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後,因為所學專業的需要,我總是傾向於看政經、社會紀實類書籍,總是關心外在世界運作規律,痴迷於事實、資料、邏輯分析、宏大敘述,慢慢地,感性的體悟力變弱了,似乎過於理性。這樣的閱讀攝入或許不太均衡,畢竟人生很多事情不是用“腦”能思考出來的,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不能總是向外看,也要向內看。
於是,從2021年6月到9月,我閱讀了一些有關探尋人生意義、旅行的書籍,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01
The Power of Now(當下的力量)by Eckhart Tolle
評分:☆☆☆☆
我們總是沉溺於過往的歡樂與悲傷,希冀或擔憂未知的將來,卻忘記了去感受當下,無法停止胡思亂想,不知不覺成為自己思維的奴隸。
人們會不自覺地生活在對過去和將來的永焦慮中,痛苦源源不斷,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總是被恐懼、憤怒、不滿驅使,短暫的滿足之後又是一個焦慮的迴圈。
然而,無論你的生活狀況如何改變,在更深層次上,當下的生命都是完整的,你什麼也不缺。你不必追求永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除此之外,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也可能迷失。如果缺乏覺悟,任何愛的關係都會變成仇恨和攻擊,陷入衝突,對痛苦上癮。如果不能接納當下的人和事,這不是真正的愛,而只是一種強烈的“小我”需求。愛來自於自己的內心,不需要依靠外界來滿足,放下想掌控他人的執念,才能讓你不再失落和痛苦。也不必評價他人或當下情形的好壞,當你完全接受當下時,你的人生不再有好壞之分。
Tolle所說的放下執念並不是讓人什麼都不做,而是讓人們放下對現狀的不滿和抗拒,迴歸平靜才能全身心做好該做的事。
本書結尾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解釋覺悟:你拿著手電筒在黑夜道路前行,手電就是你對當下的覺知,霧氣是過往與將來,道路是人生,霧只會擋住你的視線,而你的對當下的充分接納和感知,才能更好地前行。
其實,這本書是東方佛教和道教的西方大白話版本,涉及了無我、不著相、無為等概念,還解釋了冥想的基本練習方法,能幫助你找到內心的平靜。
02
Country Driving(尋路中國)by Peter Hessler
評分:☆☆☆☆☆
《紐約客》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旅居中國二十餘年,出版了中國三部曲,包括《江城》、《甲骨》和《尋路中國》,獲得了中國和西方讀者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與其他西方記者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何偉走入基層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沒有宏大敘述或體制分析,而是深入描繪中國土地上的細微變化,使用活生生的人物對話,不帶主觀評價。在來到中國之前,何偉讀過許多外媒對中國的報道,認為它們太過晦暗,對中國的理解膚淺,總是停留在刻板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分析,把中國人物描寫地乾癟,而何偉的寫作,細膩、有靈魂、具有人文溫暖。
何偉能用普通話交流,能讀寫漢字,能熟練地給陌生人遞煙,還考取了中國駕照,是個中國通。他多次從北京租車,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或向東南沿海旅行,記錄了路上的風土人情、長城的歷史,還長期住在北京郊外燕山三岔村老百姓家中,跟隨浙江工廠農民工,和他們產生了深厚的友誼,見證他們的酸甜苦辣,也時常參與他們的家庭事務。他的筆下,每個中國人都有動人的靈魂,可以看到老百姓在經濟騰飛時代中內心樸素的變化。
作為從小在這片土地長大的人,何偉的作品讓我看到更大、更豐富的中國以及我們平時接觸不深的人群,有的網友讀者評價他“比中國人還懂中國”。
此外,2014年新華社對何偉的一集採訪中,記者評價他:“我發現你很少把自己視作中國問題專家,而是一個想要讀懂中國的外國人。” 西方媒體《彭博社》評價這本書,“完全顛覆以往對中國的想象”;《華爾街日報》評價他是“西方世界研究現代中國最具思想性的作家之一”。
0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活出生命的意義)by Viktor E. Frankl
評分:☆☆☆
要論談人生痛苦的資格,Viktor E. Frankl是夠格的,他是精神科醫生、猶太人,曾被送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妻子、父親、母親和兄弟都死在那兒,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下來,但苦難的經歷沒有讓他失去對生活的信念。
在這樣慘絕人寰的環境下,人是不是太過於弱小,而毫無選擇呢?Frankl表示,不管環境如何,人的可貴之處在於選擇的能力——你可以選擇面對現實的態度。在飢寒交迫的極端條件下,有的選擇偷食屍體,有的放棄求生,有的仍願意將麵包分給生病的人……
這本書被認為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1997年Frankl去世時,這本書已售出10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24種語言,豆瓣上此書的評分高達9分以上。
但這本書也頗具爭議。有的讀者誇讚Frankl境界高,在惡劣的環境中仍用理性的態度來分析自己和身邊囚犯的行為,但是,這種高度理性、第三方上帝視角的文字讓我瘮得慌,他還是人嗎?家破人亡被描述得雲淡風輕,是因為毫無感覺,還是因為創傷過度導致情感封閉?
在北美讀書圈,有不少學者和我有著類似的質疑。大屠殺歷史研究者Lawrence L. Langer認為,弗蘭克對他的意義治療法的宣傳、自我誇大的語氣、對大屠殺受害者非人道的超然感,是非常有問題的。
此外,Frankl的主要觀點,即積極的態度是在集中營中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暗示著那些死去的人是由於自我放棄、受害者對他們的命運負有責任。相反,歷史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態度和生存之間沒有什麼聯絡,本書的暗示是對歷史的冷漠和對死者的不尊重。
我記得Frankl在書中批評了營養不良、疾病纏身的同伴放棄打起精神,任由納粹將其送入毒氣室消滅,還將這人的死亡歸咎於失去生活信念;而Frankl本人非常幸運,被派去做集中營醫生助理,沒怎麼參與高強度工業生產勞動,他根本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有什麼樣的疾病史或精神創傷史,就認為別人的死亡是自我放棄的結果,有點何不食肉糜。
但總的來說,他對集中營的生活情況的描述也算一段珍貴的口述史,可以瞭解集中營強制勞動模式:猶太人每日工作時長12小時左右,每個猶太人的名字被取代為數字從而去除個人意識,集中營的門口還貼著大字“勞動帶來自由”激勵猶太人,一旦生病就脫去毒氣室消滅,大多囚犯過度勞累而死。
04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 by Wally Koval
評分:☆☆☆☆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這個攝影社群在Instagram上有超過100萬粉絲,分享世界各地有趣美麗的地方,2020年社群創始人精選了地球上200多個美麗、獨特和有趣地點以及背後的故事。開啟這本書,你就開啟了一場全球旅行和美學盛宴,去往許多你從來不知道存在的地方。
05
悉達多 by 赫爾曼·黑塞
評分:☆☆☆
本書創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精神創傷,人們開始向東方哲學尋求撫慰,在黑塞看來,人類要有美好的未來,就要恢復每個人的人格。
這本書是關於婆羅門之子悉達多在古印度尋求解脫的故事,悉達多在出世入世的沉浮中,沒有靠教義和他人的傳授,而是選擇獨自在世俗中摸打滾爬,最終得到證悟,感受到萬物的圓融統一。
他站在河水邊,理解了“河水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樣的 , 在源頭,在河口,在瀑布,在渡口,在急流中,在大海里,在山區,到處都是一樣的 , 對於它來說 , 只存在現在 , 而不存在過去和將來的陰影”。也就是,不念過去,不求未來,“一切都是現在 , 一切都只有本質和現在”。
06
鋼琴即興作曲與演奏 by 姚恆璐
評分:☆☆☆☆
在創作了第一首簡單的鋼琴曲之後,我尋思著要弄一本樂理書,學習鋼琴作曲的基本知識,於是閱讀了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姚恆璐教授的教程,比網上亂七八糟的教程清晰細緻,大量的譜例讓你瞭解旋律、和聲、曲式、織體。
對於我這個業餘學過樂器的人來說,本書後半部分,尤其是七和絃的連線、附屬和絃的調性迴圈,讀起來有點吃力,我一邊檢索專業術語,一邊讀,一邊彈奏譜例。
我時不時錄下自己的創作靈感,碎片譜子記了很多,其中三首發布在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上。三首曲子《琥珀色的晨光》、《無聲的抗爭》、《富春江洄游的鰣魚》分別是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創作的。(聆聽連結: 網易雲音樂)
曲子創作的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欲速則不達。往往越用力,越是一個音符也彈不出,反而是每次快要睡著,全身肌肉鬆弛,搞不清自己是醒著還是入睡的時候,滿腦子都是美妙的旋律,一下子從床上彈起來,急著想要記下旋律,卻又忘了。有時候坐在鋼琴前,聽聽蟬鳴、溪水、風聲,什麼技巧也不想,放下必須寫出曲子的執念,律動就自然而然出來了。內心聽覺是無法刻意“想”出來的,而是自己流出來的。
這種感受和以前英語演講比賽、羽毛球和長跑訓練的感受很相似,越是盯著目標、越是用力,越是發揮不好、達不到目標;越是全身放鬆,忘掉小我,享受當下的呼吸、心跳、聲音和肌肉,演講反而清晰流暢,擊球反而精準,跑步才會步履輕盈。就像姚恆璐教授所說,“創造力是在平和寬鬆心境下的產物。”
最近大家讀了哪些好書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分享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