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以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你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上大學嗎?
如果你的孩子不上大學,但也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那麼今天在他需要做些什麼,你又需要做些什麼?
以上問題,來自《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一書。
作為三個孩子的爸爸,少年商學院的創始人,作者張華用長遠視角,在十多年的探索挖掘中,梳理出“全人教育”冰山模型,引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子女和學生過程中,如何有效塑造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要培養這種核心競爭力,作者張華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的開篇就點明瞭方向——『讓孩子贏在終點線上』,不僅要掌握顯性的知識,更要同步掌握一生必備的隱性知識。
▲ 圖片來自書本
01
出發
起點和終點,哪個更重要?
過去我們一直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常常跑著跑著卻忘了,要跑去哪裡。
當很多父母還陷入在如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時,作者張華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一書中講到——真正智慧型的父母是『讓孩子贏在終點線上』。
什麼意思呢?就是在起跑之前,先能清楚終點畫像在哪?誰來贏?想贏得什麼?而不是跟風盲從跑,最後跑無座標,越跑越迷失。
具體來說,『讓孩子贏在終點線』有三層含義:
● “終點線”
要以終為始,培養孩子感知和追求幸福的能力。要知道,成績只是階段性的,感知生活和追求幸福的能力才是會伴隨一生的。
● “贏”
贏誰?贏自己。贏得知識的豐盈、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健全。如果只贏得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而失去對知識的探索,健全的人格,成人後出來社會也難以有競爭力。
● “讓孩子”
既要懂得及時牽手,也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懂得做自己。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他們會有自己的個性和潛能,要學會引導鼓勵孩子挖掘自我做自己,而不是做父母的影子。
當教育陷入越來越卷的時代,作為家長,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你最擔心什麼,最期待孩子未來成長為什麼樣?
若想不卷,我們要能分清,卷的本質是什麼,物件又是誰。害怕?焦慮?攀比?但最後受害者又是誰?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起點,起點可能是父母決定的,但孩子的終點,是孩子自己決定的。
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點時,不妨跳出來想想孩子的終點是哪裡,什麼是能陪伴孩子更久遠,對其更重要的。
成長的起點就像每次旅行出門時的起點,當下在哪不是起關鍵作用的,出發的人想去哪個終點,是否具備相應的承擔能力,才是關鍵。
這個過程,起點只是顯性知識的一部分,走向終點卻需隱性知識加持。
分清什麼更重要,方知如何不被卷。起點不決定人的終點在哪,終點卻會影響人的高度在哪。
02
探索
專才和通才,哪個更長久?
隨著時代的變化,並不是一專吃天下了,而是要謹防一技之能,否則很容易被時代的變更所替代。
面對這種,就不是像舊觀念一樣一味提倡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出來社會便能無愁了。而是在讀書的過程,要知道期間培養的什麼技能是離開學校後,脫離漂亮的成績,還能帶進職場,為己所用的。
要做到這樣,需像作者張華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一書中講到的,不要把課堂當做世界,要把世界當做課堂,課堂上的內容,只是冰山的上層而已,學生都需追尋,而冰山下層,很多人會忽略,但卻是走向終點路上很重要的根基。
要想做到全面發展,不僅要有顯性知識,還得修煉隱性知識。在學習的期間,不要著急成為專才,而是要多讀些“無用之書”,拓展視野邊界,沿著自己想要的終點去靠近。
也就是要用好以終為始,知道想去哪後,進而再去修煉通才技能,也就是書中所說“新T型人才”,我將其提煉為——『專通道』。
● 專:有知識的廣度,也有思維的深度。
● 通:能跨學科,也能解決問題。
● 道:懂開放協作,又能打通自我突破之道。
這背後,先把基石打紮實,實現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而不僅僅是學校擁有好成績的專才。
在書中作者張華藉助一枚普通的硬幣,從設計、數學、藝術、經濟學、社會歷史、科學技術這些方面,生動有趣的給孩子講透了跨學科與可遷移能力的重要性。
藉助這門課,讓人進一步感受到,跨學科學習實則是可以跟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的,並不是很遙遠的事。
▲ 圖片來自書本
跨學科思維,不需要說要有太多積累才能實踐,而是先打破積累不夠的錯誤認知,先有意識培養訓練的習慣很重要。
藉助習慣,不急於下定論,有意識多去遷移探索,洞見背後的更多可能性。
當培養起這種跨學科思維後,能夠讓孩子擁有多元看世界、思考問題的視角,願意從提問中,探索知識,打通知識的堵塞,也會輔助打破條框設限,培養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
迴歸於我們現在三四線的城市,在教育上來說是普遍缺少這種動手實踐的能力的,一個是環境受限,還有更多是我們人的思維受限。
大環境來說,是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無法輕易改變的,但自我的思維,實則是可以一點點最佳化的。
想要讓孩子成為『專通道』的通才,父母家人的自我改變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家是陪伴孩子成長最久的地方,也是影響孩子最多的場景。
在我們普通家庭中,沒有大城市的資源助力的情況下,實則還可以藉助有限的資源,去給自家孩子營造一個可自由發揮創造力的空間,結合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多鼓勵孩子動手,用書中講到的做課題的方式,去引導挖掘探索背後的更多可能性。
全面發展的背後,是環環相扣的,底層也就是能夠融會貫通,能從A學科,打通B、C等不同學科,能從普通常態中,遷移關聯到複雜學科中,看清背後的本質,看透事物的關係網。
▲ 圖片來自書本
這種能力的培養,書中藉助不同實踐案例,反覆告訴我們,想要培養,切勿停留在空想中,而是要多鼓勵孩子動手實操體驗,藉助設計課題,落地實踐探索。
在我看來,想要讓孩子具備這種能力,首先父母也需要以身作則,畢竟,身教大於言傳呀。
如何在普通的日常,有意識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呢?
● 借日常,巧創造
日常可跟孩子一起多動手創造,小到普通的食材,大到各種有趣的手工等,都可以成為激發彼此去發揮創造力的過程。
● 願留白,多試錯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要把時間填得太滿,最好每天都有一定的留白時間,同時也給自己試錯犯錯的機會,不斷去試,才會知道可行與否。
● 養習慣,重積累
全面發展的培養,不是一兩次就能達成的,而是要透過培養起習慣,持續積累內化,方能變成自然反應。
專注於成績,專通於一個學科,可能階段效能有很好的成長,但長遠來說,卻可能會被社會淘汰。
時代變化越來越快,要更新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只專是不夠了,還得通,做到一通百通,那不管未來時代怎麼變,都有其自如應變的能力所在。
看清什麼更長久,藉助方法重積澱。專才會讓人擁有一技之長,通才會讓人謹防一技之長。
03
根基
區域性和系統,哪個更深遠?
在教育越來越卷的時代,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家長也隨著越來越焦慮。
認真觀察會發現,不少家庭會鼓勵孩子只要專心讀書就好,進而什麼都替孩子包辦好,生怕將時間放在其他地方上就是浪費,最後可能擁有了好學歷,卻遺失了基本的必備生存能力。
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作者張華講到要學會在日常有意識鍛鍊孩子的領導力和團隊合作力,而不是用孩子還小,什麼都代替他們想好,替他們做好,然後讓他們把時間一心只用在讀書學習上。
比如說,注意家庭會議的共創,而非單方大人主導。條件允許的話,在家庭旅行時,把策劃權全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從頭到尾成為策劃者,讓其體驗如何分工合作,為何要這麼分工,出行的成本是多少等。
在鍛鍊領導力和團隊合作力的過程,作者也將其融入到了家庭常態裡,對於經營家庭的方式,作者給出了一個很獨特的視角,用經營一家公司的思維去經營一個家庭。
作者從一個孩子,到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三個孩子的變化過程,將其類比為從“個體戶”到“有限合夥企業”,再到“有限責任公司”。
“個體戶”:無限連帶責任,只有一個孩子,成為整個家庭的焦點,什麼都可以替孩子做,最後變成“過度教養”。
“有限合夥企業”:妻子成了全職太太,負責管理與執行家庭事務的“普通合夥人”,但擔子更重了。而作者自己因忙於創業,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就像一個負責出資但不負責管理企業的“有限合夥人”。
“有限責任公司”:變成全家人一起創立公司,能界限分明,分工明確,也能合作共贏,同心協力,最後營造出大家都熱愛的家庭氛圍。
看到這些的時候,給到我自己很多啟發收穫,作為成人,未來可能都會成為父母這一角色,每個人會如何看待家,家在自己心目中是什麼,相應就會創造出怎樣一個家。
對於我們不少成年人來說,上學的時候,看似學了很多東西,成績可能也不差,但等出來職場後,卻發現,會陷入畏懼接觸職場,不懂與職場中的人相處,學校學的那些好像都用不太上,加之學習期間接觸的世界有限,進入職場後,發現自己可能什麼都不是,過往成績好,並不能幫助自己解決多少職場問題。
這是很多成年人的通病,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本書中,一開始就說,要以終為始的教育,要讓孩子贏在終點,而不是贏在起點。
十幾年的上學時間,只是起跑了一部分而已,起跑後,出來職場想去哪,創造什麼,才是過程,而一個人想活出怎樣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終點所在。
職場的一些必備能力,實則在孩子時期,在家就可以有意識去鍛鍊的,但這個做父母的,有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去引導,會決定了孩子進入職場後的適應高度在哪。
借鑑學習作者的理念,用經營公司的思維去經營家,或許是每個家庭成本最低,成效又最持久的一條路徑。
要在孩子時期去培養領導力和團隊合作力,借鑑作者傳遞的理念,對於很多家庭來說,要想落地實踐,並不容易,需要一家人齊心協作,很重要。
這個過程,要想一步步落地,我個人覺得可從以下三點遷移:
● 明確需求,構建藍圖
對於一個家,心要往一處使,要知道彼此共同的需求是什麼,可以藉助家庭會議的方式,不斷明確需求,構建理想的家庭藍圖。
● 注重傾聽,及時修正
有了圖景,實操過程,並沒那麼容易,一家人學會傾聽彼此的心聲,不要總是用自己固有思維去定論,而是能在傾聽中,及時修正,回到期待圖景上。
● 更新思維,保持開放
要想讓家這個公司經營得越來越好,一定要具備更新思維,因為家庭的成員,年齡、經歷都是動態變化的,不要總用固定思維去經營不同階段的家,而是要時時更新,保持開放,讓這個公司與時俱進,不斷滿足不同階段的家庭成員。
走在不同階段,有些經歷只是人生的區域性,如果用區域性來定論人生,會永遠有忙活不完的事。就像拉長視角來看,學校生涯只是人生的區域性而已,出來社會後更需要全域性系統,方能有效應對競爭。
如果說區域性的學歷是敲門磚,那麼系統的能力會決定了這個磚能敲成什麼樣,源源不斷創造出多少新果實。
知道什麼更深遠,投入時間巧打造。區域性好壞只是階段性的成果,系統能力會是長久性的根基。
想要不為孩子輸在起跑線焦躁不安,父母要能允許自己的孩子隨時換軌道,要能接納孩子本有的狀態,進而引導挖掘孩子的獨特性。
真正智慧的父母不會只讓孩子追求滿意的分數,更多會以終為始,讓孩子探尋幸福的人生。
中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全人格。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強健活潑之體格;優美和樂之感情。”
要做到如此,開啟作者張華的《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一書,相信會給每個觀者帶來不一樣的啟發收穫。
如果你想做個智慧型父母,推薦你來品讀該書,如果你想做個教育領域的創造者與先行者,也推薦你來學習借鑑。
書中有很多作者張華本人親測有效的將世界當成課堂的方式方法,值得每個普通家庭萃取實踐,共同為推動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努力。
作者張華說:“如果說有所謂的‘起跑線’,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其實也沒有什麼‘終點線’,如果說有,也只是激勵我們養成長期主義思維習慣的工具。”
學上完了,不是終點,只是步入社會的起點。
書讀完了,不是終點,只是極致踐行的起點。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如今世界都是我們的課堂,讓我們一起迴歸日常生活這個大課堂,反覆實踐內化,共同修煉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不急>不迷>不貪
- End -
你點過的“在看”,都激勵著“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