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傳統傢俱的朋友都知道,明式炕桌中有一種齊牙條構造,四角腿肩上各刻一幅完整獸面,圓睜雙眼、口鼻噴張,凶神惡煞、威風凜凜,看了卻不讓人害怕,反而心生喜歡。
傳世黃花梨齊牙條炕桌以獸面紋為大多數,近年來各大拍賣會上經常可見,而腿肩上雕其他紋飾的佔比很小。
前年夏天的一張黃花梨螭龍紋炕桌,長93.6寬57.2高29.4釐米,斷代為清早期,估價32至40萬元。
邊抹攢邊打槽裝板,桌面四周無攔水線,炕桌在當時並非只做餐飲之用。
冰盤沿向下次第收斂,至底壓一道寬邊線。邊抹下接束腰,無雕無飾,厚度很寬,但不是高束腰構造。
束腰下墊一圈厚木,介於牙條之間,是為托腮,相關特點待到炕桌底部時再詳細介紹。
托腮四角下的腿肩部分,浮雕張開血盆大口的獸首,再往下的整個三彎腿足,都好像是從獸口中吐出。
緊鄰獸首內側,平接壼門牙條,浮雕一左一右兩條螭龍,作奔騰狀迎向中央的如意頭分心花,牙腿沿邊起線交圈。
黃花梨齊牙條炕桌最常見的紋飾搭配方式,就是這種獸面配螭紋或龍紋,而足端則刻虎爪或虎爪抓珠,合在一起形成獸口吞虎爪三彎腿造型。
當然,其他的紋樣配搭方式也非沒有,它們並無優劣、高下之分,比如另一張炕桌腿肩雕獸面,而牙條上刻的是梅枝。
上一張本例牙條紋樣的詳圖,各位可以在手機上放大觀看。
虎爪抓珠外翻馬蹄落地結束。
明天您將看到,有束腰炕桌背面的束腰、托腮和牙條結構。它們之間有的分做,有的連做,不同構造方式下的藏品等級不同,對未來收藏價值影響將會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