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昕然
“我曾兩次前往朝鮮,第一次是在二次戰役後,第二次則是在1951年9月。丈夫則是經歷了二次戰役到五次戰役……”今年87歲的周本琳與其丈夫項保來都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衛生兵,說起這段經歷,周本琳的情緒仍是很激動。
周本琳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與丈夫在戰場上相識,在1969年領證結婚後,至今已攜手度過了52年。
出生於浙江台州市溫嶺縣的王新河也是曾參加過這場戰役的老兵,儘管他已於2017年去世,但他的兒子向澎湃新聞回憶道,父親曾說過,比起戰死沙場的戰友們,自己還能回到故鄉,結婚生子,已經非常幸運。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19萬7000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那場實力懸殊的較量下,志願軍將士用血肉之軀經受住美國先進武器的考驗,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第八批10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已回國,埋骨他鄉七十一載,終究魂歸故里,回到了自己的祖國。9月2日,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的迎回儀式上緩緩奏起,20世紀50年代那段永不磨滅的戰場記憶也在許多人心中逐漸清晰。他們之中不只有親自參戰的老兵,還有曾對他們日思夜想的家屬。更有他們的子子孫孫,在長輩們一代接一代的描述中,將這些英雄故事永遠銘記。
周本琳與項保來。 受訪者提供
行軍
1951年,王新河還是裁縫鋪的一個學徒。當時,抗美援朝志願軍隊駐紮在裁縫鋪附近,在動員之下,17歲的王新河也懷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信念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士。
“我想他不甘於當一名小裁縫,滿腔熱血,想要報效祖國。”王新河的兒子告訴澎湃新聞,父親正式參軍那天,鎮裡的好友夾道歡送。山路彎彎曲曲,一行人走了很久……他站在最中間,戴著小紅花,看起來很光榮。
當時,溫嶺全縣有上千人參軍,據《百年溫嶺大事記》介紹,1951年7月溫嶺全縣1800名青年積極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同年9月開展的“捐獻飛機大炮”運動中,全縣共捐獻人民幣33億元(舊幣),可購飛機兩架有餘。
但王新河並未將此事告訴自己的家長,在外打工的父親聽聞兒子已參軍,捨不得家中獨子,慌忙趕來勸阻,最終在臺州的大田碰到了正在北上的部隊。
最終,他還是被說服,王新河也跟著部隊歷經數日,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王新河還曾在東北的部隊待過,歷經多年,他才回到自己的家鄉。
而周本琳回憶道,當時的“行軍之路”並不是那麼容易。槍林彈雨下,敵軍的飛機24小時都在空中盤旋,為了不丟掉性命,神經就得“一直緊繃著”。
“到了朝鮮那會兒正好是冬天,冰天雪地下,合適的遮擋物並不那麼容易尋覓。”周本琳告訴澎湃新聞,那時他們穿的大棉襖,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棉襖有雙面,當敵軍的飛機靠近時,他們就把棉襖反過來穿,露出純白的背面,將自己“藏”在皚皚白雪中。
而為了不被發現,他們又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在第一個出發的人走遠後,第二個人再緊接著出發,第三個出發計程車兵往往就看不到第一位的身影了。”周本琳表示,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安全,但到了晚上,情況會好一些。
儘管如此,對於他們來說,照明彈在頭上飛過的情況並不少見——“我到朝鮮後第一次看到照明彈,它好大、好亮,將陣地照得如同白晝……”周本琳說道。
戰爭
“頭頂每天都是轟炸機,時間久了,都分不清到底是雷聲還是飛機聲。有一次敵軍投下一顆炸彈,我和其他兩個士兵往不同方向跳,我撿回了一條命,卻親眼目睹戰友們被炸死……”王新河的孫女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從小就知道爺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但關於戰爭的細節,自己只聽說過這些,其他的卻並不多聞。
“或許是爺爺不願再多去回憶這場戰役的殘酷。”王新河的孫女說道。而周本琳也無奈地表示,這場戰爭,確實只能用殘酷來形容。
“還記得我們部隊有個小姑娘,和我一般大。當時大家的關係都不錯,那個小姑娘經常教我們唱歌,她犧牲的時候我印象很深……”周本琳回憶道,有一次,大家正聚在一起時,看到敵軍的轟炸機從遠處飛來。當時,人群四散,紛紛跑向臨近的防空洞,但那個姑娘還蹲在原地繫鞋帶。
“快跑啊——”周本琳說道,在眾人急切的呼喊聲下,小姑娘慌忙站起向防空洞跑去,但一枚炸彈正好落在了她頭上,目睹這一切的周本琳,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周本琳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在擔任衛生兵時,在槍林彈雨下救死扶傷,見過無數個年輕的生命犧牲在戰場。而當時負責手術檯的項保來則更是目睹過戰士的鮮血染紅整張手術檯,被送過來便來不及搶救計程車兵更是不在少數。
戰爭的慘烈和血腥無法言喻。據央視新聞報道,松骨峰之戰,志願軍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用僅僅一個連的兵力,輔以步槍、手榴彈、炸藥包等劣勢裝備阻敵數小時;長津湖之戰,堅守1081高地的一個連,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壯烈犧牲;上甘嶺戰役,堅守在3.7平方公里陣地上的志願軍,面對美軍190餘萬發炮彈、5000餘枚炸彈的密集攻勢,頑強抵抗,留下了黃繼光、孫佔元、葛洪臣等英烈事蹟。
“我還聽過身邊許許多多的長輩參加過抗美援朝的經歷。”王新河的家人們告訴澎湃新聞,不只是王新河,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總有那麼一股勇氣,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當兵,做祖國需要的事情。
王新河家中舊照,受訪者稱是王新河戰友,照片上寫著“為了和平 我到了朝鮮”。
回鄉
從朝鮮戰場回國後,項保來又參加瞭解放一江山島戰役,周本琳則被分配到南京軍區總醫院深造。王新河也回到了老家,成為了酒廠的一名普通職工。此後,他們都成為了父親母親、成為了爺爺奶奶,在平凡的生活中,心裡也有一些永遠忘不了的人。
“想見見戰友們。”王新河的兒子告訴澎湃新聞,父親自他小時候就一直在唸叨一些戰友,有些已戰死沙場,有些則自戰爭結束後便無法聯絡。在持續尋覓下,王新河的家人們在多年前找到了與他曾待在同一部隊,回國後便不得音訊的一位老戰友。二人年少時期在槍林彈雨中並肩作戰,再次見面已是身形佝僂、白髮婆娑。
周本琳也說道,雖然自己與多位戰友一直保持聯絡,但也忘不掉曾經的那些面孔,他們都只是十幾二十歲的少年。他們都很年輕,他們也懷著強大信念,為了祖國的未來前仆後繼。
提起抗美援朝,一位河南信陽的老兵坦言,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生死之別。而當被問及看到烈士回國的感觸,這位老兵沉默了。
“應是表達不出自己的感受。”他的兒子告訴澎湃新聞。
河南信陽受訪者家中的軍功章,受訪者兒子稱,小時候父親給他看過,後來便鎖了起來,直到這兩年將鑰匙交給二姐,才得以找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當年,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們迎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奔赴朝鮮,年輕的戰士們,有些回到家鄉,有些卻埋骨他鄉。據央視新聞報道,就戰爭年代的特殊環境而言,“就地掩埋”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今日之中國,有條件也有能力讓流落海外的忠魂回家。
2013年底,中韓雙方就移交中國志願軍遺骸一事達成協議。截至目前,我國已連續8年迎接8批共825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從韓國被接回瀋陽,109位志願軍烈士英靈及1226件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他們曾是少年,他們危機中奔赴前線。他們負重前行,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戰歌,也為子子孫孫留下了難以忘記的故事,為後代開創了美好的未來。
“過著現在幸福安定的生活,根本無法想象當年的戰火紛飛,無法想象當年的惡劣條件。”王新河的家人向澎湃新聞感嘆道,看著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回國交接儀式,真切地受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愛國熱情感染,受不顧生命、奮勇抗敵的誓死鬥志震撼,這些都讓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
(文中王新河為化名)
責任編輯:張無為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