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性麻痺”,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以靜止性震顫、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據統計,我國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37%,總數可能高達362萬人[1]。
目前,陳彪教授團隊透過臨床試驗已經證實了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療,在改善PD患者的凍結步態、肢體僵硬、運動遲緩、疼痛、抑鬱、焦慮、疲乏、睡眠障礙等方面有很好的療效。然而,無數帕友卻因為對TMS陌生而未曾嘗試,未免可惜;也有帕友,已經接觸TMS,但由於身邊專業人士不多,不能更多的瞭解TMS相關知識,深感焦急。
為了更好地滿足帕友們對TMS的求知需求,高博醫療集團重磅推出了帕金森病科普F.M之TMS專欄,打破認知門檻,透過“聽”與“看”相結合的有趣形式,讓專業知識聽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每篇文章都會由中國帕金森領域權威專家稽核,從而確保科普文章的科學性,並符合中國臨床實踐。
1、什麼是TMS ?
TMS是一種無痛、無創傷的綠色治療方法,它是利用脈衝磁場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大腦),改變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的刺激技術。所以,簡單的說,TMS就是透過磁場無創地作用於大腦神經,從而改善身體的各種不適症狀。
2、TMS怎麼做 ?
第一步:醫生要為每一位治療患者建立一個專屬的資訊檔案;
第二步:醫生測量患者的運動閾值(如圖1所示)。由於不同的患者,大腦對於刺激的反應也不一樣,所以,每一位患者都有自己的運動閾值。
首先囑患者坐位,手完全放鬆,手掌向上,平放於大腿上,醫生手持線圈拍在定位帽紅色區域手的部位附近(手控制區)刺激,調節刺激部位和刺激強度,觀察患者手指運動情況,10次刺激中至少有5次誘發患者手指運動的最小刺激強度即可認為是靜息運動閾值。通常,以運動閾值的100%作為基本單位,80%-120%的運動閾值作為患者的治療強度。
圖1:測量運動閾值
第三步:根據不同的治療目的,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標準rTMS治療方案的主要相關引數有:刺激部位、刺激強度、頻率、刺激時間、間歇時間、重複次數。
也就是說,刺激不同的位點會對不同的症狀有效果,不同的頻率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高頻是興奮作用,低頻是抑制作用),刺激強度和時間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醫生會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選擇最合適、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第四步:固定刺激線圈,刺激線圈45°角緊貼頭皮,就可以開始愉快的治療了。
不難發現,TMS治療不會給患者帶來任何痛苦和創傷。但值得注意的是,TMS的治療方案的選擇是非常複雜的,醫生需要結合患者的症狀,本身疾病的特點來調節不同的引數,包括刺激位點、強度、時間、頻率等等,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所以,一些簡單的儀器,是很難有這樣的治療作用,帕友們需要學會甄別。
圖2:TMS治療示意圖
專家介紹:潘競
副主任醫師,黨員,博士研究生,師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陳彪教授。
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醫師協會眩暈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委員;主持內蒙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專案一項。
研究方向帕金森及運動障礙疾病,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首家帕金森專科門診,引進了最完整的帕金森病評估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