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今天一大早問我選品的問題,問選的產品BEST SELLER日銷量是100單左右,問我是否能做?選品思路前面我也寫過幾篇,可以參照我前面的思路。BEST SELLER日銷量一天是100單左右,其實這個類目市場容量是很小的,如果進入前20名的排名內,也是分不到多少訂單的。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分析的是廣告競價的問題,前天晚上有人提起過冷門產品現在是不是非常難做?廣告預算一降低,競價一降低,馬上就沒單量。保持現狀的預算的話,就不掙錢,甚至還略虧。我問了他的類目BEST SELLER日銷量多少,他說150單左右。我回他,那你的廣告競價不低,基本要在1.25美金以上,他說我估算的很準,廣告競價在1.6美金左右。現在很頭大,不知道如何繼續,產品做了幾個月,還是不掙錢,還虧損了一些。
我說過,今年五月份開始市場容量產生了變化,演算法改了,原先如果冷門類目TOP1 日銷量是150-300單左右的,在第十名排名還能每天50-60單,自從演算法改了,現在第十名每天20單不到,足足燒了一半多,競價還比原先要高出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市場容量少了,都為了搶到更多的訂單那隻能加競價,加預算了。
我們有一款老品就是這樣子,原先一直在第八名-第十名徘徊,每天60-70單左右,我們就扔在那裡,沒怎麼管它。五月份開始,銷量就下滑,但我們發現排名沒有掉。一天日銷20單不到,那就太少了,因為我們都是有備貨計劃的,貨賣太慢,勢必要繳納倉儲費的。於是我們做了幾次秒殺和開啟優惠券去拉昇訂單量,慢慢地衝入了前五名。現在每天80-100單左右,畢竟我們這款產品是老品了,2017年做的產品,歷史銷量大,歷史權重高,所以衝排名會更加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你是新品一上架,就死耗著要衝進前十前五名的話,我還是不建議的,會虧損不少錢,這樣子的方法花錢太多,我們打造產品為的是如何更加省錢省力,而不是為了多花錢。(土豪請隨意)
至於這個市場容量的變化,其實還很多人並沒有察覺出來,因為他們並沒有時時刻刻關注市場走向,銷量的變化。這都是我們平時每天運營上要做的事情。
選品還是儘可能選擇競爭小而需求大的市場,做起來省力,也比較有溢價空間。而不是選擇那種每天需要靠燒幾百美金廣告來維持訂單的產品,反正我是覺得好累。
有議價空間的類目,指的是比如競品都在賣5.99,6.99的售價,但是你可以透過分析競品的差評,來想辦法解決產品的痛點,包裝上的改良完善,做工更加精美等。而不是想著簡單做點數量差異化改變,加點贈品什麼對的,就想著這樣子形成了差異化。其實現在這樣子,會陷入產品同質化,很容易引起價格戰的發生。
我在三月份的時候發現了一款產品,整個類目更新迭代很慢,亞馬遜自營也在賣,但是差評很多,圖也做的很糟糕。唯獨發現了有一條listing,產品做了改良,簡單的改良,產品渲染圖做得很精美,我看到都想要購買的慾望,售價他定價是10.99美金,利潤空間很大。Listing有1200個Ratings,評分4.8分,差評只有幾個,都是雞蛋裡挑骨頭的評價,可以忽略掉。
沒有樣品實物可以看到,於是找了海外倉的貨代同事幫忙買了兩套,發快遞迴國。直到看到了實物,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產品評分可以這麼高,價格最高,還可以每天日銷量做到200單左右,產品做得特別好,雖然只是簡單的改良,但是從包裝各方面可以看出這個賣家很用心,下了功夫。
於是我們開始研究如何進入這個類目,產品需要如何改,於是做了一款產品大小不同,包裝換成了更加精美的紙盒,也加上了精緻的產品的說明書,於是我們有了新品“翠花”。“翠花”售價定價為14.99,刨除所有費用,一單利潤有45左右,對比了競品,我們具有很大的議價空間。一上架沒幾天,就能夠日出一百多單,只開啟了一組30美金的自動型廣告,因為我們燒的是產品的相關性。“翠花”的自然流量很大,基本每天的自然訂單可以是佔總單量的九成。根據我們的經驗,這樣子的產品是非常容易打造起來的,也是市面上大家稱之為“神仙產品”。如果新品上架,一開始都是廣告單,自然單很少,那麼產品會打造的很吃力......
花了兩個月時間,“翠花”一直徘徊在20名上下,從一上架就是有利潤的狀態賣著,也沒有刻意去做衝排名的動作,我們就是想讓它慢慢的積累銷量和權重。直到上個月,庫存現貨有上萬個,我們做了幾次秒殺,衝了十幾天,有幾百個Ratings做支撐,衝的很快,於是衝進了前八名,現在一天日銷量能做到350-400單之間,這個產品批發單很多,復購率很高。因為我們在後臺催評的時候,可以發現很多買家買了很多次。“翠花”現在評分4.9分,唯一一個差評是說尺寸不對,明明是買家搞錯了的,評分這麼高,說明了產品的品質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肯定。
“翠花”從一上架都是盈利的狀態,需要時間慢慢積累,積累權重,積累銷量,積累Ratings,這個三個要素對於我們的運營經驗總結出就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做什麼事情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慢慢沉澱,而不是腦子一熱,瘋狂燒廣告,來衝排名,沒有歷史銷量基數大,歷史權重高,就想著能很快衝上去,我是不相信的,除非是侵權產品,只有事實才可以說明一切。如果一開始也是選擇產品相同的方式進入這個類目,那麼有沒有可能能夠活下來,有沒有可能以最省力最省錢的方式打造成功呢?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反思的點。要學會用多思維模型去看待事物,什麼才是事物的本質,自然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粉絲群已經滿,可以關注公眾號,點下方聯絡方式,加好友後可以邀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