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架子團是怎麼來的?
在閱讀解放戰爭史時,常常可以看到一段史實,即中央要求關內各地向東北派出“100個架子團”。所謂的架子團,就是配齊了團、營、連、排、班各級幹部,但卻沒有戰士,需要到東北後就地招兵,擴充成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正式團。
現在可以查到關於架子團出處的,最早見於1945年9月14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聽取率軍進入東北的曾克林同志的彙報。會上,做出了兩項決議:一是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二是從華中、華北派遣100個團的幹部去東北。
次日,劉少奇在給各地中央局發去的電報中,明確指示各地要調配100個團的全套幹部,從班長、事務人員到連營團長、政治委員,分批集中,陸續進入東北。
中央給各地下達了組建架子團的任務指標,山東軍區組建30個架子團、晉察冀軍區組建20個架子團、晉冀魯豫軍區組建20個架子團、華中新四軍負責組建20個架子團。
山東被賦予了分量最重、數量最大的組建任務,這一方面是因為山東和東北兩地在歷史、地理、人文等方面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是中央已經準備調羅榮桓同志去東北主政,讓羅榮桓的老部下去東北也順理成章。
02
一個架子團,有多少人?
檢索當前可見的黨史軍史資料,對架子團人數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參照當時我軍普遍實行的主力團編制,可以大致計算出來。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作出《關於目前部隊編制的決定》,指示各地要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地方部隊逐步變成超地方性的正規野戰部隊,野戰部隊從上至下實行“三三制”的建制。
按照團主官2人、營主官6人、連主官18人、排主官54人、正副班長162人計算,一個架子團應該有242名軍政骨幹。如果每級只預備一名主官則為121人。如果不算正副班長,僅考慮排級以上幹部則為80人。這樣,原則上80至100人應是一個架子團的最低配備。
如果少於這個數,部隊幹部的建制就不會健全,基層的骨幹作戰力量也會不足,這就難以保證架子團在擴兵後擁有充分的戰鬥力。
架子團雖然是個新名詞,但是細察這種部隊組成方式並不新鮮,在中外軍隊早已普遍採用。國民黨軍隊採用補訓XX團、補充XX團番號的部隊,大都是用這種方式組建的。一些老部隊在戰爭中建制被打散,損耗嚴重,也多采用原部隊軍官、老兵帶新兵的方式予以重建。日軍番號在100之後的師團,也大都是以這種方式組建起來的。
03
去往東北的架子團共有多少人?
接到中央命令後,各地都快速行動起來。中央在給各大區下發架子團任務指標時還有這樣一句話:“幹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齊,各自尋找最迅速到達的路線前進。”
這可是中央的最高戰略任務,各地不敢怠慢,架子團組成一個就走一個,邊組建邊趕路。
《第四野戰軍戰史》這樣的記載:
“晉察冀軍區從軍隊、地方抽調1000餘名幹部組成25個團的架子隨軍進入東北。”
“山東軍區組成30個團架子6000名幹部,分批從海路和陸路隨部隊進入東北。”
“遵照中共中央軍委10月8日指示,原擬回山東和華中(屬新四軍序列)的幹部3000人,轉而作為20個團架子的幹部配備,從華中地區轉赴東北。”
“晉冀魯豫軍區組成25個團架子1000名幹部,按中共中央指示,集中一批走一批,由武裝部隊掩護,分期到達東北。”
按照戰史的記載,大約有1.1萬名幹部作為架子團骨幹進入了東北。
04
有多少架子團最終成立主力團?
由於年代久遠,到達東北的架子團絕大多數都沒有留下詳細的番號、編制、幹部姓名,我們也無從得知到底有多少個架子團最後成為了正式的主力團。
目前歷史沿革最清晰的架子團就是“溫玉成架子團”,這是溫玉成將軍從華中新四軍帶去東北的一個架子團。到了哈東地區後整編當地保安部隊,後來在此基礎上組建了東北民主聯軍北滿獨立2師。1948年1月,北滿獨立2師與獨立4師、5師一起組成第十二縱隊,獨立2師改番號為第34師。1948年11月,十二縱隊改為解放軍第49軍,34師改為第145師。
按照東北野戰軍12個軍48個師的編制看,東野全軍共有144個團。其中,38軍、39軍、40軍、41軍、43軍、44軍、45軍、46軍這8個軍的24個主力師所屬72個團,都是由當初進入東北的主力部隊和較早組建的獨立師發展起來的。42軍、47軍、48軍、49軍這4個軍的12個主力師36個團,也是早期的獨立師改編的,這108個團大多都可以查到比較詳細具體的沿革史。
東野12個軍還額外各自配屬一個師,這些獨立師都是1948年1月份之後組建的,主要來自地方軍區部隊和羅榮桓組建的二線兵團,這12個師的36個團,與架子團關係也不大。
東野全軍只有144個團,其中還有大量的由主力團、地方軍區獨立團發展而來,可以推測架子團擴充為主力團的數量肯定不足100個,甚至可能只有幾十個、十幾個。
05
架子團為什麼很少成為主力團?
去往東北的架子團為什麼很少擴編為主力團呢?我們可以從黨中央在隨後的戰略部署調整中瞭解到這一點。
中央作出向東北派出架子團的決定是在1945年9月14日,當時去往東北的部隊並不多,像山東軍區部隊,雖然中央早已要求山東軍區跨海向東北運送部隊,但山東兩個月內遲遲未動。當時東北主要以李運昌、曾克林的冀熱遼部隊和周保中、李兆麟抗聯部隊擴編的東北人民自衛軍為主。曾克林向中央彙報在東北擴兵很容易,因此中央才向東北派出以架子團為主的部隊,力圖在到了東北再擴兵。
9月17日,一直敢於直言的黃克誠獲悉中央只往東北調撥了少量部隊時,大膽就東北的戰略獻策進言,毅然向中央發電,提議:“東北要多派部隊,派主力部隊去,去10萬人最好。”
中央經過研究後作出了 “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新戰略方針,以山東軍區和新四軍3師為主的主力部隊開始大規模向東北進軍。
所以,在我軍以如此規模的主力部隊進軍東北的條件下,透過組建架子團的擴軍方式事實上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再搞了。尤其是承擔了組建30個架子團任務的山東軍區,第1、第2、第3、第6、第7師主力,第5師一部全都去了東北,濱海、膠東、渤海軍區主力部隊全部挪窩,魯中軍區走了多半,已經給了東北較為充分的兵力支援。
而且去往東北的部隊,多數都是老紅軍和八路軍115師的老部隊,它們在中央蘇區和抗日根據地都有十分成熟的擴紅建軍經驗,往往拉出去一個連排,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就能帶回來一個營、乃至一個團,用主力部隊擴軍的效果要遠遠好於架子團。
(具體可參考電視劇《亮劍》獨立團分兵後的故事情節,雖是虛構的劇情,但較為直觀生動形象。)
所以,當主力部隊開赴東北後,陸續進入東北的架子團中的幹部很有可能作為主力部隊的一員,被充實進主力部隊並協助主力部隊擴軍了,因此東北我軍並沒有以架子團作為擴軍的主體。
架子團的幹部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都融入東北野戰軍這個大熔爐中,保證了部隊作戰和發展的需要,使部隊不斷髮展壯大,最終鍛造成了一支百勝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