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戰鬥機領域的發展進入快車道,最近幾年更是湧現出號稱“三劍客”的殲-10C、殲-16、殲-20,成為空軍新質作戰力量的核心。從2015年至今,這三款戰鬥機在空軍的列裝總數已達500架左右,這是全球除美國空軍以外,戰力最為強悍的一支空中力量。比較起來,我國海航陸基部隊則顯得有些“沉悶”,在2016年左右接收最後一批殲-11B之後,就再也沒有獲得新批次戰鬥機,三代半和四代戰鬥機的裝備數量為“零”,新列裝戰機相比於空軍出現了500 : 0的局面,儘管海軍陸基航空兵的規模有限,但如此比例似乎也顯示了其尷尬的地位。
事實上,空軍在戰鬥機領域領先海航由來已久。在空軍於1992年獲得俄羅斯蘇-27SK重型戰鬥機時,海航仍然只有殲-7和殲-8戰鬥機,直到2004年才得到24架俄製蘇-30MK2多用途戰鬥機,其跨入三代機領域的時間比空軍整整晚了12年。而之後國產殲-10、殲-11戰鬥機效能成熟之後,也是優先供應空軍,海航直到2012年才獲得第一批殲-10AH和殲-11BH(海航會在海空通用的裝備編號後加一個“H”),又一次晚了4年。從目前情況來看,海航最新一次“延後”的時間或許會更長,不僅短時間內得不到殲-20、殲-16、殲-10C,甚至有可能永遠都不會裝備了。
海航一直未能裝備殲-20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空軍對殲-20的需求太過迫切。就目前來看,周邊的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甚至新加坡,都已訂購了美國F-35隱身戰鬥機,其中日本訂購147架,目前到貨(由日本組裝)約28架(墜毀一架),韓國訂購40架,到貨約36架(預計年底全部交付),澳大利亞訂購100架,到貨約48架,新加坡訂購4架,尚未到貨。這樣算起來,上述四個國家共訂購291架,已經到貨約112架。如果加上美國在日本巖國基地部署的一個F-35中隊(24架),以及美國“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攜帶的6架F-35B、“卡爾文森”號航母搭載的10架F-35C,中國空軍面對的是已經超過150架F-35的壓力。
在未來10年,美國預計還會在日本巖國、嘉手納、三澤基地部署5個F-35中隊(120架),在韓國烏山、群山基地部署4個F-35中隊(96架)。屆時,美國及其盟友在我們周邊集結的F-35將達到550架左右。如此驚人的規模給中國空軍帶來了空前的壓力,因此,空軍迫切需求大量殲-20來挑起爭奪制空權的大梁,對沖F-35的威脅。成飛雖然已開動多條脈動生產線全力生產,但目前殲-20大約100架的裝備數量顯然不夠,至少要達到300架左右才勉強夠用,500架才稱得上游刃有餘。因此,海航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分到殲-20的可能性並不大。
另外,從兵種職責任務上分析,海航也未必打算裝備殲-20。海航急切發展下一代隱身艦載機是毫無疑問的,但目前情況來看,殲-20上艦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倘若海航陸基部隊裝備殲-20,那麼同為海航的兩支戰鬥機部隊就會分別裝備兩款不同的隱身戰鬥機,這對規模本就不大的海航而言,帶來的後勤壓力是難以承受的。更重要的是,海軍這些年投入大量資金,建造國產新型航母、戰略核潛艇以及055驅逐艦等重型裝備,能否有足夠資金採購造價近1億美元的殲-20,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事情。因此,短期內海航裝備殲-20的可能性不大,長期來看,無疑隱身艦載機吸引力更大。
相比之下,海航裝備殲-10C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殲-10C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最突出的優點就在於機動靈活、造價較低,可以解決目前國內三代半戰機數量偏少的問題,這也是空軍在殲-20服役後,仍然大規模裝備殲-10C的重要原因。但對於海航來說,其裝備規模較小,因此對造價並沒有空軍那麼敏感,反而對單機效能更加重視,殲-10C載彈量和航程的缺陷,在海航看來就會進一步放大。更重要的是,雖然如今國產航空發動機的可靠性水平已經不低,但雙發與單發之間仍有顯著差距,畢竟雙發戰鬥機即使一臺發動機故障仍然有動力返回,而單發戰鬥機就要凶多吉少;並且海航的主要作戰空域位於海面之上,故障飛機面臨的海洋環境異常惡劣,這與空軍面臨的狀況截然不同。
單發戰鬥機在陸上故障時,可以選擇迫降或者跳傘逃生,只要飛行員能安全落地,基本就不會有生命危險,而海上則完全不同。自從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以來,在海上成功迫降的例子屈指可數,至於跳傘,雖然各國海軍戰鬥機都配備了相應的定位及生命維持裝置,但飛行員在海上存活的時間仍然是以小時計算的。美國海軍不久前一架MH-60S直升機墜海,在有人目睹到墜機位置、立即出動直升機救援的情況下,機上6人中仍有5人下落不明,最終被認定死亡。而戰鬥機飛行員在跳傘後,其定位裝置受制於裝備體積和精度,救援部隊飛抵時間,以及洋流、海況等因素,能被成功救起的機率可想而知。
正因為如此,海航天生就不喜歡單發戰鬥機,雖然在2012年接收了一個航空團的殲-10AH,也是出於當時對第三代戰鬥機異常渴求,極度匱乏對空作戰能力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選擇。事實上,這20餘架殲-10AH也主要用於陸上訓練,也側面證明了海軍對單發戰鬥機海上訓練風險的隱憂。而且,殲-10C的情況與殲-20有所不同,在空軍目前裝備了近200架殲-10C的情況下,成飛完全有充足的產能向海航提供殲-10C戰鬥機,但殲-10C本身的效能短板和單發設計制約了海航的採購。
殲-16面臨的情況最為特殊。海航早年成立的目的,是針對來自海洋方向的海空威脅,與空軍分開指揮排程有利於發揮主動性,但近年來,海航已經逐漸蛻變成以反艦力量為核心的空中力量,近年來雖然服役了殲-10AH以及殲-11BH等空優戰鬥機,但也是作為殲轟-7、轟-6等反艦導彈載機的護航戰鬥機存在。實際上,海航一直更傾向於裝備蘇-30MK2這種多用途戰鬥機,以達到同時執行反艦、制空任務,簡化裝備型號、數量的目的,這也是蘇-30MK2裝備十多年來,海航始終對其愛不釋手的根本原因。因此,對於堪稱“加強版蘇-30MKK”的殲-16,海航理論上應該是非常期待的,但事實卻有一些變化。
表面上來看,空軍對於殲-16的需求非常迫切,畢竟殲-16是目前國內綜合性能僅次於殲-20的戰鬥機,其優秀的大航程、大載彈量優勢,是空軍不可或缺的對外打擊力量。沈飛近年來雖然也為殲-16建設了脈動生產線,但距離空軍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國內雖然屢屢流出殲-16在海軍服役的傳聞,但到目前為止仍未得到官方確認。考慮到殲-16從小批次生產至今已超過6年,空軍即便需求量再大,分出部分產能給海航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因此,箇中內情可能並不是海航無法得到殲-16,而是在海航未來的規劃中,可能並沒有殲-16的位置。
殲-16也已生產多年
海軍陸基航空兵本來就是一個頗為特殊的兵種,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只有中國與俄羅斯的這一兵種規模較大,並且配備了較為先進的戰鬥機。本質上是因為這兩者都面臨美國由海向陸的強大威脅,海軍陸基航空兵實際上是作為反艦,或者說反航母力量而存在。中國海軍近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航母領域,短短10年就走到了世界前列,具備了走向遠海的物質基礎和經驗積累。再加上國產反艦彈道導彈的反航母能力日益犀利,使得海軍陸基航空兵的反航母作用逐漸削弱,而剩餘任務又與空軍存在較大重合,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海軍航空兵全部轉向航母,只保留少量反潛機或巡邏機的情況。當然,這還需要時間來實現。
海軍目前共有兩艘滑躍型航母,理論上最多能搭載60架左右殲-15艦載機,算上陸上的訓練及後備力量,總規模應該在80架左右。而海軍航空兵陸基各型戰鬥機與殲轟-7的總數量也就不到300架而已,考慮到殲-15是一款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因此,只需要大概180架左右就足以承擔原由陸基部隊擔負的任務,而憑藉航母的機動能力,在靈活性上更是遠遠超出。按照航母建造規劃和進度,大概在2028年到2030年,海軍就會裝備兩艘彈射型航母,屆時,四艘航母搭載的固定翼艦載機數量,差不多能達到150架左右的規模。換句話說,在2030年前後,海軍航空兵就基本具備完全艦載化的基礎,海航很有可能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才在三代半、四代戰鬥機換裝時,遲遲沒有動靜。
而在這不到10年的時間內,海航即使不補充新的戰鬥機,也完全可以透過對現役殲-11BH以及殲-11BSH(雙座教練型)改造,以達到保證戰鬥力的效果,畢竟海航目前的80餘架殲-11BH系列戰鬥機,都是早期生產型號,絕大部分只能對空,而不具備對地、對海作戰的能力。理論上來說,只要對殲-11BH進行簡單升級,強化雷達的對地、對海搜尋能力,同時完善其航電裝置及資料介面,以較小的代價就足以達到目前殲-15的水準,具備一定的多用途作戰能力,雖然並沒跨入三代半戰鬥機的範疇,但強化的反艦能力也能滿足海航需求。而殲-11BSH的改造,則可以更加深入一點,透過換裝相控陣雷達等方式向殲-16靠攏,以保證一定的高階戰力,是一種兼顧成本及戰鬥力的做法。事實上,空軍已經開始對現有殲-11B進行改進,並催生了“殲-11BG”這個尚未得到官方認可的型號,因此,殲-11BH的改進在技術上並不存在什麼問題,而由此得到的戰鬥力提升,也足以支撐海航在未來10年的需求。
殲-11BS的改進潛力很大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海航一直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角色,其獲得的航空資源與空軍相去甚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作戰能力,但鑑於早期艦隊規模較小、海防壓力很大的實際,海航又不得不保持一定規模,種種無奈實在難以言說。在當前海軍逐步走向遠海大洋的蓬勃局面下,海軍陸基航空兵已經很難跟上海軍前進的步伐,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後,進一步找到自己的最終定位和歸屬,也是可以預見的。就目前來看,經過多年拖延之後,殲-10C進入海軍的可能性已經基本沒有,殲-20和殲-16的可能性也不大,這使得10年前作為新銳裝備進入海航的殲-11BH,很有可能成為海軍陸基航空兵最後一批戰鬥機,而殲-11BH最終退役的時間,很有可能就是海軍航空兵徹底走向遠海,化龍騰飛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