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小語 |
有了娃以後,許多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當爸媽。為了養好娃,父母們看書、上微課、聽專家講座,惡補、鑽研,比上學時還努力……但不久,卻有了這樣的困惑:為什麼看到了好的理論,如獲至寶、信心滿滿地去應用時,卻發現自家的熊孩子根本不買賬呢?
“要尊重孩子,要共情,要春風化雨般地溫柔待娃”,可操作起來,娃的表現根本不是書上寫的“共情之後,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而是該搗蛋還搗蛋,該狂躁還狂躁,甚至比之前更糟糕了!最後,無計可施的父母只好亮出“獅子吼”和“打屁股”這兩門傳統手藝。這樣的挫敗簡直讓人懷疑人生。
難道書上的育兒方法真的只是理想條件下的產物,不符合生活裡的實際情況嗎?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本刊策劃帶你去看看那些育兒知識失效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1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問題
孩子和父母的依戀存在問題,導致父母使用任何方法都無法走入孩子的內心。
媽媽:公務員
兒子團團:一年級學生
那天,我想修指甲,發現指甲刀不見了。我問團團:“你看見指甲刀了嗎?”他否認:“沒有!”但他的表情告訴我,他在說謊。我提醒他:“要是你拿了就快點兒交出來,讓我發現了饒不了你!”他仍然否認。不久後,我在垃圾桶裡發現了指甲刀,一定是團團乾的!我非常生氣。我平時工作忙,團團又太淘,所以我總想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他。但現在不管用了,他開始耍花招和我兜圈子,該怎麼辦?
那幾天,我查了很多親子溝通的書。書裡給的建議是:下命令時,儘量不要威脅。可以給孩子出一道選擇題,比如,“你是現在就做作業,還是先吃個蘋果再做作業?”這兩個答案可能都是你想要的,但是,孩子會覺得自己在參與決定,也更願意回答。
太棒了!我信心滿滿,決定帶著團團逛一趟超市,驗證自己的理論。然而,奇蹟並沒有出現。團團在超市裡撒開了歡,失控地跑來跑去。我儘量心平氣和地丟擲選擇:“你是選擇幫我推車,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我身邊?”團團做了個鬼臉,果斷地說:“都不要!”我心塞至極,一路沒理他。
晚上,團團又開始鬧騰,不想睡覺,我又試了一下學到的理論:“你是現在就睡覺,還是5分鐘以後?”他搖頭晃腦:“不睡,不睡!我要再玩兒兩個小時……”我摔門而出,再也不想看到這個專門和我作對的兒子!
專家的話:
能夠放下一些權威,讓孩子參與選擇,是父母“進化”的表現。團團媽媽認為自己做出了努力,可孩子為什麼不買賬呢?
在和團團媽媽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她是個“超人”媽媽,工作中雷厲風行,對孩子也說一不二,凡事期待用簡捷的方法達到目的。但是,她往往沒空兒瞭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她追查指甲刀的下落,兒子本能地否認。此時,媽媽的注意力已經不在指甲刀上,而是急著確定“嫌疑人”,給兒子定罪,讓他下次不再犯。這是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爭鬥,他們不信任彼此,親子關係的質量不高。
雖然團團媽媽想學習理論充實自己,但她的最終目的還是控制孩子。我們要知道,再好的理論,也要建立在親子關係良好的基礎上。否則,媽媽的技巧性越強,孩子越會感覺“媽媽升級自己,只是為了像操控機器人一樣操控我!”這時,過多的理論反而有害。
想要修復關係,必須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意。即使你很煩惱,也可以用“表達不同立場”的方式代替“指責”:“也許你覺得在超市裡跑來跑去很好玩兒,但我推著車跟不上你,覺得特別累!”同時,孩子能夠保持安靜時,也要適當地表達感謝:“今天,媽媽不用喊著你,逛超市輕鬆多了!”孩子的行為,會在媽媽善意的表達中慢慢改變。給父母們補充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如果孩子已經因為你過多的批評變得敏感,那就避開對他的評價,試著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你們修復關係的起點。
2孩子的個性問題
因為孩子的性格不同,理論有時會失去作用,所以應用時需要不同的方法。
媽媽:雜誌社編輯
兒子桐桐:幼兒園中班
早晨8點,桐桐醒了,一睜眼就發脾氣,摔枕頭、踹被子、大哭,一副被誰惹到的模樣。我一邊擁抱他一邊說:“桐桐是不是做噩夢了?”結果他甩開我的手,對我喊:“你走!你走!”莫名其妙被潑了冷水,但我還是決定好好和他說話,我微笑著對他說:“桐桐,媽媽知道你不舒服,你很生氣是嗎?”但我的共情並不管用,他還是哭。反覆使用幾次之後,我放棄了。
我不再理他,去了洗手間,剛擠好牙膏,桐桐就光著腳跑過來拍門。我打開了門,如我所料,他仍然氣焰囂張,但當我關上門,他又哭著叫我。我沒再理他,洗漱完畢後,我又等了一會兒,感覺他可能平靜點兒了,開啟門,想和他繼續共情。我平靜地對他說:“桐桐,你為什麼生氣呢?現在就我們兩個人,你來和我說說好嗎?”結果呢,他看我的態度挺好,反倒得寸進尺了,本來小了的哭聲又大起來。我繼續嘗試擁抱他,卻完全失效。至此距離起床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我終於忍不住了,把他拎到客廳可勁兒吼了一頓。結果,他瞬間平靜了,似乎什麼火都降下去了。之後的洗漱、吃飯,進行得非常順利,他情緒平和,開開心心地和我有說有笑。
桐桐從出生起脾氣就特別大,一歲之前,幾乎每次睡醒都哭鬧一陣,很難哄好。現在大些了,偶爾還是這樣。書上說,和孩子共情,認可他的情緒,他就可以平靜下來。但這種理論完全不適合我家兒子,吼他一通反倒能及時降溫。難道對我兒子,只能靠吼嗎?
專家的話:
共情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技巧,它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關愛的正向情感,進而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技巧之外的因素,比如,孩子的個性特點,這是整個共情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
從桐桐愛哭、黏人、脾氣大等特點來判斷,孩子對情感互動的需求比較高,而且,一旦情緒發作很難平復。在這種情況下,共情這種溫和的方式對孩子的作用力有限。使用共情的前提是,你必須非常瞭解孩子的內在感受。很明顯,桐桐媽媽不一定能get到桐桐的點,只是在“猜”。桐桐媽媽說“我知道你很生氣”,桐桐真實的感受可能是“我要原地爆炸”,這樣,兩個人的共情效果,會因為桐桐的個性因素而大打折扣。所以,一種理論或技巧,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孩子,需要父母因材施教、慢慢摸索。
比如,對於桐桐這種高需求的孩子,用肢體活動來宣洩憤怒也許更有效,這能幫助他更快速地消解憤怒。在極度難過時,打抱枕、大吼大叫、扔毛絨玩具等安全的宣洩活動,都能夠幫助孩子安靜下來。等他回到能夠溝通的狀態時,你們再開始共情也不遲。為了讓孩子減緩下一次發作的強度,你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喚起孩子的理解和配合:“你發脾氣時,我特別無助,用了很多方法都幫不到你。咱們可以提前商量一下,下次你難受時,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嗎?”相比於及時的共情,這種事後“趁涼打鐵”的方式,對孩子更有幫助。
3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不一致問題
在父母和孩子需求不一致時,再好的理論也會失去效果。
媽媽:醫生
女兒悠悠:學前班小朋友
我是賞識教育的獲益者,從悠悠很小的時候起,我就努力發掘她的優點,讚賞、鼓勵她。這幾年,女兒進步很快,和我相處得也非常愉快。可是,從某天開始,讚賞的魔力慢慢消失了。
悠悠的班裡選小舞蹈演員,老師選定了她。我很開心,但悠悠向我抱怨:“我不喜歡跳舞,不想排練!”我心想:跳舞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怎麼會有人不喜歡呢,所以並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結果,第一場排練時,悠悠表現得心不在焉,我暗暗著急。中場休息時,悠悠恢復了活力,拉著我說個沒完,講的都是動畫片裡的事。我無心搭話,總想著怎麼幫助她恢復狀態:“悠悠,老師教的動作,你第一遍就學會了,學得真快!”悠悠愣了一下,沒說話。於是,我加大了讚賞的力度,用更熱情的語調說:“你非常認真!我一定把這個好訊息告訴爸爸……”“媽媽你怎麼了?我不喜歡跳舞好不好!”還沒等我說完,悠悠就打斷我。我很失落:今天孩子怎麼了?到底是方法失效了,還是我把讚賞用錯了地方呢?
專家的話:
讚賞,是一種有效的強化手段,能夠讓孩子收穫自信、變得自律。適度的讚賞,能夠讓你收穫更滿意的親子關係。但是,讚賞過度就會有害,而且會擾亂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積極性。並且,當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感受不相符時,再多的讚賞也無濟於事。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透過讚賞,給予孩子不需要的東西。
比如,悠悠和媽媽兩個人中,更喜歡舞蹈的明顯是媽媽!媽媽需要女兒跳舞,但悠悠不喜歡。這時,我們要幫助悠悠媽媽把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需求分離開。透過和專業人士談話,悠悠媽媽明白,自己為何想把“愛跳舞”這一層壓力加在孩子身上。她是一名醫生,工作嚴肅,非常理性卻缺少些活力。所以,她希望女兒能夠活潑、充滿朝氣,最好還能透過藝術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
所以,當女兒有機會學習舞蹈時,她不自覺地被吸引了,那是來自身體裡壓抑的感性部分的強烈召喚。但是,這種願望和女兒的需求沒有關係,女兒不喜歡跳舞,這是事實。 所以,悠悠媽媽需要捨棄技巧,重新調整期待。如果她能對女兒坦白:“雖然我很希望你跳舞,但你一點兒都不喜歡。所以,我願意尊重你的選擇。”如果悠悠有機會自己決定去留,也許會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選擇。她也許會說:“我再練習幾次試試,如果還不喜歡,我就退出!”至少,你要讓孩子相信,決定權在她那裡,這樣做出的決定才更客觀。當然,悠悠媽媽還可以以身作則,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進而影響女兒。30多歲開始學跳舞,絕不是不可能的事,悠悠媽媽一定可以從舞蹈中收穫快樂,並用這份愉悅感染女兒。
4家人態度不一致的問題
家人對理論的態度是否一致,直接影響到理論是否能成功踐行。
爸爸:工程師
女兒囡囡:3歲
女兒一直不會自己吃飯。我查閱書籍,發現對吃飯這個事,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就是告訴孩子要自己吃飯,時間一到就收拾碗筷,孩子餓了,下一頓自然就吃了。我告訴妻子:“以後誰都不許喂囡囡,就算她不吃,也得忍住。”妻子有些擔心:“不會餓出毛病來吧?”我說:“你就是太慣著孩子了,這次一定要聽我的。”妻子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早飯上桌後,囡囡說:“媽媽,餵我!”我說:“囡囡長大了,以後自己吃飯好不好?”囡囡一扭小臉:“不好!媽媽喂!”我溫和而嚴肅地對她說:“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從今天開始,要自己吃飯了。”說完給了妻子一個眼色,於是她說:“囡囡,聽爸爸的,自己吃飯啊!”女兒跳下椅子,示威說:“不餵我就不吃,我去看電視了!”我把一個沙漏擺在茶几上,對她說:“囡囡,等這裡面的沙子都漏完了,我就要收拾飯桌了,到時候你想吃也沒有了哦!”囡囡邊看電視邊說:“好吧。”就這樣,早飯她一口沒吃。
上午,我們帶囡囡逛公園。妻子買了個麵包,我攔住她:“千萬別給囡囡吃!”妻子笑嘻嘻地說:“就吃一小塊還不行嗎?”說完就掰給女兒。午飯時,我照例對囡囡說:“咱們要自己吃飯嘍。”我以為她餓了一上午,一定會聽話了,誰知她發起火來,大聲說:“壞爸爸,壞媽媽!”然後大哭起來。妻子生氣地進了臥室,小聲嘟囔:“我小時候就是我媽喂大的,長得不是也很好。”就這樣,囡囡大哭一場,仍然沒吃幾口飯。
到了晚上,囡囡還是不喂不吃。妻子急了,把我拉過來小聲說:“你不讓我干涉,我沒幹涉吧?可她還是不吃,你這辦法根本沒用!”我看著囡囡餓得無精打采的樣子,也困惑了,書上簡單易行的方法,怎麼到了我這兒就失效了?
專家的話:
讓孩子親身體驗並承擔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從中吸取教訓。這是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自然後果”教育方式,它可以引導孩子自然朝正向發展,這也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囡囡爸爸在推行的過程中受到了阻力,是有原因的。囡囡不肯吃飯,其實是在爭取媽媽的同盟,對爸爸做出反抗。妻子說“我沒幹涉”,但實際上,從給孩子買麵包,到午飯時生氣地躲進屋裡,她嘴上不反對,卻在用行為向女兒授權:你鬧吧,鬧得兇一些,爸爸就會妥協了!而且,我會暗中幫你的。在這裡,囡囡媽媽無意間陷入了雙重標準:表面上期待丈夫參與到教育中,但對方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總想著把對方擠出去,按照自己的意圖來。
囡囡爸爸不要質疑理論,而應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妻子身上。在推行某種方法時,僅僅告訴妻子“以後不要餵飯了”遠遠不夠。妻子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她的心情和態度非常重要。囡囡爸爸要傾聽妻子的顧慮,透過足夠的交流打消她的疑慮,也要在妻子心疼孩子時安慰她。讓妻子明白,她的糾結和矛盾會延緩孩子學習新技能的程序,等於加重孩子的痛苦。這時,妻子才能以坦然的心情坐在餐桌前。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變化,學習程序自然加快。
一種有效的育兒方法,如果想要發揮最大的作用,需要全部參與者的配合。所以,如果覺得哪種方法特別好,最好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和伴侶共同學習,保持好的交流會給理論效果加分!
5人性的問題
人都有弱點,父母也會受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理論無法踐行到底。
媽媽:銷售經理
兒子斌斌:二年級學生
斌斌內向、缺乏主見。我和搞教育的閨蜜聊天,說起這事,閨蜜說:“你太強了,凡事都替孩子做決定。你要民主點兒,斌斌才有成長空間。”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給斌斌的空間確實太小了,應該改變。
以後的日子,我試著放下架子,儘量讓斌斌自己選擇喜歡的東西。學校興趣班,讓他選課程;去餐館,讓他點餐;買衣服,讓他選顏色。一段時間之後,斌斌放鬆多了,說話聲音也大了。但是,上個月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對“民主式育兒”產生了懷疑。
斌斌很喜歡小狗,央求我給他買一隻。我天生怕狗,但看到斌斌渴望的眼神,還是決定滿足他。我給他買了一隻小狗,沒想到這隻小狗超級愛叫,它一叫,我就心驚肉跳,但是為了讓孩子開心,我強裝冷靜。幾天後,我忽然覺得小腿奇癢,去醫院一查,原來是對狗毛輕度過敏。怎麼辦?把狗送人,孩子肯定受傷害;養著吧,我又遭罪。老公說:“這樣吧,你離小狗遠點兒,餵食和洗澡都別參與。”從此,我見了小狗就躲著走,兒子抱著小狗過來找我玩兒,我也找藉口走開。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我發覺兒子和我不太親了,每天進門就和小狗玩兒,根本不和我說話。有一次,他給小狗洗澡時,我聽他對小狗說:“媽媽不喜歡你,只有我來照顧你,我們好孤單。”我疑惑了,我為他養了寵物,不僅沒加強和他的關係,還讓他更多愁善感了,這可怎麼辦?
專家的話:
真正的民主,可以讓親子雙方感到舒適、放鬆,能讓人成長,並想把這種互動保持下去。但苦忍和遷就不同,它會使被壓抑的不滿慢慢發酵,最終爆發,傷害關係。
斌斌媽媽的做法,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的資訊:“我夠民主了吧?我那麼不喜歡狗,還對狗毛過敏,卻依然在堅持……”雖然嘴上不說,孩子卻可以從媽媽的行為中推斷出。那麼,斌斌很可能會想:“因為自己的愛好,讓媽媽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我沒辦法帶給家人快樂,我很糟糕……”所以,孩子變得更敏感和內疚了。
令人舒適的民主關係,有兩個前提:首先,它要有限制。在興趣班的選擇、個人時間的支配上,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一些重要的原則,如電子產品的使用、睡眠時間的保證上,必須要有明確的規定。其次,民主不能傷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媽媽糾結在民主和自己的感受中難以平衡,與其維持表面的民主,不如尊重自己的感受。斌斌媽媽可以坦誠地告訴兒子:“我不像你那樣喜歡小狗,狗毛也在威脅我的健康。如果你能照顧好它,我不介意把它留在家裡。只不過,我不能和它玩耍。”一番坦白,能夠卸下兒子的心理負擔,也能幫助母子共同摸索其他的相處方式:不能一起和小狗玩兒,但我們可以一起下棋、打羽毛球……我們要相信,孩子不僅要感受到家長充滿愛意的民主精神,也需要在需求發生分歧時,學會合理、雙贏的解決方法。有些時候,真實地表達感受和民主並不衝突。
小編觀點
“讓路人脫下外套的,不是猛烈的狂風,而是溫暖的陽光;讓鵝卵石臻於完美的,不是錘的激烈打擊,而是水的長年沖刷。”教育切忌生搬硬套和用力過猛,要有好的理論,又要將它應用於無形,這期間還需要長久的善意和耐心。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無論遺傳基因,還是生活背景,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差別。你無法將別人的經驗,複製貼上到自己孩子的身上。請從成堆的育兒書中抬起頭,把目光轉向自己的孩子吧!認真看一看,他是什麼樣的,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感受他、認同他,只有這樣,你的行動才能和理論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