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人民兵工建立90週年。1931年10月,中革軍委在江西興國建立了我軍第一個綜合性兵工廠——中央紅軍官田兵工廠,成為黨領導軍事工業的開端,由此掀開了兵器工業的歷史篇章、造就了人民兵工的紅色隊伍。
90年來,人民兵工跨過萬水千山、歷盡艱難險阻,在百年黨史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兵器篇章;90年來,一代代兵工人堅守傳承人民兵工精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為締造和捍衛人民共和國、為新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在人民兵工建立90週年之際,我們將陸續刊載人民兵工奮鬥歷程中一段段深入人心、歷久彌新的“兵工往事”,回顧人民兵工走過的光輝歷程和留下的紅色印記。
新中國第一臺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5872”誕生記
上世紀50年代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裝甲車製造起點是零,一切都是一張白紙。60多年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車輛集團的幹部職工們白手起家,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成功自主研製生產新中國第一臺履帶式裝甲輸送車“5872”,填補國家武器裝備的一項空白,為促進中國裝甲車輛的發展和提高部隊機械化程度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零起步
1958年7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明確提出:考慮到在原子化學武器戰爭條件下,裝甲坦克機械化部隊,必須裝備裝甲輸送車及特種車,要求第一機械工業部永定機械廠(現北方車輛集團)擔任試製生產任務。8月初,整機和主要部件的方案論證和設計工作開始,車輛設計代號為“5872”。
裝甲輸送車是什麼?如何才能設計製造裝甲車?這對當時的北方車輛集團來說是個未知數。而此時的永定機械廠還是一個坦克大修廠,主要承擔著為解放軍裝甲兵部隊修理T-34坦克和СУ-76自行火炮的任務,工廠機械加工能力十分有限,設計製造裝甲車困難之大可想而知。面對沒有廠房、機械裝置短缺、沒有充足的水電供應等困難,兵工人從零起步,邊學習、邊設計,在摸索中艱難前行。
1958年8月至9月為總體方案設計及主要部件設計階段,根據部隊提出的要求並參照國外期刊雜誌,對比了當時國外的相關產品之後,明確了“5872”的技術戰術指標。按這份設想,裝甲車戰鬥全重不超過12噸,水陸兩用,車輛為全封閉。
樣車下線
基本方案確定後進入了整車及零部件詳細設計階段,設計人員不知疲倦、不分晝夜地在圖板上忙碌。但由於缺乏經驗,年輕設計人員繪製的設計圖“五花八門”,有的比例不對、有的像“小人書”。為解決這一問題,大家按照上級要求結合生產加工實際推進設計工作。設計人員和車間生產結合,儘可能貼近生產、貼近工藝。同時,一機部組織坦克研究所的七、八位同志,以及來自哈軍工的一些專家進駐工廠,加強了設計力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終於搞出了分系統。
經過設計人員和車間工人的共同努力,“5872”各個部件很快就製造出來,進入了總裝階段。看著逐步成型的樣車,大家心裡的期盼更強烈了,車間裡更忙了,總裝期間生產現場24小時都有人在崗,每個人都熱切盼望著北方車輛的“頭生娃娃”早日降生。
1959年3月18日,這是值得北方車輛人銘記的日子——“5872”完成總裝順利原地發動,樣車試製成功!新中國第一臺履帶式裝甲輸送車開動了,大家興奮地跟在車輛後邊跑著、笑著、歡呼著,每個人都沉浸在興奮中。隨即“5872”進行了浮渡試驗,並完成500千米試驗。
發展壯大
北方車輛集團對“5872”進行了行駛試車和效能試驗,歷時4年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進和最佳化,改進後的裝甲車代號“531”,1963年3月18日經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履帶裝甲輸送車”。隨後,企業以“63式”為基型車,先後研製開發自行火炮、指揮車、救護車等多種型號的系列產品,更有多種型號產品走出國門。“63式”車族成為了繼美國M113、蘇聯BMⅡ系列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輕型履帶式裝甲車族,為企業的不斷壯大奠定了良好基礎。
“5872”誕生60多年後的今天,北方車輛集團已成為世界重要裝甲產品供應商,但老一輩兵工人的勇氣、堅韌和軍工報國的情懷始終在北方車輛集團這片熱土上薪火相傳,推動企業履行強軍首責,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不斷向前。
P.S. 《兵器知識》雜誌的投稿郵箱已更換,新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
獲取更多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