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孝順一直都是中華兒女傳頌的美德,一聲“娘”包含著熱切的愛,而這種愛,是我們回贈父母的精神泉流,所以無論在和平盛世,還是在亂世洪流,“孝”字,永遠是人生當頭。
而這個“孝”,前人留給了我們許多刻骨銘心的記憶,前有蔡元培割肉救母,後有越戰士兵臨死前高呼26聲娘,一聲又一聲如空響迴盪。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第一眼看到的是母親,離開的最後便以母親作為人生結尾,這是那位士兵最後的“孝”,也是他對於祖國母親最後的留念,這份深情,讓無數人動容。
背井離鄉,毅然投身黑豹行動
縱觀歷史,在戰爭的洪流中無數先輩的犧牲才換來了現世的和平,許多人的人生在戰爭打響了第一聲槍響中已經奏起了生命的哀歌,這是從前那段被許多人忽略但卻又宏大而壯闊的歷史,那就是1987年的“黑豹行動”,又稱“1.7”戰鬥
黑豹行動的開始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迅猛而果斷,熱血而殘酷,在那個人們闔家團圓的日子,黑豹行動吹響了戰爭的號角,剛從百年的戰爭中掙脫出來的新中國還沒有站穩腳跟便引起了許多它國的敵視。
即使是越南這種東南亞小國也在越南自衛戰後並沒有放棄對我國領土的覬覦,反而變本加厲地屢次騷擾我國邊境,造成了我國邊境地區不可估量的人員以及財產損失。
於是即使在我國一線陣地,哨所破壞嚴重,防禦措施未恢復,佈置安排到位的情況下,我軍在本該“除爆竹”、“享平安”的日子,召集了88戰士,毅然在雲南老山地區進行了一場影響中外的戰地點撥戰。
參加戰鬥的88名戰士,許多年紀尚小,他們還在憧憬未來的年紀跟著前輩一起衝鋒陷陣,他們之中的每一個都明白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於是在戰前接受嚴酷的訓練時每一位戰士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只為戰場能成為戰友的依靠,不做敵人槍下的亡魂。
他們每一個都意志堅定,明白這可能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戰鬥,他們早早寫好了遺書交付於家人後,便決然投入了這場腥風血雨之中。
這場戰爭沒有壯行酒,只有對祖國的宣誓:保衛祖國,奮勇殺敵!
他們放下對小家,為祖國而戰,不同的人為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為著同一個目標廝殺,在戰場一路向前,他們不知道前方會有怎樣的光景,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看見明天,但他們知道即使這是此生的與家人的最後一面也在所不辭。
形勢嚴峻,88名突擊隊員犧牲21人
戰爭往往是殘酷的,這場戰鬥中,88名戰士被後世喻為敢死隊,他們所處的425陣地是那拉地區最敏感的支點,地勢低窪,極容易形成敵對包圍形勢,受到敵方的直接監視和火力壓制。
特別是在1985年後,越軍加強了425號陣地的兵力,偵察系統,火力配製逐漸完善,建設了許多隱藏極深的通訊聯絡點,協同指揮,極大影響了我軍的攻克力度
加之我軍在建國後國家經濟實力較為落後,戰士的軍事資源極度匱乏,最終以417團共犧牲28人,其中突擊隊犧牲21人,其他陣地犧牲7人。
據倖存戰士回憶,在當時的戰場上,屍橫遍野,昨天談笑風生的戰士可能明天早已身首異處,在這場惡仗中,他們要隨時抵禦毒蟲的襲擊,飢餓的威脅,隨時要警惕潛伏在暗處的敵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命喪黃泉。
在此情況下88名戰士仍舊頑強抵抗,在數個日夜的籌劃下決定採取奇襲模式進行巧取,最後在黑豹行動中,我軍以425號陣地為基點,將敵軍驅之洞內,從我軍派遣3個班在敵眼皮之下潛伏27個小時,到突擊分隊隱蔽摸進,控制敵人表面陣地,封住洞口均未被發現。
成功地達到了奇襲戰鬥的突擊性,在敵情有變的情況下,突擊隊迅速調整兵力,邊清剿殘敵,邊組織堅守,首創了出擊作戰奇襲、抗反與堅守的成功戰法。
第一突擊隊奮力頂住越軍的炮火攻擊,在堅守下全隊總共31人一直打到了僅剩8人還在堅持戰鬥,情況非常緊急。
關鍵時刻,在負責一線指揮的2營副營長楊明星命令下,4連連長馬升雲和第二突擊隊隊長李新春帶領第二突擊隊衝了上來,立即加入戰鬥,衝鋒陷陣時不停高呼“兄弟們,給我殺!”
在突擊隊員的抵死反抗下,敵人終於放棄反撲,士兵們都鬆了一口氣精疲力竭地為逝去的戰友們哀悼,最讓人感覺到痛心的就是他們的戰友臨死前所說的話,還能站起來繼續戰鬥的戰士緊咬牙關向前衝鋒,再也起不來的戰士只能在生命依稀之際呼喊著家人的名字。
倖存的戰士們都說,這是煉獄。
面對著敵軍的人數優勢和地形優勢,我軍嚴防死守全數殲滅,一路窮追猛打,擊斃敵團副參謀長和副營長,打亂了敵方的指揮系統,讓敵方徹底亂了陣腳。
此次戰爭共斃敵531人,傷敵462人,毀敵工事205個,火炮31門,機槍35挺,40火箭筒26具,衝鋒槍30支。繳獲敵重機槍1挺,火箭筒2具,衝鋒槍5支,手榴彈(手雷)28枚,衣服12件,60迫擊炮2門,槍彈100餘發,對老山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軍中赤子,臨終遺言響徹雲霄
這場被稱為兩山戰役中影響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一戰,這場惡戰真正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將一落塵埃中的新中國重新拉入了世界大舞臺,這場戰爭中以88個人僅生還8個人的代價,重新奏響了中華的國歌。
後世常言道“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或許在許多未經歷過戰爭的人的耳朵裡聽起來假大空,但真正的戰爭中洗刷過的戰士們都明白這是多麼沉重的一句話,它包含著80個人的生命,80個家庭的苦痛,以一身之軀換得盛世太平。
他們之中許多人比不得現代人得高知識高階級,甚至其中有的戰士連字都不會寫,連遺書都是用錄音機錄得26聲娘,這個戰士,就是馬佔福。
馬佔福犧牲時,年僅20歲,本該風發意氣,揮斥方遒的年紀,便倒在了冰冷的血泊之中,他不像其他人可以對著遺書傳情達意,所以他選擇用最永恆的方式——錄音,留下自己的聲音,留下自己對母親以及對祖國最後的思念。
馬佔福在生命的最後之際仍就做著戰友們最堅實的後背,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最後與敵人一起在425號陣地的洞內同歸於盡。
馬佔福用20歲的身體鋪平了勝利的道路,戰友們目睹了馬佔福的犧牲個個都殺紅了眼,一時間士氣高漲,或許是對20歲生命的惋惜,或許是對戰友犧牲的憤怒,或許是對馬佔福精氣神的感觸,戰士們都奮不顧身往前衝去,有些人的臉上還掛著淚水。
戰後,許多人聽到了這位戰士的臨別遺言,那26聲娘讓無數人動容,團部的人們在看到馬佔福母親那一刻全都淚流滿面,這位英雄的母親在聽聞兒子的死訊時正迫於生計沿街乞討,她彷彿一時間失去了重心,向後面癱倒而去,崩潰的放聲大哭。
她僅僅抱著那臺收音機,希望留住兒子最後的氣息,這26聲娘,道盡了馬佔福短暫而英雄的一生。
年紀尚輕,這位青年便用行動詮釋著“舍小家,為大家”。或許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平安,我們之所以覺得安全,是因為有無數個像馬佔福一樣的人為我們承擔著風險。
他們亦或是“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際:的劉步蟾,“雄赳赳氣昂昂“的抗美援朝志願軍,亦或是你我身邊的李警官,張連長,每一個都如同閃耀的星星一般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多人不明白英雄的含義是什麼,許多時候英雄其實是一個旗幟,或是一種精神,亦或是一種信念,一個國家如何長久昌盛,英雄的引領作用必不可少,而馬佔福這樣的英雄更是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物質橫流的社會中需要去提倡的。
如今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幾十年,英雄的馬佔福也長眠地下二十多年。
許多愛心人士和老兵自發募捐,為馬佔福提供了一個靈魂的棲息地——雲南烈士陵園,在這裡或許有他的戰友,他的靈魂,從來都不會死在泥土中,而是會成為新時代的鳥兒,飛翔在天空裡,讓這個時代的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赤膽忠心。
結語
沒有一個人生來便是英雄,是愛與責任賦予了人成為英雄的能力,正如文中的馬佔福一樣,因為家奔赴戰場,最後也因為愛在戰場離去,在黨的光輝歷史中,就是這種愛與責任鑄就了黨徽和紅旗
在那個名為戰爭的子彈射入馬佔福的體中的時刻,他便不再是一個人,更成為了一種精神,作為飄揚的紅旗,這種火如毛主席的“燎原之火”將1979年的衛國精神作為傳承的紐帶一路延申,我們致敬那位在黑豹行動中以身殉國的馬佔福。
一如肖思遠戰士所說: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而最後,馬佔福那26聲娘,是對我們“恭孝父母”的督促,是他對祖國母親最後的依念,這也許是他對母親和祖國最後的送別。即使沒有“長亭外,古道邊”,我們也能感受他的無邊寂寥和豪壯。
現在,抬眼就能看見的藍天,正是祖國給我們的幸福家園,不用經受槍林彈雨,不用擔驚受怕,這是饋贈,也是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