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前言
在去年的iPhone 12系列上,蘋果首次添加了手機的MagSafe磁吸功能。只需要輕輕一碰,手機便可以藉助磁力同無線充電器、卡包、充電寶等裝置牢固連線,非常方便。
這個功能也備受大家爭議,不少朋友覺得磁吸只是增加了一種儀式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在買了iPhone 13 Pro之後,我對這個功能非常好奇,於是我買了一批支援MagSafe的第三方配件,進行體驗,這裡把我的體驗感受分享給大家。
體驗產品清單
蘋果官網關於MagSafe有以下的配件:
- 卡包:449元
- 矽膠手機殼:399元
- MagSafe 電池夾:749元
- MagSafe 充電器(15W):329元
此外還有一款支援iPhone和Apple Watch同時充電的充電器,賣1049元,然而這款充電器給iPhone 13 Pro充電會頂到攝像頭,不支援最新的Apple Watch 7。
上述產品買齊一套,需要接近2000元,實在是太貴了,下不了手,於是我購入一些第三方配件,來體驗MagSafe。
- 卡包:MOFT磁吸卡包支架,購於天貓,99元
- 矽膠手機殼:某魚買的華強北仿官方,帶動畫版本,89元
- 充電寶:Benks的5000mAh,158元
- 散熱背夾:黑鯊冰封製冷背夾2 磁吸版,229元
- 拼多多百億補貼購入MagSafe充電器,蘋果原裝,199元
這樣一整套下來,我一共花費了774元,除去散熱背夾的229元,只花了545元,大約相當於官網配件的1/4。這些配件帶來了什麼樣的體驗,對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且看我下面的分享。
MOFT磁吸式卡包支架
這玩意兒之前和星巴克出過聯名版,可以用星會員兌換,閒魚上也有一堆賣的,可以去買那些星巴克版本的,比直接天貓買便宜。
先來看看包裝,和iPhone一樣環保,沒有用塑膠膜,撕開紙封即可拿出產品。
這玩意兒宣稱可以放三張卡,但實際上個人比較推薦只放一張,實測放兩張的時候,要抽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吸上去大小剛好:
除了卡包功能之外,它還可以充當手機支架,有三種模式。豎置,可以用來打影片電話,角度剛好:
橫置,可以用來看影片:
將卡包旋轉90°,這是懸浮模式,同樣可以用來看影片,個人感覺這個角度更舒服些。
實用指數:☆☆☆☆
個人主要拿它來裝校園卡,平時單獨一張校園卡放口袋,一不小心可能就丟了,而且你還不知道。卡包將校園卡和手機繫結在一起,既是卡套,又能時刻提醒卡的位置,避免了丟失。
不過,實測加上卡之後它的重量來到了46g,再加上矽膠套和手機本身的重量,妥妥超過了半斤,拿在手機還是有點重。
但好在它的支架部分也可以放手指,單手拿著的時候手指穿過支架部分,可以有效減輕手部的壓力。
相比之下,官網449元的卡包,就不具備支架功能,拿卡的時候需要從孔中推出,相對比較麻煩。當然了,官網的卡包,內建了晶片,可以用手機的“查詢”功能來尋找,這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但也不是第三方能具備的了。
總之,99元的MOFT磁吸式卡包,個人覺得還蠻實用,現在天天用。
仿官網矽膠手機殼
首先宣告下個人不支援華強北的這種“山寨”行為,也不推薦大家購買。
這款殼子是典型的華強北仿殼,外包裝基本一模一樣。
內部的植絨也比較細膩,支援MagSafe,線圈是鐳雕上去的。
裝上效果。摸起來手感和官網的接近,也沒有異味,但是色彩和官網的有一點區別,要比官網的深一些。
對攝像頭的保護也做得不錯。
實用指數:☆☆☆
如果從一個普通的矽膠手機殼來說,89元偏貴,但為了磁吸,還是選擇了這款。假如不要磁吸,大把20-30元的可以選,質量也都不錯。
Benks磁吸式充電寶
來自Benks,5000mAh容量。目前各大品牌,包括倍思、安克等都有類似的產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對外觀的喜好來選。
它採用了類膚材質,摸起來非常舒服,就是不耐髒
MagSafe線圈
還可以給AirPods Pro等支援無線充電的裝置充電
當然,它的重量就比卡包更重了,重達125g。加上矽膠殼和手機本身,重量達到了接近350g,恐怖如斯。
厚度還可以接受,放口袋裡也沒問題。
實用指數:☆☆☆
個人覺得,如果要給iPhone 12/13系列配充電寶,這種磁吸式還是不錯的。一般我們在外使用充電寶的時候,都需要用一根線跟手機連線,這樣多少不太方便;而無線充電寶,由於充電寶和手機之間缺乏固定的措施,所以還需要額外防止手機滑落,同樣不方便。
而MagSafe磁吸式充電寶,它可以和手機牢牢地固定在一起,適合出門在外應急使用。無論放口袋裡或者小包裡,也不會顯得累贅。甚至假如你帶了這樣一個充電寶出門,你甚至不用多帶一根Lightning線,只需要一根Type-C線,就能滿足充電寶+手機的充電需求。
當然了,這種充電寶價格貴,容量小。官網的價格甚至來到了749元,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不要衝動消費。
黑鯊 冰封製冷背夾2代 磁吸版
磁吸式散熱背夾的好處就是連線方便,啪一下就能吸住,連線上Type-C線就能開始使用,比傳統的夾持式散熱背夾方便太多了。
非常小巧的一個,吸上去還可以充當手機支架用
眾所周知,A15效能強大,但是iPhone 13 Pro本身的散熱並不好,所以如果長時間玩原神的話,掉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實測如果不帶背夾,5分鐘左右就開始掉幀;如果帶了背夾,玩原神30分鐘以上,都沒有出現任何掉幀現象。
實用指數:☆☆☆☆
用iPhone玩遊戲比較多的,尤其是玩原神的,個人推薦買一個磁吸式散熱背夾,不嫌麻煩的話,夾持式的也可以買,散熱更好。不過如果不用手機玩大型遊戲的話,就沒必要買背夾了,浪費錢。
蘋果原裝MagSafe充電器
這個東西的吸附力應該是本次體驗所有配件裡最大的,非常非常緊。我一度認為,拿著它吸著iPhone當流星錘使,都不會掉下來。
它需要搭配USB-C介面的充電頭:
這個原裝充電器支援最高15W快充,速度當然就沒啥指望了。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磁吸式無線充電,除了吸上去“啪嗒”一下有點兒儀式感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呢?
我個人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而當我真正使用上MagSafe之後,才發現了兩個傳統無線充電難以比擬的優點:
- 和MagSafe充電寶類似,充電的時候充電座和手機緊貼著,意味著假如你在充電,有什麼緊急事情需要回復,可以連同充電器一起拿起來操作,甚至可以邊充邊玩——不介意發熱的話
- 不需要對準某個地方才能充電,隨手一放就能自動吸上開始充電
實用指數:☆☆☆
綜上,假如你有無線充電需求,個人建議選購MagSafe無線充電器,原裝的補貼價一般在200元左右,可以入手。如果覺得貴的話,可以考慮買安克等第三方廠商的產品,價格在100元出頭。
體驗小結
透過對iPhone的系列MagSafe配件的體驗,我對iPhone的磁吸功能有了新的看法。
在之前,我認為這或許是為了“強行突出賣點”而加入的“雞肋”功能,但透過對磁吸式充電寶、充電器和散熱背夾的體驗,我發現磁吸最大的特點就是“省事”。不需要對準某個介面,更不需要透過外部線材或者夾具固定,只需“啪嗒”一聲,就可以開始充電,或是連線上背夾,和手機緊緊連結成為一體,對使用的影響較小;而透過對磁吸式卡包的體驗,我發現磁吸還可以為手機增加一些附加的功能,比如存放卡片,增加支架等。
總而言之,或許MagSafe不是一個每個人都能用上的功能,但它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實用的,甚至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先預告一波,iPhone 13系列充電頭推薦很快就會發布,為大家推薦一些適用於iPhone 13系列,高性價比的充電頭,歡迎大家留意我們後續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