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蔚斐
圖|unsplash
來源|成長的可能
10月11日,丹麥玩具公司樂高表示:不再為其產品貼“適合女孩”和“適合男孩”的性別標籤。我們發現,原本在樂高官網上按照性別標籤來搜尋產品的功能也一同下線了。
此前,有人認為樂高把汽車機械類標註為“適合男孩”,烘焙過家家標註為“適合女孩”的行為是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的做法。
為此,樂高還宣佈啟動“Ready for girls”專案,致力於消除積木產品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早在6月17日,樂高玩具就曾提出過“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的形狀”,鼓勵更多女孩玩樂高。
從這一系列改變中不難發現,樂高在積極鼓勵使用者更多地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樂高產品,玩具中的性別刻板印象越來越受關注。
#1
玩具有性別之分?
社會環境導致性別刻板印象
“你是男孩,就該玩小汽車。你是女孩,玩什麼小汽車?”這樣的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為什麼一件玩具被打上了性別標籤?
可以觀察到,有“性別”的玩具大多和長大後的社會角色、職業選擇掛鉤,是由成人的社會經驗決定的。強調非生理性的性別差異,其實就是性別刻板印象。不同於性別歧視,它是一種固化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男孩要堅強,怎麼能像女孩一樣哭哭啼啼?”“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家長的舉動,無不在向孩子灌輸著性別差異帶來的限制。
年幼的孩子大多對性別差異的概念並不明確,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來源於家長的告知,由於家長本身因社會環境而存在性別刻板印象,認為男孩應該玩機械汽車,女孩應該玩過家家洋娃娃,不自覺就傳達給了孩子,在選擇玩具時,家長也會更有傾向性。
就像很多家長常常說的:“男孩理科好,女孩文科好。”其實也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樂高公司曾進行過一項全球調查,研究團隊以問卷形式共訪問近7000位家長與他們6到14歲的小孩,以瞭解家長與小孩對創造力的想法。
據樂高研究發現,家長更鼓勵男孩從事創意遊戲,接觸科學、科技相關的活動。這是因為在家長的認知中,需要創造力的職業通常以男性為主。女孩則更常被鼓勵進行感知類、藝術類、表演類的遊戲。
由於家長從小向孩子們灌輸這樣的觀念,男孩自然而然地比女孩在理科方面的發展上得到了更多鼓勵。孩子的大腦不斷接收這樣的資訊,刻板印象帶來的差異化對待,可能導致男女生文理成績的分化更明顯。
截圖為紀錄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
BBC紀錄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男女不再有別)中,認知神經影像學教授吉娜·裡蓬說:“男女大腦幾乎不存在結構差異。”
並非是生理結構差異導致了孩子們的行為認知差異,而是後天環境影響,讓他們對於男性女性分別擅長什麼、該玩哪些玩具、什麼樣的職業、社會角色更適合自身性別這件事產生了先入為主的判斷。
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發射,王亞平成為中國空間站首位女航天員,當天,“女航天員上太空有啥不一樣”話題登上熱搜。據央視新聞報道,男女航天員在選拔標準上沒有很大差異,由於女性身體激素影響,女航天員對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更持久。性別刻板印象的藩籬逐漸被打破,社會角色分配也給了我們更多想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卜衛教授在《促進性別平等兒童工作指南》釋出會上提到:“想改善兒童性別不平等,要先改變兒童身邊人的性別意識——即家長和教師要先有社會性別的認識。”
#2
性別標籤在扼殺孩子的自信和創造力
BBC紀錄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男女不再有別)中,英國的賈維德·阿伯德莫乃醫生對23名七歲兒童進行了一系列測試與實驗。孩子們的觀點顯示出:教育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仍然根深蒂固,日常語言、教學氛圍等因素,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對於性別和自身的看法。
截圖為紀錄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
“男孩比女孩聰明。”
“男人在事業上會更成功。”
性別刻板印象往往會導致女孩低估自己的能力,自信程度也比男孩低很多。在成年後也依然影響、限制著她們。10月14日,央視紀錄片頻道推出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鬱》,資料顯示,中國已有的約1億心境障礙患者中,女性佔據六成以上。女性更容易將情緒內化,不夠自信又心思細膩的她們往往更能感受到孤獨和抑鬱情緒。
對於男孩來說,從小被要求堅強的他們在情感表達上稍顯乏力,長時間的壓抑反而會導致攻擊、暴力等行為。
家長極大地束縛了孩子的發展空間,在樂高出示的研究報告中顯示,76%的家長鼓勵兒子玩樂高積木,而僅有24%的家長鼓勵女兒玩,女孩的創造力被忽略了。
有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可塑性很強,比如,玩過家家玩具三個月,孩子會變得更細膩;玩建構類玩具三個月,孩子的空間想象力能顯著提升。
家長潛意識裡的性別刻板印象,最終體現在養育方式上的差異化,逐漸影響孩子的性格、能力、影響他們的人生。
正如“女孩學理科”這件事一樣,在不被期待的環境中發展的事件,她們受到的阻力往往更多。同時,也有部分家長不顧孩子的意願,因刻板印象強迫女孩選擇學文科,這樣也會導致孩子的自身發展受到限制,很多興趣和天賦因此被扼殺。
孩子的自我選擇能力得不到發展,小到玩具,大到未來的專業課程、職業,孩子正在接受被安排的人生。而真正良性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告訴孩子,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以性別標籤粗暴區分的男孩遊戲和女孩遊戲其實恰好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能力培養。傳統的男孩遊戲更多的是培養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幾何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女孩遊戲則幫助培養情商、藝術感知能力、想象力和修養氣質。這些能力不分性別,在男孩女孩的身上同樣重要。
接觸差異化明顯的玩具更有利於孩子們獲得豐富的社會認知和技能,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其實,早在1974年,樂高玩具盒中就有一封給父母的信:
創造的衝動在所有孩子心中都同樣強烈,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關鍵是想象力而不是技巧。照著你希望的樣子,去建造你想要的任何東西,床、卡車、娃娃屋、太空船。
許多男孩喜歡娃娃屋,他們比太空船更貼近人性;許多女孩喜歡太空船,他們比娃娃屋更激動人心。
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合適的材料放在他們手中,讓他們創造他們喜歡的東西。
樂高玩具公司曾傳達給大眾的資訊是:不要因為性別束縛孩子的喜好。孩子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平等的性別觀念更有利於孩子激發潛能。
#3
消除兒童性別偏見
讓每個孩子自由發展興趣愛好
如何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避免性別刻板印象呢?
一、警惕性別營銷
猶他大學社會學副教授Kyl Myers釋出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的研究中提到,家長需要意識到“性別營銷”的存在,在童書市場上就有這樣的案例,一冊可以寫完的書,被分成男女不同版本,例如《成為真正的男孩》和《成為真正的女孩》。有時候,這只是商家獲利的途徑。在兒童消費市場上,玩具和服飾也存在典型的性別差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不同區域逛一逛,告訴他們,男孩也可以喜歡粉紅色,女孩子也不一定要穿裙子。
二、理解並支援孩子的選擇
有時候,孩子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是後天環境影響導致的,比如男孩本身喜歡粉色,家長也支援他,但是當他上了幼兒園,接觸了其他小朋友之後,會因為“喜歡粉色”這件事遭到其他人的異樣眼光。久而久之,他就不喜歡了,認為自己是“異類”。
這些外部聲音和過多幹涉,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因此,家長不僅要支援孩子遵從內心喜好,更要給他們強大的心理支援。要主動引導孩子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告訴他:“男孩可以喜歡粉色,是你的同學理解錯了。”
三、打破標籤限制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玩一些交叉標籤的遊戲,比如角色扮演,打破性別標籤的刻板印象和限制,讓不同性別的孩子在角色體驗中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比如,在過家家遊戲中讓男孩照顧寶寶,讓女孩開汽車、建房子,接觸多元化的遊戲有助於孩子在遊戲中培養社交能力、共情能力。
四、以身作則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則,比如,父母共同承擔家務,不能給孩子造成“女性就應該承擔更多家務”的錯誤觀念。家長要把性別平等的意識融入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
五、尊重孩子的興趣
以孩子們的興趣為導向性進行培養,從能力發展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培養他們的自驅力。而不是根據性別刻板印象強勢“規定”孩子必須喜歡什麼、玩什麼遊戲、從事什麼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