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完成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上有幾大疑點,盟軍是如何在及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戰略轉移?希特勒為何在最寶貴的幾天不乘勝追擊?幾十萬人渡過英吉利海峽得面臨多少危險?歷史無法重演,但盟軍確也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在法國西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為未來的反攻儲存了有生實力。英國和法國成功撤退約33.6萬軍人。
戰役的起因是法國過分依賴馬奇諾防線,而德軍沒有攻打馬奇諾防線,他們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形勢萬分危急,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持續攻擊的目標。如果四十萬人從這個港口撤退,在德國炮火的強烈襲擊下,後果不堪設想。而盟軍成功的完成大撤退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人和因素:
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他們的計劃是力爭撤離三萬人。這支雜牌船隊就在這樣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三十三萬六千人。
天時因素:
首先是在法國北部的戰事明朗後,德軍需要為下一步作戰行動儲存裝甲部隊實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證空軍可以消滅敦刻爾克的聯軍。德軍總司令部曾計劃由B集團軍群統一完成最後包圍的作戰。
當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德軍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1940年5月24日德軍卻接到了希特勒親自下達的停止前進命令。希特勒的命令使德軍坦克部隊的將領們疑惑,古德里安更是感嘆。敦刻爾克唾手可得,卻被命令停止前進!而德軍空軍卻在進攻。被這一命令後來引起了的爭論,被很多軍事歷史學家認為是希特勒獨斷專行干涉軍事指揮的一個愚蠢的命令。德國選擇了戰爭狂人,確也選擇了一個剛愎自負的軍事指揮官!
地利因素:
是促成希特勒下達命令的一部分原因,擔心裝甲部隊受困於敦克爾克外圍的河道縱橫的地帶陷入陣地戰,無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隊的撤退。這幾方面因素再加上英法聯軍指揮官靈感上來出了奇謀。
英法聯軍在與德軍作戰中準備實施敦刻爾克大撤退計劃的期間這天,聯軍的指揮官們包括哈得羅 亞力山大,倫德施泰特等聚在一起研究對策。他們首先遇到的難題是,將有上千輛德軍坦克從後面追擊,聯軍不除掉這些坦克,聯軍部隊就無法安全撤退。但是,聯軍當時的反坦克裝備根本無法敲掉這些鋼鐵洪流。一位將軍提出用洪水來阻擋他們,但洪水同樣有可能阻擋自己,而且水退了,敵人還會追上來。這時有位將軍好像自言自語的說,要是洪水中燃燒起熊熊大火,情況又會怎樣呢?他的話引得大家一陣大笑,因為連小孩兒都知道水是能滅火的,洪水中怎麼可能產生火呢?而指揮官卻一下站了起來,說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是創造之花,我一定要在洪水中創造出沖天的烈火。
幾天後,英法聯軍經過充分準備,開始實施敦刻爾克大撤退計劃,大批德軍坦克在後面緊追不捨。英法聯軍立刻開啟敦刻爾克與加來之間的水閘,洶湧的洪水一下出現在德軍面前,迫使坦克尋找高地暫時停下。兩天後,洪水撤退,德軍坦克小心翼翼地駛入被洪水氾濫過的田野。這時,聯軍的炮彈如飛雨般襲來,空曠的田野頓時烈焰騰飛,成了一片巨大的火場。德軍的坦克紛紛著火燃燒,還有好多在濃煙大火中橫衝直撞,栽進了運河,再也沒法動彈。英法聯軍乘著德軍的混亂,成功的擺脫了德軍坦克的追擊,順利完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原來他們按盟軍指揮官的安排,在水中撒了幾千加侖的工業酒精,隨後用炮彈引爆,才使德軍坦克全部覆滅。最後完成全身而退,驚天逆轉!