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凌想親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一隻小貓告訴我的事
我家養著一隻小貓,小貓很活潑,我們都很喜歡它。但喜歡歸喜歡,有些事情還是不讓它做的,比如上床。
它一上床,我們就轟它,它就裝傻賴著不走,直到作勢要打它,它才一出溜跑下床。
為了改掉這個壞習慣,我們還真打過它幾次,但基本沒效果。趁人不注意,它又跳上床。
不過,慢慢地,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只是有人在床上的時候,它才總想上床。
我們一離開床,它也騰地跳下床,我們去哪兒,不一會兒它就會跟過來,在我們周圍玩。
時間長了,我們才發現,原來小貓也不是非上床不可,它只是想和人待在一起。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在床上,所以它也想上來離我們近一些。
明白了它的心思,我們也變得心平氣和許多,它跳上床,我們就把它抱下去,輕拍它一下。再上?那就再把它抱下去。總之,不再覺得是件麻煩事了。
到底什麼是無條件接納?
我發現,小貓上床這件事很好地回答了一個家長很困惑的問題:什麼是無條件接納孩子?
很多家長對“無條件接納”這件事總是心懷疑慮:
我要是什麼都接納他,那不把孩子慣壞了嗎?
他做什麼我都同意,那豈不是太無法無天、太任性了嗎?
有此疑慮的家長,其實沒有弄清無條件接納的物件。
所謂無條件接納,我們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感受和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全部行為。
也就是說,在感受和心理需求層面,我們是要無條件接納的。
在行為層面,作為家長,在孩子正常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是負有責任的。
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還是需要糾正和規範的。
不妨把問題看作一種表達方式
為什麼要無條件接納情緒和心理需求?
因為感受和心理需求是沒有好壞對錯之分的,它存在了就是存在了——就像人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這個餓和困,就是一個客觀存在,你沒法說它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既然沒有對錯之分,所以,就不需要附加任何條件——只有怎樣,我才能接納。只能是全然地接納,並且正視這個事實。
就像我家小貓,它的心理需求是需要我們的陪伴,這一點錯都沒有。
在這個心理需求的驅動下,它就會做出相應的行為:我們在哪兒,它也在哪兒;我們在床上,它也要到床上。
結果,這個上床的行為就成了“問題”。
其實,這個行為只是為了滿足它的心理需求。
當我們眼中只盯著這個行為,就會想方設法消除它,比如呵斥、揍一頓。
但當我們看到它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就多了一份理解,不再認為它是屢教不改、故意搗亂,也就調整了我們的應對方式。
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情緒、感受和心理需求的驅動,小貓如此,人更是如此。
只不過,有些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用行動表達我們的情緒和心理需求,而有些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會用變形甚至相反的方式來表達。
之所以說“下意識”,是因為我們自己壓根都意識不到我們這麼說、這麼做是在表達需求,好像不由自主就那麼做了。
所謂成長,就是能夠“看到”自己的心理需求,接納自己的情緒,有覺察地用適合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
對待孩子,也是如此。
我要的不是尺子
我曾經講過一個案例。
孩子總是要東要西,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是纏著媽媽要買點東西,比如一支筆、一把尺子,不買就哭鬧不休。
媽媽不勝其煩,覺得孩子真是蠻不講理,明明這些家裡都有,為什麼還要買?這麼小就要這要那,長大了還不得要房要車,慾望越來越大,那還了得?
一想到這些,媽媽就堅持不讓孩子的願望得逞,還用種種看上去非常正當的理由說服他。
結果,孩子根本聽不進道理,更加胡攪蠻纏。
我想和你在一起
看上去,孩子的行為確實有些無理取鬧,媽媽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我們透過行為往深裡看,就會發現,孩子的內心有著強烈的需求,那就是——希望得到媽媽的愛。
在孩子的邏輯裡,媽媽答應給我買東西,就說明她是愛我的。她拒絕我,就是不愛我。
那把尺子那支筆,就是媽媽愛我的證明。
這樣的邏輯看上去根本站不住腳,但是,潛意識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它就是形成了這樣一個變形的表達。
如果這位媽媽聽說了無條件接納,就會很困惑:
難道要我無條件接納孩子的這種行為嗎?他要什麼我就給他買什麼嗎?這樣做不會把他慣壞嗎?
如果我們只關注行為層面,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即便勉強自己去接納孩子的行為,也是帶著很大的抗拒,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爆發。
只有透過行為,看到孩子實際上渴望的是媽媽的愛、允許和認可,
才會對他的行為有了更多的理解,
有意識地用各種方式來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表達對孩子的愛。
同時,當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他就不再千方百計想著去驗證了,之前的行為也就失去了驅動力。
這個時候,對於孩子和媽媽來說,買不買尺子已經不重要了,買也可以,不買也可以,所謂的問題自然而然不再是問題了。
兩個問題
那麼,孩子的心理需求都有哪些呢?
一般來是,無外乎這幾大塊:安全感、愛、價值感、被關注、被認可。
這就像一個萬能公式,當孩子的行為發生偏差,就可以套用這個公式,看看他的行為到底在表達什麼需求?
另一個問題:如何能夠透過行為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呢?
這就需要我們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多和自己的內心連線。
從日常小事做起,練習覺察我們自己說的話、做的事,背後隱藏著什麼心理需求,表達著什麼情緒。
當我們能夠清晰地覺察自己,感受自己,也就能夠更好地看到孩子、感受孩子。
當孩子的心理需求被看到、被滿足,他們發生行為偏差的機率就會減少很多,也會願意接受父母的教導。
所以,當我們在為孩子的“問題”苦惱的時候,不妨讓自己平靜下來,用心感受一下,孩子是在表達什麼需求呢?
真正解決問題的鑰匙,就在這裡。
為感謝粉絲互動,小e妹特定製了一批“湖北e家庭限量筆記本”,作為獎品送出。獲取方式:一個月內精選留言數超過30的粉絲,將獲得限量筆記本噢;每人限領一本,數量有限,趕緊參與哦~
本文作者:凌想,橙子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著有《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微信公眾號:凌想親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