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你不如生塊叉燒!”
“你是我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我這不都是為了你好嗎?!”
“你看xx家的孩子多聽話,你能不能學一下他?”
上面的句子是不是很熟悉呢?在場的爸爸媽媽應該都有對自己的孩子講過類似的話吧?生氣時說的,賭氣時說的,還有開玩笑的時候。
一 “都是為了你好。”
嗯,你們肯定幫孩子做過不少的決定,小到生活起居三餐,大到讀書、就業工作、擇偶。你們會說自己是過來人,按照爸媽的安排做就對了。
-你們說C君成績不好,叫我不要跟他來往,不然以後不讓我出門。
"可是,C君是我在學校裡關係最好的朋友。"
-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你們非要讓我讀金融,說以後工作有前途,賺錢快。
“可是,你們明明知道,我從小喜歡畫畫,以後想當設計師。”
-我也曾試過“拒絕”你們的安排,為自己做過一次決定。
“可是,換來的是全家人的橫眉冷對,甚至認為我學壞了。”
對於孩子,你們總想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以“為你好”託詞強制要求他們,但是否想過,自己也曾年輕,也曾對未來有過期待和想象,哪怕是很小的事也遵想從內心去做,而不是成為別人手中的木偶。
二 “在你們口中,孩子永遠都那麼差”
人生的本質真的是一場賽跑嗎?小時候,比不完的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不能給叔叔阿姨近鄰遠親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能讓你們丟臉。
出來工作後,就業單位、收入、車和房,只要是能比的每一樣都不會落下。
“你看看xx的孩子多_____,你能不能學學人家?”
如果位置換下,孩子用別人家的父母和你們比較,你們也能虛心接受嗎?世界那麼大,總是會有更優秀的存在,可並不代表誰就一定是最差的。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經濟條件、成長環境等都不同,對一件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自然也不同。比起成為別人,不如鼓勵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 星星很多,要做自己的太陽
你們有沒停下來想過,不斷的要求孩子按照你們的想法做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和證明自己是對的,甚至是避免麻煩。
不然,為什麼不跟孩子溝通交流下,而是自己直接決定呢?
做決定很簡單,但去經歷過程的人是他們,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選擇,才是作為父母的人最赤誠的“為了你好。”
世界在進步,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年輕一代能看到的方方面面不見得會比老一輩少。與其不放心,不如堅信孩子的選擇,父母賦予了生命,但人生是他們的,是獨立的個體,也是一道獨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