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圓滿成功,極高的命中率,背後是中國的技術又提升了一大截了!
這次神舟十二號落點精度到底有多高?和理論值僅差847米!央視報道中飛控中心預報工作人員就給出了預測落點座標為:東經100°04'46'' 北緯41°37'23'',實際落地空中搜救報告落點精度為東經100°04'26'' 北緯41°37'46,這一計算就是847米。看圖二,實際上落點和瞄準點,簡直比十環還準。這可是有一大截傘降的。航天回收這個精度之高,如果是導彈精度形容,大概相當於米級精度,不可思議。
這個精度極大的方便了救援,救援隊3分鐘不到就到現場,如果航天員在降落有什麼意外受傷則可以馬上救治,這個時間非常寶貴。這是飛船模式非常大的進步,可以說是最佳了。
東風著陸場能夠這麼好,實際上先後進行了搜尋、導航、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等20餘項技術改造,突破了預測校正再入返回航天器飛行軌道計算和落點預示技術難題,填補了返回著陸最後1公里彈道測量和景象拍攝的空白,技術條件得到很大提升,具備了執行載人飛船搜尋回收任務的能力。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中國對導彈末端跟蹤與預測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動用多套統一測控、雷達、光學等裝置,構建近3000公里長的再入走廊跟蹤測量鏈。依託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全地形車等,吸收搜救、醫學、航天器研製專家組建專業搜救力量,構建了專業力量為主、應急力量支援的航天搜救力量體系。
可以長距離跟蹤宇宙飛船,當然也可以跟蹤其他,這說明中國測控跟蹤技術提升很多。
以通訊衛星、無線寬頻網路、跳頻電臺等為主要技術手段,構建搜救資訊推送系統,具備了引導搜救力量快速機動和搜尋發現目標的能力。
這是今後戰地通訊保證,可以快速保證安全通訊,特別在無人區全程直播很重要。
實際上,載人航天的返回、跟蹤、搜尋,背後是材料、軌道計算、無線通訊、測控跟蹤技術等的集大成者。尤其高精度,說明各種系統的可靠度和設計能力與精度非常厲害,這些既可以對我方進攻力量進行能力提升,也可以對我方防禦跟蹤力量的提升。
中國的戰略平臺起來了,美國人也是很清楚的,和中國不可能真的幹起來,否則兩敗俱傷,吃不了兜著走。這就是美國聯席參謀長主動打電話和中國保證沒有進攻中國的問題根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