字,試圖給人講清楚軍、集團軍之間的區別。一言以蔽之,在筆者看來二者最大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多兵種聯合作戰。
圖|多兵種聯合作戰
多兵種聯合作戰是一個大課題,也是我軍院校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真要去寫明白,不亞於博士生動輒幾十萬的論文。筆者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為切入點,結合我軍軍史,試析多兵種聯合作戰。
先要解決一個問題,什麼是兵種?舉一個例子,我軍自八一南昌起義之後,一直到解放戰爭後期,長期都是以步兵為主。
諸如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兵種,需要強大的國防工業來支撐,而我軍在建國前長期都是處於戰爭狀態,大後方多為農村,難以支撐起多兵種作戰。
圖|《大決戰》劇照
以《大決戰》為例,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朱瑞組建了當時我軍頗為現代化的炮兵。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東北野戰軍的炮兵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炮兵:
榴彈炮92門、加農炮8門、野炮194門、山炮324門、大口徑迫擊炮986門、小口徑迫擊炮2890門,擲彈筒3959具,共計8453門(具)。
其中,小口徑迫擊炮、擲彈筒佔據了東野各類火炮總數的81.2%。嚴格意義來說,小口徑迫擊炮、擲彈筒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炮。因而,東北野戰軍的炮兵還不成體系化,算不上一個兵種。
建國後,我軍建設進入新時期,開始重視多兵種建設。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入朝作戰部隊的多兵種建設雖代表了我軍最高水平,可是與美軍相比差距懸殊。
圖|《跨過鴨綠江》劇照
到了1953年7月的金城反擊戰,我軍多兵種建設蔚為壯觀。以《跨過鴨綠江》為例,金城反擊戰就生動形象體現了我軍多兵種建設的成果,特別是初具規模的炮兵。
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志司為第20兵團配備了榴彈炮兵5個團又7個營、火箭炮兵2個團又1個營、高射炮兵3個團、加強與建制火炮,共計1104門。其中,不乏裝備精良的蘇式武器。
圖|對越反擊戰
此後多年,我軍軍兵種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到1979年2月對越反擊戰之際,我軍9個參戰軍,配備有坦克、炮兵、裝甲兵等兵種,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有所突破。
但是,對越反擊戰中的軍主要是陸軍野戰軍,仍然是以步兵打頭陣,其他兵種在平時獨自訓練,戰時集中在一塊,協同作戰能力有限。根據相關戰史來看,不少部隊剛開始打就出現了步炮協同問題。
圖|《高山下的花環》劇照
以《高山下的花環》為例,小北京拿著82mm無後座力炮想要炸掉敵碉堡,可是卻頻頻啞炮以至於無故犧牲。倘若小北京連隊有炮兵火力支援,能夠第一時間進行炮火覆蓋,犧牲也就不會有那麼大了。
這裡有一個時代背景,《高山下的花環》上映於1984年4月。同時期,第38、39、43軍已經在1983年開始了集團軍試點。特別是第38軍更是率先成為我軍第一個合成集團軍,比兄弟部隊早了一年。
圖|百萬大裁軍
1985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大裁軍,軍區合併、集團軍整編同時進行。在此背景之下,我軍35個陸軍野戰軍裁掉了11個,剩下的24個進行集團軍整編。
集團軍與軍一樣都是正軍級架子,基準軍銜還都是少將。可集團軍整編可比縱隊改稱軍複雜多了,牽涉到方方面面,可不是1985年一年就能完成的,還要經歷一個消化的過程。
以1986年10月蘭州軍區第47集團軍主導的蘭劍B行動為例,該軍139師416團“特功五連”在進行拔點作戰的時候,檢驗了集團軍整編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
圖|蘭劍B行動
第139師師部集中了57個步兵連349門火炮,用於步炮協同,而蘭劍B行動也只不過是一場加強連級規模戰鬥,甚至還出現了電子對抗的資訊戰影子。
看到沒?這就是多兵種聯合作戰。以往的軍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將各個兵種有機整合,步兵不再是主體,而是多兵種聯合作戰的一部分。
進入九十年代,我軍集團軍建設更加深入:探索在一個旅級單位中實行多兵種聯合作戰。1997年5月,我軍第一支資訊化裝甲合成營在裝甲第一師組建,這就為後來合成旅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圖|我軍某部合成營
至於現在的合成旅什麼模樣,看一下《藍軍出擊》就明白了,那就是我軍集團軍的真實體現。集團軍下轄若干旅,僅一個旅就涵蓋了各個兵種,並且各個合成旅、合成營、合成連的多兵種聯合作戰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綜上所述,軍、集團軍都是正軍級架子,可內涵本質已經是兩個時代的內容。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從軍到集團軍被賦予了一個魂:多兵種聯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