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峽大壩蓄水20年
三峽工程於1992年正式提出,為了建造三峽大壩,150多萬人離開故鄉,且這項工程耗資2000億元。作為備受關注的大工程,該大壩的建設動用了眾多專家,其建設標準均按照最高水平設計,如在防洪上按照千年一遇的洪水級別設計,可擋住12.4萬m³/s的水流量。
1997年大壩成功實現截流,2003年6月開始蓄水發電。自從大壩建設完畢後,原本經常遭遇水患的荊州兩岸,這之後不再擔心水災問題。據悉,三峽工程建立後,每年可減少22-25億元的經濟損失。
同時,三峽工程的發電量很高,2003年時發電為8607吉瓦時,但2020年時就已達到111800吉瓦時,創下全球單座水電站的發電新高。
而三峽工程也有利於航運業的發展,工程建成後,船運成本大大走低,集裝箱從重慶到上海,鐵路成本為6000元,陸運為10000元,但水運卻只要3500元。
此外,因大壩的攔蓄作用,使得其形成了容量為393億m³的水庫,該水庫長為600多千米,在近20年的蓄水中,魚類資源也得以很好的繁殖。據統計,該水庫中有140多種魚,且包括銅魚、胭脂魚等稀有品種,被稱為是最大的“天然魚庫”。
至於三峽工程的安全問題上,其實沒必要太擔憂,該工程使用了高規格混凝土、一級粉煤灰,並不斷最佳化原料,還利用多種方式提升其質量,可保證其很好的抗凍、抗裂、抗震等。而三峽工程的噸位大、抗爆效能強悍,常規性爆破不會對其有安全隱患,預期壽命多達幾百年之久。
然而,三峽工程利國利民,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蓄水近20年裡,泥沙不斷淤積,以至於庫容量逐年縮減。
02、淤沙有多嚴重?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也是上中游的分界線,其地勢落差比較大,而水庫的水面多達1-2千米寬,正因水面十分開闊,為上游的泥沙淤積提供了條件。
多年來,上游江水攜帶著大量泥沙、岩石不斷湧入中下游,到了三峽水庫之時就會淤積,水容量也日益縮減,以至於三峽的蓄水能力接連下滑。據監測,從2003年到2019年,三峽水庫的泥沙淤積量多達18.42億噸,也就是平均一年有1億多噸淤積庫區。
同時,因上游水流比較快,侵蝕速度慢,上游不少大型岩石淤積水庫,以至於庫區的行船安全受影響。如果繼續下去,重慶水患將會加重,且魚類的洄游也會受影響。
03、或成為三門峽?
有人稱,不久的將來,三峽蓄水防洪作用將大幅下滑,或會成為三門峽,真的如此嗎?
三門峽大壩是20世紀60年代修建的,而設計工作最早是蘇聯專家柯洛略夫,他認為三門峽水壩一旦建成,將有效解決發電、灌溉、防洪等多個難題。
事實上柯洛略夫有些自誇了,他沒有意識到黃河的治理難度之大,也不想到黃河的輸沙量之強、三門峽建成後,僅1年半時間,泥沙淤積量就多達15億噸,1964年時就已累計達到50億噸。
可見,三門峽工程並沒有解決淤積問題,反而下游“懸河”問題加重。儘管之後三門峽大壩多次改造,依舊沒解決排沙問題,黃河水患仍然存在。
而三峽大壩會成為三門峽一樣的存在嗎?顯然並不是,有資料顯示,三峽大壩想要淤滿,最少要280年。而在設計三峽工程時,專家也特別打造了獨特的排沙體系。
大壩的蓄水位下有23個洩洪孔洞,且每個孔洞都有獨特的作用,可實現淤沙、排沙的平衡。
同時,當專家發現三峽的淤沙問題後,又想出了多種辦法,解決淤沙難題。如在上游建造新型大壩、植樹造林等,其效果很是顯著,13年後,三峽的入沙量就大大減少,15年後入沙量更是減少至0.6億噸,可見上游的沙越來越少。
04、為何禁止採砂?
儘管三峽庫區的淤沙量減少,不會對大壩使用壽命造成影響,但這些泥沙淤積深度還是多達十米,這樣下去上游航運將受影響,像江中島皇華城就是如此,受淤積影響,大噸位船無法透過。
有人好奇,為何不利用採砂船將底部泥沙清理出來?這樣就可一舉兩得,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解決淤沙問題。
的確,三峽庫區底部的泥沙是優質的建材原料,可如果任由其大規模採砂,必然會擾亂市場秩序,破壞剛建立起來的生態系統。而如果放開採砂,那必然會有非法採砂行為,到時候對堤壩會造成損壞,後果很是嚴重。
而採砂船的工作,也會造成石油類、生活類汙染增多,水體質量將會下降,居民的飲水安全沒保證。
而像鄱陽湖就因大量採砂,導致湖床受損嚴重,湖水滲入地下,面積萎縮24.3%。海南也因非法採砂,以至於33座橋樑、6個涵洞安全隱患極大。
正因如此,國家頒佈了《長江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唯有透過批准才能在規定水域內採砂,且採砂量受限,不能危害水利設施。
總得來說,三峽庫區的淤沙問題不足為慮,之所以不解決淤沙問題,其實是考慮生態環境、市場秩序兩大方面,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